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片来自“金瓶梅”系列影视剧照)
女作家李娜在品读《金瓶梅》时,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在那个女性被买卖的年代,普通妓女的身价,竟然远比容貌一流的良家妇女高。
春梅是16两银子买来的,西门庆死后被吴月娘以50两银子卖给周守备做妾;第一美人潘金莲(那时系良家少女)身价仅30两银子,姿色一般的少女只值几两银子。
然而,西门庆的第二个妾李娇儿是青楼出身,姿色平平,身价却是300两银子;至于普通妓女李桂姐,西门庆光是套个近乎就花了50两。
为什么会这样呢?李娜没有解释。其实,细究起来,是不难理解的……
1
古代妓女为何身价高?
《金瓶梅》虽然只是小说,但其中反映的人性、社会问题,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是非常吻合的。该小说反映的良家妇女与妓女的身价落差,可以视作古代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
自从齐国CEO管仲开办妓院以来,在几千年的封建旧社会里,青楼就是合法职业,青楼女子虽然身份卑贱,但人家从事的也是一个正当行业。
古代的文人墨客如元稹、杜牧,都有过与妓女交往的历史,并为她们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爱情诗篇,迄今我们仍然在朗读背诵。
高晓松曾经讲述过古代文人逛青楼的掌故。按照高老师的说法,当时的妓女可比现在的一线女明星还难约——不是你有钱就可以约到的,还得特有才,基本上不是柳永、白居易这种档次的人,根本没有一亲芳泽的可能。
就是说,马云爸爸如果放在古代,是不可能跟当时的一流艺伎唱首歌的(一流艺伎比菲姐难请,不看钱只看才),除非他是莫言。
我不敢怀疑才高八斗的高老师说的不是事实,但是他说的一定只是部分事实。即,一些文才特别高的名妓,如薛涛、严蕊和柳如是等,可能需要恩客文才出众才出来一见;但如李师师和陈圆圆等,可能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至于普通妓女,估计就没得挑了,只要恩客给银子就好了。
当然,古代的青楼不仅仅是打炮的地方,也是游乐的地方。当年没有电影院,没有迪厅,也没有电视看,更上不了网。元代以前,连戏院都没有。李白也好,苏轼也好,真的都很惨,一辈子都没有看过戏。
青楼,在《金瓶梅》一书中描绘的年代,基本上就是当今的娱乐场所。青楼界,说得不好听点,就跟现在的娱乐圈是一样一样的。
说到这里,大家大概可以明白一点了。
妓女在青楼,基本上要学两种功夫:一种当然是床上功夫,如何伺候男人,让他们来了还想来;一种是文艺功夫,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多少要会一点。哪怕资质平庸、懒怠如韦春花,也学会了唱几只小曲。
投入大,则增加了文化含量。正规的青楼就像品牌店,从业的风尘女子,如果你想一亲芳泽,价码并不低。
如果一个男人看中了一个妓女,想替她赎身,老鸨基本上要计算她如果干到人老色衰无人问津为止可以替自己赚多少钱,然后打一个友情批发价——也不低啊!
即使一个姿色平平如李娇儿的,人家也是性爱专业选手,老鸨是不会亏本卖的。毕竟,有钱难买心头好,买的没有卖的精。
而那种暗娼,有可能收费低廉;然而,如果一个男人要想娶一个暗娼,代价也不低。这是为何呢?
一个出卖肉体的女人,看重的是利益,人家懒得跟你玩感情(卖油郎独占花魁这种事,不过是作家意淫),你想啪她,就得放血,否则她不鸟你!
所以,西门庆要勾搭风尘世家出身的妓女李桂姐,一出手就是50两(潘金莲家的两层楼独栋只值30两),并不稀奇。
反观西门庆勾搭第一美女潘金莲,其实没花几个子。后来,潘金莲想要一件价值60两银子的裘皮大衣,西门庆没舍得,最后等李瓶儿死后,拿了她的旧裘皮给潘金莲了事。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道理很简单,当时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干脆就是买卖。女性地位低下,良家妇女不管是性还是感情,都极其压抑,一旦有条件不差的好色之徒勾引,容易动心。这,就是她们的弱点。
男人就是这样,如果能用感情或性搞定的,就舍不得花钱。虽然潘金莲出轨后毒死武大郎,也有贪慕虚荣的成分,但是她并非妓女,也没人当她是妓女。她的弱点跟良家妇女是一样的。她只是为情所困,走了邪路。
至于妓女从良后被转卖,身价仍然比良家妇女高,并不难理解——
譬如,1万元买的人造革包,转手卖也要几千,要比那些原价几百元的真皮包贵很多吧?万一是限量版的话,还可能增值了!
2
那时良家女子为何不值钱?
这句话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富贵人家的女人,是值钱的。譬如,富人家的女儿被称“千金”。如果许配给门当户对的人家,聘礼是不会低的。
然而,大户人家如果不是家道中落或被朝廷降罪,怎么可能卖女儿呢?
所以,真正能卖掉女儿的,只能是那些贫寒人家。所以,潘金莲同学就被卖掉了。那时,黄花闺女一个,又没有遇上西门大官人,妥妥的良家少女一个。
贫寒人家卖女儿,或者拐卖人口的人贩子卖那些受害的姑娘,为什么就卖不起高价呢?
首先,这些良家女人基本上没有经过刻意的培训,本身文化含量低,能识几个字就不错了。这种女人,实在要不起价,不像妓女是专业人才啊!
其次,这些良家妇女的销路基本就三种——
A,卖给人家做使唤丫头。这个大家可以想得到,不可能出价太高。
B,卖给妓院。你想想,一个毛胚姑娘,人家还要培训才能上岗,再加上精得像猴子的老鸨,能给卖主多少钱呢?
C,卖给富人做妾。人穷眼界浅,给二三十两银子,能买套三居室了,高兴还来不及呢,何况有个富女婿,不愁将来,半买半送吧;如果是卖给穷人做妻,你想想,买主能有多少钱?
如果说,妓女的身价形成了市场价,良家妇女的身价同样形成了市场价。这里面就有了潜规则——
妓女的名声不好听,就要用身价银弥补。换句话说,妓女其实是自带流量的。譬如李娇儿,等西门庆死后,她是可以重操旧业的。
良家妇女的名声好听,那么就不能在身价上计较了,毕竟,良家妇女是不带流量的。如庞春梅,她不会去出卖色相。对于吴月娘来说,留着这个眼中钉,只能是空耗钱粮,还不如贱卖了,捞一个算一个。
顺便提一句,《金瓶梅》描绘的北宋时期,程朱理学八字都没有一撇,人们还处于“脏唐烂汉”的遗风里,笑贫不笑娼,至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么高的境界,那时的人是不懂的。寡妇再嫁,小妾被转卖,都非常普遍。
当然,人们并非不懂廉耻,对于女子的节操还是重视的,只是没有程朱理学兴起的南宋和后面的元、明、清那么苛刻。
青楼女子身价再高,也很难当正妻;而良家女子尽管身价不高,却是可以当正妻的;即使是做妾,也可以在正室夫人去世后被扶正。
当时,正室夫人权力很大,一旦丈夫死了,她就可以掌握老公小妾们的命运。虽然她不能杀妾,却可以买卖她们。
如果小妾生了儿子,母凭子贵,她在家里或许有容身之地;如果没生儿子就悲惨了,像个汤圆被正妻揉捏。
然而,小妾如果是良家女儿,她们不会做暗娼败坏门风,还不如再嫁,好歹有个依靠;正妻正好要将她们扫地出门。
大家想想看,这种女人,能卖得起高价吗?正妻可不想砸在手里啊!
想想真是悲凉,良家妇女一贯看不起风尘女子,觉得她们是“贱货”。孰料,人家贱的只是名,真实身价可比她们高了去了……
3
好女人能否打败骚浪贱?
中国大陆自1949年起就取缔了青楼,自然没有了妓女。不过,在阴暗的角落里,还游荡着一些失足妇女。
除了一些极其偏僻穷困的乡村外,人口买卖在城镇已经绝迹。所以,良家妇女不可能跟失足妇女比拼身价。
不过,新的竞争出来了。
那就是,失足妇女和一些游走在失足边缘地带的二奶,在跟良家妇女抢男人。
此外,还有一些性观念开放的女人,她们不一定是为了钱,很多人本身收入很高,而是她们对感情不够忠诚,床伴很多,床技淬炼得炉火纯青,可以轻易睡服一个男人。
这两大类女人,跟那种纯情、对待感情严肃的好女人有着极大的区别。在好女人看来,她们统称“骚浪贱”(声明:我个人觉得这个词中性,无贬义)。
不管是好女人,还是骚浪贱,她们的首选目标都是优质好男人。那么,好女人VS骚浪贱,谁能胜出呢?
在好女人看来,她们胜券在握——男人们并不傻,怎么可能放着好女人不要,偏偏娶骚浪贱呢,不怕戴绿帽吗?不怕染病吗?不怕被人鄙视吗?
在骚浪贱看来,她们赢定了。因为,她们见多识广,深谙人性,男人在想什么,有什么弱点,她们了然于心。她们会装,会睡,会利用男人的弱点。最重要的是,她们有一支强大的同盟军。
骚浪贱的同盟军就是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的“渣男”和“矬男”军团,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会帮忙收拾一批好女人。
因为,好女人未必不聪明,未必不能识别渣男,但是她们容易动感情。看得破,却忍不过,最后就有可能一败涂地……
可以说,能够接受渣男和矬男的,除了好女人,再无别的女人——不要指望骚浪贱,她们跟渣男是同极相斥,又从根本上看不起矬男。
女作家甘北说,好女人承包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渣男、矬男。
这话太保守了,现实是99%的渣男、矬男都会被好女人承包,剩下的1%要么打光棍,要么死了。
同样的原理,99%的骚浪贱会被好男人承包;剩下的1%要么不婚,要么死了。
好男人为什么会去找骚浪贱呢?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啊!啊!啊!……
是不是好女人一败涂地呢?错了!
首先,骚浪贱是少数人,大部分女人是好女人,数量上占压倒性多数。除掉被骚浪贱占去的好男人,大多数好男人娶的是好女人。
其次,骚浪贱只占了部分中间状态的好男人。社会上条件最差的好男人,即使是条件最差的骚浪贱也不会嫁给他们,只能是好女人来发发“圣母心”。
令好女人欣慰的是,最顶尖的优质好男人,是看不上骚浪贱的。
因为,既然是最顶尖的好男人,必然有好眼光、大格局,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分得清良莠,讲得起品格,大多数会选择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
——END——
* 作者简介:包士山,从事新闻采编20余年,喜欢琢磨人性、婚恋和世相,痛恨道德说教,只以毒舌说真话,往往一针见血,让人犹如醍醐灌顶。其个人原创公众号“包士山”(ID:rxfx0518),欢迎关注。
苹果机主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可打赏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包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