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大家千万别笑话我,我亲手购置的第一件家电,竟是个袖珍收音机。黑黑的,半个巴掌大的小匣子,十块钱,地摊货。
1997年,我刚来东莞谋生,在车间的流水线上挣扎,工余的寂寞生活,不知如何打发。有一天晚上,路过夜市,看到了地摊上有这种袖珍收音机,当场就和摊主讨价还价,叫价二十,还价十块,成交。
从此,枯燥的打工生活,有了收音机这个伴侣,也有了收听电台这个爱好。别看这小东西廉价,质量却好得很,一节小电池可以听很久,声音也大,听起来很清晰,用了几年也没坏过。
那时候我已开始工余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并将稿子不断投向珠三角的打工文学杂志。下了班趴在床板上边听收音机边写作,是我自认的最最快乐的时光。
1999年冬天,一个傍晚,我正躺在床上听收音机,忽然听到东莞电台在播台庆十周年征文的消息。当时我一激灵,马上翻身下床,搬了一个小塑料板凳,趴在床上,推开稿纸,洋洋千言,很快就写好了一个叫《东莞电台,点一盏心灯照亮我打工的路》的散文。写完连着朗诵了几遍后,自己觉得稿子还行,于是趁热打铁,连夜跑到镇上,将它丢进了邮筒。
在我快要忘了这件事的时候,2000年的春天,我突然收到了东莞电台寄来的烫金的请柬。去了才知道,原来是电台搞台庆征文颁奖,而我是二等奖,奖金一千元,比我当时的月薪还高。除了奖金,还有奖品,是一台看起来很高级的德生牌袖珍收音机。由于自己在颁奖典礼上不俗的发言,我还引起了东莞电台节目主持人叶纯的注意,会后她热情地邀我,以“打工作家”的身份,去她主持的文学栏目“风雅人生”里做一期节目嘉宾。
从买收音机收听电台到走进电台直播间,这真是我平淡人生的一个高潮跌宕的地方,这段经历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自豪,觉得温馨。做了节目嘉宾播出不久后,我还收到了很多听众雪片一样的来信。
其实那时候,我通过向杂志投稿,因为发表了很多作品的缘故,就有很多读者给我写信,我已交上了不少笔友。书来信往,我还和南方一个正念着书的文学女孩确立了恋爱关系。我知道她也喜欢听电台,所以我领奖后,立马就将电台奖给我的收音机当作礼物快递给了她。收到我这份“厚礼”,她很高兴,不,她是特别高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在电话里激动得语无伦次的样子。
后来,她毕业,我们见过很多次。有几次,我们差点就要谈婚论嫁了。可不知昨的,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说着说着就忘了,走着走着就散了。我和她,终究没能走到一起。我的兴趣,也由听收音机,改成了电脑和网络。
印象最深的有那么一件事,多年后的某个深夜,有人加了我的QQ。那人自报家门后,我才知道是她。好多年没和她联系,记忆尘封不敢回忆,不知她从哪里,竟又打听到我的QQ。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她突然不经意的一句:“你送我的收音机我还留着,一直好好的从没坏过,有空的时候,我还会经常用它听听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