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致良知·致幸福——学习阳明先生家训《示宪儿》(一)
日期:2017-09-20 作者:刘芳 阅读:

致良知·致幸福——学习阳明先生家训《示宪儿》(一)

点击下方小喇叭听刘芳老师的精彩分享

 

刘芳/诵读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

从今天起,我们围绕着阳明先生的家训《示宪儿》展开关于家庭教育的分享。这篇家训的篇幅很小,只有九十六个字,却很宝贵,其中饱含了先生关于教育孩子的精髓,寄托了先生对晚辈们的谆谆教诲,字数虽短,却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知道教育的根本到底在哪里。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句:幼儿曹,听教诲

简单的六个字,一大眼儿就明白了字面的意思,孩子们要听话。但是要真正明了其中的深意,也是不容易的。接下来,我就这句话,跟大家分享三点小内容。孩子、家长以及在当下我们该怎么做,从而让我们经营好家庭,培养好孩子,真正使家成为孩子、每一个孩子梦想起航的地方。

一、孩子,你要听话,要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恭敬心,这是关键所在。从小事说起,当父母喊我们的时候,要及时答应;交代给我们做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绝不拖延、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告诉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一定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恭恭敬敬地聆听,做错了,父母责备教训我们,还要虚心地接受,切不可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

在家听父母的话,延伸到学校,就要听老师的话,延伸到企业,就是听领导的话,怀着这么一颗顺从、恭敬的心,紧紧跟随着父母、领导,时时刻刻能够聆听到他们的教导、启发和指引,我们做儿女的、做下属的,一定能够走上一条平坦的大路。

这份恭敬心,是我们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点。一分恭敬,得一分福报;十分恭敬,得十分福报。恭敬心一定会开发出我们人生的大智慧

第二点,讲讲我们做家长的。我在一个群里和家长们已经学过一遍阳明先生的家训。幼儿曹,听教诲。对于这句话,有些朋友有些犹疑,说我们现在的家长做得怎么样,我们的家长都走到哪里去了呢?

是的,过去或许我们有些偏颇。但是,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今天,我们就明白了,要让孩子听话,关键在哪里呢?

还是在于我们做家长的,自己是否有一个最根本和究竟的认知,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大是大非面前,看得清、守得住。

说到这里,我想在这里再一次跟大家分享孟母三迁故事背后还有一个孟母断机的故事。在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厌学,逃学回家刚好被母亲撞见,正在织布的母亲一句话都没说,当即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匹剪断。

孟子是个孝顺的孩子,慌忙跪下来问母亲为什么这么做。

母亲说道:“读书求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一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布匹,才能做成衣服,才能有用。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以后怎么才能有用、成才呢?”

一席话说完,孟子如梦初醒,从此谨遵母亲的教导,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最终成了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圣人。

我们看孟母,可谓是深谙为母之道的精髓。她明确地知道:求道才是人生的第一等事。在孩子出现问题的关键时刻,体察到孩子的细微变化,同时用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带到正道上来。孟母之所以能够导之以正,根本还在于孟母心中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当然,在勤学的背后,一定是引导孩子立下了必为圣贤之志。

所以,在这里,也想跟各位家长说最贴心的话:上次我们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今天我们说,身子正不怕影子斜。我们要做好家庭教育、改变家风,最好的也是最简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从我们自己做起。

这一点我也是有深刻的体会,特别是在孩子慢慢长大、懂事、成熟以后,从来不会轻易地数落和指责孩子。只要发现他身上有了问题,我就会去对照、检查自己。

身边的人做不到,孩子做不好,要看看是不是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什么缺陷。当自己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时候,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在潜移默化当中,孩子变化了、成长了,所以作为家长,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才是教导孩子的捷径和最简单的方法。

也就是说,没有比改变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了。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心灵品质。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作为我们家长,具体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有三个字好记,而且很贴切,那就是君、妻、师。

为之君,我们要像君子一样,要坚定地走圣贤之路,这不是说大话,这是我们人生唯一的路,我们要以身作则,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我们是怎么说的,我们的孩子就会怎么学着说;我们怎么做的,我们的孩子就会沿着我们的脚印走向远方。

为之妻,除了给孩子在衣食住行上给予无微不至地照顾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心贴心地与孩子交流,用心感知孩子的需求,体察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和难题,帮助他们在心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予以化解,张扬孩子的生命智慧。

为之师,就是要像师长一样,始终能够引导孩子、指导孩子,将他们引导到他们未曾到达的高度上去。《教条示龙场诸生》当中讲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所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教育孩子,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立下高远之志,立定志向就能朝向正道,一路奔跑。当然,我们还要说,家长们,我们立志了吗?我们是否确定了今生一定要走一条正确的路?我们是否有着这样的一份承诺和真心实意?我们是否开启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节目的最后,有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体会和感悟

第一个,生命当中,我们每一位家长愿不愿意把百分之一的时间给到自己的孩子?一天有24个小时,有1440分钟,平均下来是14分24秒,大约15分钟的时间,我们愿不愿意给到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一定是愿意的。

但是,这个时间是指有效时间,不是和孩子吃喝玩乐的这个时间,那么在这个时间里,做到正式的沟通、正式的交流,有机会的话最好面对面。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当我们面对面的时候,我们能够传递给孩子那份真诚眼神,那就是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第二个问题,你给予孩子怎样的引导?这就是说,我们多么渴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才,可是在这样的一条路上,我们交给孩子做了什么呢?

第三,我们自己又做到了多少?

看上去三个简单的问题,做家长的功夫就在里面。我们领会了,做到了,我们不仅是一位合格的家长,那一定是一位孩子优秀的榜样。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可以大声地说:“幼儿曹,听教诲!”

       

长按二维码关注“芳子文化

一个好女人 幸福三代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致良知·致幸福——学习阳明先生家训《示宪儿》(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