●价格分歧的现象众所周知,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在经济学上,年宵卖桔的经验却使我领悟到几个重要的含意。在所有经济学课本上的分析,实施价格分歧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将市场分开或将顾客分开,而经济学者都一致认为在同时同地将顾客分开是不可能的。这个观点显然是错了。价格的讯息费用相当高,而这讯息卖者要比买者知得多。只要买者相信自己议订的价够便宜,他不会再费时去查询,也没有意图去公布自己的买价。 ----张五常《卖桔者言》
●读茅于轼老人的文字,使我对他充满深深的敬意,在我眼里,中国有很多包括薛兆丰、周其仁在内的懂得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我本人感兴趣的第二名与第三名分别是谢国忠与张五常,两个人都毕业于美国名校,在他们的领域内都极具才华,但我认为茅于轼是天才,因为他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同等天赋的对手与之互动,他的老师只是他的诚实、良心、头脑与努力。 ----石康
●经济学的实验室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实的世界。你们天生下来就生活在这实验室里。问题是你们不知道自己活在其中。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
●事实上,我看其它书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本质就是在搞高性价比的娱乐,可以说,真是挺成功的,当你看了很多东西以后,你便有了一种判断力,比如,你只是凭直觉便会发现谁的想法比较有创意,谁在人云亦云,比如我认为谈经济的中国人中,张五常、谢国忠就比较有创意,更多的人在胡扯。 ----石康
●当时我走到台上,战战兢兢地打开文稿正要朗读时,突然间想起早年在广西农村结交的但早已不知下落的小朋友。我把文稿推开,说:「我今天能站在这里是很荣幸的。但我要你们知道,当你们在亚洲的农村里看到茅舍前那些烂泥地上打滚的孩子,我曾经是其中一个。假若他们有我的机会,他们今天也可能站在这里的。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
●谢国忠每篇小随笔都有一点创意,这情况只在张五常的才华横溢的时期出现过,没有办法欣赏他的思维方式的读者,总是指责他的结论不准,从未想过自己是否听懂了他在说什么,他们其实更该看股市或房市带头大哥的文章——我认为看别人文章是看别人如何想问题,看谢国忠是看聪明 ----石康《石康微博》
●可证伪性标准是:要说一个理论是有用的,那么根据它所作的预测必须是具体的。也就是说,理论在告诉我们如果它是对的话,哪些事情应该发生的同时,还必须说清楚哪些事情不会发生。一旦后者发生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理论有些地方出错了。这时就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修改,或者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来取代原来的理论。这两种做法都会使我们提出的理论更接近真实情况。相反地,如果一个理论的预测包括了所有可能观察到的数据,那么这个理论就如张五常所讽刺的“套套理论”,套套逻辑永远不需要也不会修改。因此,一个成功的理论并不是那种可以解释或预测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事实或现象的理论,因为这样反而恰恰丧失了该理论的预测能力。 ----基思·斯坦诺维奇《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我们不容易解释市场的好些现象,尤其是宏观性的暴涨暴跌,因为世界的局限条件太复杂,而在这复杂的情况下,有些人在讯息上处于有利位置,可以预先知道一些信息,在市场大赌几手,风花雪月去也。有些人处于另一种有利位置,可以制造新的局限条件,或刻意而又成功地误导市场。一些市民或股民,以为自己有先见之明,又或者以为自己掌握到一些内幕消息,糊里糊涂地下注;而其它的好些股民,本着那所谓“牛群直觉”,一窝蜂盲目地炒上炒落。”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
●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张五常《卖桔者言》
●对比四地香口胶的问题。香港,上海,新加坡,日本。忍不住想到日本人现在为人所熟知的文化内容,没有完完全全的本地内容,都在最初就有外来引进的部分。包括道德绑架这部分,香口胶若不是道德绑架形成的习惯,很难用法律维系,前面三个例子不是正好说明了么?只是随便联想,不一定对。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
●先生从消费者,假货生产者,正品生产者,假货销售者和市场管理者各方的角度谈了一下假货售卖的问题。看上去这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指标呢。盗版,假货,抄袭三者如何界定,如何处罚,形成什么样的管理机制,每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都有不同的处理办法。比如日本文化产业的发达,就是建立了争对文化产业的非常强硬的处罚政策。如欧美唱片往往日本是第二市场,如苹果设定亚洲销售区,过去只有日本区和除日本以外亚洲地区。这些可窥一斑。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
●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甚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张五常《卖桔者言》
●从张五常的文章中,你可以看到”思考“与”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别,实际上我想了半天,除了几名数学家外,竟想不出中国人中还有何人能写出或说出同样质量的”思考“来,如果你只是会中文,那么通读张五常,可令你发现运用逻辑与推理,可以令人的思想显示出从未有过的清晰与清楚,思考的力量会吓你一跳。 ----石康
●期货市场形成必须满足的五个条件: ①货物必须有固定而可量度的品质,及不过高的亮度费用 ②市价要一清二楚,且常为众所认同。 ③货物的市价要常有大幅度的波动。 ④有关货品未来的供应或市价的动向,必须要有专家能比非专家有较准确的估计。 ⑤期货市场的货物,必须要有专家能以较低的成本存货。 ----张五常《卖桔者言》
●中国在鱼塘养鱼的悠久历史,证明了中国在地产上私产制度的施 行,要比欧美早得多——中国在唐、宋期间的富庶,可不是侥倖的。以天然环境而论,鱼塘养 鱼的条件怎可能及得上大湖?私产保障的需要很显然将鱼从湖里带到塘中。 ----张五常《卖桔者言》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在利息以外有收入的投资都是好投资。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
●理论永远不可以被事实证实,只可以被认可。找不到事实推翻就是认可,这是科学方法的一个重点。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
●历史上没有见过一个不令人反胃的社会福利制度。我们往往感到爱莫能助,不是不愿意出钱,而是拿出钱来不知会落在谁的手里。 ----张五常
●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是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200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张五常《卖桔者言》
●实施价格分歧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 要将市场分开或将顾客分开,而经济学者都一致认为在同时同地将顾客分开是不可能的。这个 观点显然是错了。价格的讯息费用相当高,而这讯息卖者要比买者知得多。只要买者相信自己 议订的价够便宜,他不会再费时去查询,也没有意图去公佈自己的买价。第二个价格分歧的主要条件,就是付不同价钱的顾客的需求弹性(Price E1asticity of Demand)必定有所不同——付较高价钱的弹性係数一定是较低。这个条件显然也是错了。讯息较少的人付价较高,而讯息的多少跟需求弹性的係数却没有一定的关係。在逻辑上,以需求弹性引证的价格分歧的分析,在基础上有很大的错误。 ----张五常《卖桔者言》
●我从陈省身的书中没见过他说自己聪明,但他写的一页纸我看了二十遍还看不懂,我相信陈省身弄清楚张五常知道的东西只需十年,但给张五常一百年多半也弄不懂陈省身懂得的,从这两位名人身上,你大概就能看出什么叫聪明——让我把话挑明了吧,从历史上看,笨蛋都觉得自己聪明,只因笨蛋比聪明人更自信。 ----石康《石康微博》
●回头说我遇到的那六位上了年纪的植树农民,他们的前途怎样了?很不幸,就算新劳动法不尊在,我看不到他们的生活会在他们的有生之日大幅的提升。衣服破旧,鞋子看不出是什么,到死那天还会差不多吧。我想,他们工作的那么起劲,应该是为了他们的后代。这里那里多赚几块钱,寄回乡下孙子们或可购买一件新衣。他们是希望见到子孙有成而活下去,不是希望自己会富裕起来。这些人伟大,国家是因为他们吃的苦而建设起来的。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
●生活或物价指数的比较,是一个难题。近代盛行的「享乐指数」(Hedonic Index)分析,遇到 生活「质地」的不同,就无技可施!在这第二点的问题上,没有机会作较深入的调查,我就只 问那四位工人一个问题:「以目前的人民币汇率算,若你们有同等的金钱收入,你们选香港还 是大陆?」他们都一致选香港。但在回答中,他们都指出香港的自由很重要。他们大致上同意 若在香港的金钱收入是比大陆少三分之一,他们也会选香港。但因为物价没有可相比的指数, 自由何价我就无从估计了。自由本身也是一种收入——一种极重要的非金钱收入——虽然在国 民所得的统计数字中,自由是没有计算在内的。 ----张五常《卖桔者言》
●惟一一个用中文详谈过学术生活的中国人是香港张五常,我完全是因为对欧美学术生活感兴趣,又不识英文,所以才看张五常,看张五常又不得不花去我三年看经济学,就我所知,他的文章涉及经济学近三十年中的重点及发展,你可知学术训练令他有关心世界的能力,他能理解一些复杂问题,他从专业角度关心世界。 ----石康
●笔记有两个用途。①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课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张五常《卖桔者言》
●这个对比着钻石市场来看更加有趣。钻石卖方市场则完全不使用玉石界的玩法,让多样化的产品(标准很清楚)直接面向所有大众,价格相对公允许多。但同时,不同钻石的销售方则要花大力气在鼓动钻石消费上。玉石则将重头放在了专家意见上。玩法不同而已。 ----张五常《新卖桔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