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女子,凤飞于天,云头雍容端坐,好一派佳期丽景,羡煞人也!可历史上,有几人?
她,权倾天下,她,光艳夺目,她,游龙戏凤,她将天下多才多情的男子网络于帐下,她将掌心的妩媚璀璨成了大唐文华。她在巅峰上行云流水,傲视天下风起云涌。
上官婉儿,唐朝著名女诗人,被誉为“无冕宰相“。 ----江晓英《才女集》
●遍观中国历史,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有如此多的女性同时投入激烈的政治角遂。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韦皇后,安乐公主。一群女子如飞蛾扑火般前仆后继。大唐王朝,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妆时代,正是这群风起云涌,投身政坛的红妆奇女子,孕育了一个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大唐中兴时代。留下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李翰韬《太平公主秘史》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天杯接献酬。 ----上官婉儿《驾幸三会寺应制》
●我终于明白当年为什么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会求我破去她们的长生不老,活的太久,记住的事就太多,有些事是忘不掉的,记的太清楚会是一种溢于言表的煎熬
●上官婉儿的奇遇和经历,实际上是一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苦练结果,人生从来没有那么多捷径可走,想要春暖花开,毕竟接受春夏秋冬的载载洗礼。
婉儿常伴君王,面对朝臣,她深知官海沉浮,玄机四伏,走错一步,说错一句,都可能成为被“砍头”的藉口。因此,她很懂帝王心,能知帝王意,办好帝王事。能周旋于众多的朝廷大臣之间。也能巧妙地协调好皇子皇孙和后宫嫔妃等的人事关系。这些本事让上官婉儿在各种应对游刃有余,很得武则天地宠爱和信任。 ----江晓英《才女集》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上官婉儿的《驾幸三会寺应制》,辞藻清丽,文风清爽,精妙雅致。 ----江晓英《才女集》
●上官婉儿举办的诗会大多是应制诗,有时,这些盛况空前的诗会会从皇宫后院中,移到婉儿的别院里。别院是她倾力打造的小筑。其间筑石引泉,雕镂画栋,构筑美妙。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上官婉儿与众多的才子才俊,与诸多的高官名士一起唱酬歌咏,好不惬意。中书侍郎、大诗人崔湜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通过与上官婉儿甚至是韦皇后的诗歌唱酬,展示了才情,赢得了青睐,取得政治信任,从而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仕途诉求。听闻诗歌才能可以助推仕途前景,朝廷内外于是刮起一阵旋风,人人争作诗,个个展才能,他们都想在婉儿面前露一手,以博取关注和眼球。 ----江晓英《才女集》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旗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上官婉儿《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上官婉儿《彩书怨》
●壹初唐雨
王绩:策杖寻隐士
李世民:帝王弄翰墨
王勃:海内存知己
杨炯:春气绕兰心
卢照邻:幽忧长年悲
骆宾王:曲项向天歌
杜审言:恃才且疏狂
宋之问:问君因何死
陈子昂:感叹何时平
上官婉儿:摇笔风云生
王梵志:白话警世人 ----金鑫《长安大道连狭斜》
●五彩斑斓的《璇玑图》终于绣成了。最后,她在锦帕中心染血的地方,用红色的丝线绣了一个“心”字。
一如多年之前,她将梅花贴在眉心的伤口处一样,这一次,上官婉儿又把自己的血装点成了独树一帜的美。
正是凭借着这份智慧,她才能够在权力斗争的血雨腥风中存活下来。
随后,上官婉儿命人偷偷将《璇玑图》锦帕送给了新皇帝。
十一个月后,女皇悄然驾崩于神都上阳宫仙居殿。第二年正月,皇帝李显扶母亲灵柩回到长安。根据武则天的遗旨,死后去帝号,以则天皇后的身份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 ----唐隐《大唐悬疑录2:璇玑图密码》
●母女俩被发落到掖庭中一生为奴。命运非常捉弄人。
这条路既是坎坷波折之路,同时,也成为了上官婉儿摆脱命运的“捷径”。上帝为她关上一扇窗,却又为他敞开了一道门。这是冥冥之中地注定吗? ----江晓英《才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