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长安秦皇起。
执手扬州柳如烟。
唐宗宋祖弹指过。
任凭吾辈浪滔天!
亘古大漠戈壁浅。
可汗虽烈亦等闲。
惜叹霸王与汉帝。
风云再现我最先! ----文明《惜花吟》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树梨花压海棠。
汉帝金茎云外直,云雨巫山枉断肠。
飞流直下三千尺,温泉水滑洗凝脂。
春宵苦短日高起,江州司马青衫湿。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李世民《出猎》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罗贯中《三国演义》
●武帝的时代毕竟距离先秦不远,新做人家的汉帝国也血气方刚。诚如史家所言,那时的中国人比后世有更多的率真,更多的勇敢,更多的质朴和更多的刚强。汉的气质,是雄大、闳放和深沉的。
气质变得柔美、空灵而内秀,要到中唐以后。儒学真正成为统治思想,也不早于宋元。至于百家罢尽,万马齐喑,则是朱元璋和乾隆递设文字狱之后的事情。 ----易中天《汉武的帝国》
●同时也造就了一则经典的“民族多米诺骨牌”流言,这便是汉朝打败了匈奴,致使其远遁西迁,横穿整个亚欧大陆,一直到达欧洲,打败了当地的日耳曼人,致使其向西南的罗马帝国境内逃窜避难,最后日耳曼蛮子灭掉了西罗马帝国。所以在比较古典东西方两大帝国时,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罗马帝国是我们大汉帝国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其实不管汉朝打败的匈奴和入侵欧洲的匈奴有没有血缘关系,光是两波事件时间上相差好几百年,就足以证明这种说法不靠谱! ----《军武次位面》
●青梅煮酒指英雄,东临碣石观沧海。
东吴小贼何猖狂,织席小儿大耳贼。
治世能臣接汉帝,乱世奸雄收人才。
官渡之战显威风,建安七子树威信。
赤壁之败无所谓,败后重来大丈夫。
千古遗恨信司马,司马之心路人知。
司马西晋虽取魏,曹氏后人显神威。
●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衣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镂。武帝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龙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成帝设云帐云幄云?莫于甘泉紫殿世谓三云殿汉掖庭有月影台。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开襟阁。临池观。不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中庭彤朱而殿上丹漆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为黄金缸。含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上设九金龙皆衔九子金铃。五色流苏。带以绿文紫绶金银花镊每好风日幡旄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玉几玉床白象牙簟绿熊席。席毛长二尺余。人眠而拥毛自蔽望之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杂熏诸香。 ----《西京杂记》
●汉帝重阿娇, 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 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 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 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李白《妾薄命》
●当时曹操已受汉帝之封为魏王,封地并赐九锡,照老例,他所写的《述志令》应该庄严端重,曹操却写得轻松而有亲切感,正如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一般。按照当时外交辞令,应合乎当时政治文体,是要下令的,但他只是“述志”,只谈些从年轻时期起的生活琐事,不成其为令,讲述自己赤裸裸的一生,以朋友的口吻闲话家常,却成了一种风格与前不同的新文学。 ----钱穆《中国文学史》
●○十蒸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葛巾对藜杖。涧水对池冰。张兔网,挂鱼罾,燕雀对鹏鹍。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宾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
儒对士,佛时僧,面友对心朋。春残对夏老,夜寝时晨兴。千里马,九霄鹏,霞蔚对云蒸。寒堆阴岭雪,春泮水池冰。亚父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滕。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难逃世号作饥鹰。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时同登。吟哦对讽咏,访友对寻僧。风绕屋,水襄陵,紫鹄对苍鹰。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扬子口中飞白凤,何郎鼻上集青蝇。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 ----李渔《笠翁对韵》
●由冯敬之死上溯到60年前的前202年,高祖皇帝击败优秀的对手项羽而定鼎中原。两年后,在边境负责防御匈奴任务的韩王信突然叛国,凭借熟悉帝国地形的优势与匈奴联合势如破竹一直进军到晋阳。局势危急,高祖皇帝只好御驾亲征。由于天气恶劣,加上指挥官高祖皇帝轻敌冒进,所带领的一支先头部队被匈奴诱困于平城白登,身为主力部队的步兵没有及时赶到,等于提前退出了战场。
高祖皇帝感到了恐惧,亲征前的意气风发变成了绝望。这场战役在汉帝国历史上被当作耻辱屡屡提及,却很少有人指责高祖的轻敌冒进。早在战争未开时,高祖皇帝十次派出使者到匈奴“视察”,十人回来的报告都是可以开战。只有一人在第十一次“视察”匈奴后认为不可战,此人叫刘敬。两年前,高祖皇帝建国时,他以戍卒 ----鹤阑珊《帝国60年》
●昔日桓帝、灵帝之时
,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
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
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 ----三国演义《老版三国演义》
●冯敬死于大汉帝国六十年,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六十年为一甲子,具有某种神秘的气息。仅在八年后,汉武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开战。这足以说明,帝国在六十年四位领导人的指导下,和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汉帝国有了改变外交政策的能力,所以,复仇势在必行。 ----鹤阑珊《帝国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