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提要求前,先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日期:2022-04-18 10:40:20 作者:王语华 来源:女神30 阅读:

你提要求前,先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是不是女神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神样儿每一个想活明白的人都关注了:女神30 小A是个23岁的姑娘,后台留言给我诉说她的苦恼。大概意思是,工作上被主管各种挑剔,有一次下班后忘记关设备电源,就被炒了鱿鱼。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也没造成任何损失。

  和她同租房的室友是个爱花钱的姑娘,受她影响,自己工资不高却天天过得像穷人家的富二代。现在工作没了,积蓄也无几。想去学习,但

  第一,没钱。

  第二,担心自己吃不了苦。

  第三,自己学习方面好像也没什么天分。

  想来想去,要不要先找一个肯给她花钱的男朋友?

  这,好像也很难。

  问我怎么办?

  我回,先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吧对自己要求太低的姑娘,终究难以逃脱工作上被人嫌弃,谈朋友被人挑剔的命运。

  我列举了对自己高要求的好处。

  比如,一个人有底线,有边界,做事有原则。这样有最低要求的人,别人会愿意和你打交道。

  在此基础之上,一个人若对自己的要求高于普通人,那么即便做不到100%,做到80%可能已超过很多人了,结果依然被社会接受。

  假如你要求很低,即便做到100%,那也不过是普普通通;可能稍不留神,就“惨不忍睹“。到处碰壁。

  因此“高要求”和“低要求”两者相比,肯定要做大概率事件——提高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当然,对自己高要求也有坏处。副产品就是,总对自己不满意。但这个问题也是有解的。

  “要求”是自己的,但评判标准可以多样化。比如,我总觉得自己录制的一门课程,修改了好几回,还是不满意。只好边做边改。但过程中,用户体验收获很大。这样的结果反馈,不至于让自己太沮丧。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只需把评判标准调整为“别人的反馈是否是正面的”,就可以抵消高要求的“副作用”。

  说个教育孩子的事儿。

  儿子一直评价我对他要求太严格。

  比如数学应用题,孩子平时的习惯就是,随手在空白的答题处写下答案。若后面发现需要画图,就不得不找个小空挡,挤着画一个。

  我告诉他,先把答题空白区分为左右两块区域,左边画图,右边写算式,和答。写字时统统左对齐。让他严格遵守这个答题方式。

  可尽管我常提醒他,孩子却总是做不到。我分析了一下这个问题:

  一方面,我对孩子的要求,往往也折射我对自己的要求。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要求呢?

  原因是,我以前是个超级粗心大条的人,犯过很多错。这种人一旦“转了性”,就会变得异常严格。

  没错,我其实对自己要求很多,也很高。我也没有都做到,一旦做不到就会失望。为了弥补这种失望,于是在小事上、力所能及,可以把控的地方,就会释放这种“需求”,以获得部分满足。

  可这样的要求合理吗?对未来有帮助吗?对实现目标有帮助吗?

  仔细想一下,我只在对孩子的学习习惯方面,要求会多一些。小学阶段,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一旦拥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对未来有很大帮助,孩子自己和我都会省心。

  因此,关于学习习惯方面的严格要求,是一个底线的要求,也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并非自我投射的过分要求。

  确认不是自己的问题后,我再考虑,现实是孩子确实很难做到。那我就得继续找原因。

  一件事明明知道但不想去做的原因,一种可能是孩子从内心是不认可这个方式的。另一种可能是,做起来很难,缺乏方法路径。

  而学习习惯这个问题,显然是前者。

  分析完后,我决定伺机教育。

  前两周,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两个小变形金刚的玩具奖品。一个擎天柱,一个大黄蜂。

  他玩了一周擎天柱,变来变去,很喜欢。玩大黄蜂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卡槽不够贴合。变型汽车后,总有缝隙。他为了调整这个问题,一直在那里扭啊扭的,经过一个晚上的努力,结果还是无法贴合。

  他特意拿来和我讲这个两个玩具的优缺点,我感觉机会来了。

  我问他,“假如这两个玩具都是你买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工程师做的。下次你再买,你会买哪个工程师造的玩具呢?”

  儿子脱口而出:“当然是买造擎天柱这个人做的喽。”

  我说,“为什么呢?两个看起来差不多嘛。”

  他说,“这个造得好呀!大黄蜂那个有点问题。”

  我说,“嗯,有道理,我也是。虽然差不多,但咱两都会买好一点点的这个对吗?”

  儿子说,“是啊。这个好玩呀。“

  我赶紧补充说,“你有没发现,差一点点,结果竟然会差这么多。你看,造大黄蜂的工程师,其实和造擎天柱的工程师相比,花费一样的钱买原料,花一样的时间设计和制造。而且两个玩具差别也不大,如果打分的话,一个100分,另一个99分。也许他只是马虎一点点。但结果,大家都不买他的东西了。他怎么赚钱呀?怎么养他家宝宝啊,真是可怜啊。”

  可能儿子从来没这么想过这个问题。

  我又故作惊讶状,“啊,妈妈终于明白为什么老师对你们要求那么严格了。”

  好吧,我这个心机妈妈,偷换了一下主体。

  儿子若有所思,然后点点头说,“嗯,我知道了。”

  没错,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可以放低一点点,但这个世界的反馈,不是少一点点友好,而是极不友好。这就是成年社会的生存规则。

  有些规则,懂得越早,吃亏越少。

  总结:

  1) 所谓的有要求,先要有最低要求。并坚守这个底线。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2) 对他人提要求时,先审视一下是否是自己内心“未满足”的愿望的折射?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

  3) 一个人的基本底线,一旦坚持做到了,就会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

  4) 消除对自己高要求的副作用的方式是,保持灵活的评价系统。

  5) 对孩子高要求时,一定要配合高耐心度。

  【女神30】往期热门文章:

  什么样的思维,什么样的命!

  站在未来看现在,孩子学什么?

  恐婚的真正原因是....|走心聊天

  后台回复“2017”即可翻看2017年精华文章

  给我一个通过的理由哦~

  ●     听说点赞的人会更美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提要求前,先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