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于李时珍的名句摘抄
日期:2017-10-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关于李时珍的名句摘抄

  ●释名
亦名凌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去热烦,熨乳石发热发肿,解暑毒和烧酒毒。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用冰一块放在胸部有效。冬天掘冰窖藏冰,备夏日之用。 身上瘢痕,用夏冰时时熨抹,能消去。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夏冰》

  ●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 ----李时珍《本草纲目》

  ●李时珍说:五参五色配五脏。故人参入脾,曰黄参;沙参入肺,曰白参;玄参入肾,曰黑参;牡蒙入肝,曰紫参;丹参入心,曰赤参。

  ●爽口物多终作疾。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

气味
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
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浆水还能调中引气,开胃止渴,解烦去睡,调理脏腑,利小便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浆水》

  ●但李时珍明显不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的医生,一点潮流意识都没有,他给穷人看病,竟敢不收上百万的医疗费,竟敢热情问诊嘘寒问暖,竟敢免除所有的检验费、治疗费,实在是"罪大恶极"! ----《明朝那些事儿》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李时珍《本草纲目》

  ●汪双祥相信,在古代,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这些医药大家,都不是想着我得挣多少钱,我能有多少利,才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他们都想着为百姓、为后人造福,所以才流芳百世。这就是名利淡如水,医德重如山。 ----汪双祥《你所不知道的汪氏脉诊》

  ●释名
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饮冬霜可解酒热,凡酒后面热耳赤者,饮之立消。伤寒鼻塞,饮冬霜亦可通鼻。

附方
暑天长痱子及腋下红肿,用冬霜和蚌粉涂敷,有效。寒热疟疾,可秋后霜或冬霜一崐钱半,热酒送下,亦见效。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冬霜》

  ●痰有六:湿、热、风、寒、食、气也。饮有五:支、留、伏、溢、悬也。皆生于湿。 ----李时珍《本草纲目》

  ●释名
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附方
热汤,就是白开水,以煮开多次者为好,所以叫百沸汤。纵然生水不好,多煎仍有好处。水沸腾多次,其中污浊之物,或下沉,或上散,水质就好多了。张从正讲:凡是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时不用服药,只须喝一两碗白开水或酸菜汤就有效,喝后用手揉肚子,觉得神志有些恍惚,再喝白开水揉肚子,最后感到体内再喝不下了,就设法呕吐,让汗发出来为止。(“凡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无药,便饮太和汤碗许,或酸齑汁亦可。以手揉肚,觉恍惚,再饮再揉,至无所容,探吐,汗出则已。”)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热汤》

  ●别抨击中药,这是我们的国粹。该抨击的是现在的医生,现在先进的机器,越来越来越势力眼睛。中药还是那个中药,从华陀到李时珍,后面还有谁?先进的机器可以让所有的药一次性煎好放进冰箱保存,而以前人们是用柴火慢慢煎成的,煎一碗喝一碗,温度浓度还要刚刚好,这能一样吗?医生的眼睛,只看得到钱,这样的医生多如过江之鲫。中药,也便没多大作用了,原本嘛,也没有西药方便有效。

  ●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地人吃苋菜几乎都只吃嫩的叶和茎,从没听说过有人把苋菜梗拿来腌了吃。看文中说要等苋菜“抽茎如人长”,再切成寸许放入坛中用盐腌。做法跟我们腌青菜差不多。文中引用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是有五种苋菜。原来做苋菜梗的苋菜并不是我们常吃的紫苋菜,而是白苋。如文中所说:“但‘糟藏’的却都用白苋,这原只是一乡的习俗。”白苋菜是什么样子,也从没见过。听说经过发酵的苋菜梗很臭,吃起来也许下饭。 ----心岱《闲花帖》

  ●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 ----李时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于李时珍的名句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