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九一八,你知道吗?
每当那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声飘荡在空中,心都不由自主的难过,揪的难受......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我们祖国的寸寸河山,如秋风扫落叶般留下满目的疮痍,流离失所的同胞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
短短4个多月,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沦为亡国奴。
九 一 八
三个数字凝刻着三十万字都无法形容的创伤与悲痛
86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
中华大地从此山河破碎
长达14年艰苦抗战就此开始
今天,当我们翻开这一张张的老照片
不是为了去揭开这个民族的伤疤
而是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无论过了多少年
突 袭
别小看图上这根细木桩和后面的土堆
这曾是一九三八年日寇为炫耀“九一八”事变建成的
“柳条湖事件”标杆与爆破地点“纪念碑”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在经过精心密谋后,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开始“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时代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早在1927年6月2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要》,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带着积聚多年的险恶野心
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在9月19日凌晨
开始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虽然日寇只有300人,而北大营的东北军有8000人
但在3小时后,日军步兵却冲进了北大营
一场没有抵抗的屠杀开始了
日本兵一开始用刺刀扎
东北军士兵赤手空拳,被扎死的很多
钻到床下的战士都被机关枪扫射而死
北大营被攻克,大火熊熊燃烧
9月19日凌晨
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
在北大营被击破2个小时以后
沈阳,这座闻名于世的东北大都市沦陷了
不抵抗
当时的东北,日本关东军不到2万人,而东北军有20万人。
但张学良的这则“不抵抗电文”却葬送了所有的优势——“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对于不抵抗政策,蒋介石的理由是,中日实力悬殊太大,攘外须先安内,中国尚未做好抗战准备,且张学良是地方军阀,和南京政府离心离德,不听指挥,还有就是轻信了国联。
张学良的理由是,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蒋介石国民政府不给钱不给武器弹药不给援兵,支持不力,让东北军独自去拉仇恨担伤害,所以不想做无畏的牺牲。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
东北军的将士们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缴了械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
日寇的这次赌博显然得偿所愿
当日本士兵蹑手蹑脚打开东北军沈阳兵工厂大门
迫击炮和各种口径大炮3019门
坦克和装甲车26辆
各式机关枪5864挺
各种步枪和手枪118206支以及数不清的弹药
这些武器足以武装一支20万人的亚洲先进水平军队
而当时整个日本全国陆军的总兵力也就是23万左右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
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
日本侵占东北的14年间
掠走煤炭2亿4千万吨,生铁1千2百万吨
粮食2亿2千8百万吨,木材1亿立方米......
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物资统统被运往了日本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
怎么能够忍心
让中国东北的每一个村庄
插满日本的旗帜?
为 奴
日寇铁蹄蹂躏之下
东北父老乡亲再也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他们被栓成一串
仿佛成了待宰的羔羊
他们被日军抓获
成为镜头前值得炫耀的战利品
无数的抗日志士被抓获
他们坚贞不屈,以死成仁
无数的东北儿女被残忍杀害
在冰天雪地中尸骨无存
奋 起
不抵抗?不,不能!
决不能看着中国的领土被侵蚀
决不能置3000万东北同胞于水火
决不能让日寇再肆无忌惮地嚣张
事变发生2天后,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提出“以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九一八的炮声,震撼着中华大地
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各地各界群众纷纷要求抗日
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
以《申报》为首的报刊在国内掀起了
号召抵制日货、要求抗日救国图存的声音
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帮助下
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和共产党人吉鸿昌合作
1933年5月在张家口组织了察绥抗日同盟军
开赴前线,与日军作战
我们不会忘记驰骋于白山黑水间的游击英雄们
他们中有舍子从戎的赵一曼
当她受伤被俘,面对敌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始终用崇高的气节让日寇一无所获。
就在牺牲的前夜,她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
我们也不会忘了东北抗联的英雄们
在极端困难的敌后环境下
在冰天雪地的恶劣自然条件中
14年间对日作战次数10余万次
牵制76万日军,消灭侵略者18万
我们还记得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为了研究他陷入重重包围、被切断食物来源后究竟是怎么生存的,专门让医生对他的遗体进行解剖检查,看他的胃肠里究竟有什么。经解剖,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参加解剖的主刀医生大为感慨,在场的日军也都觉得不可思议。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当年抓捕杨靖宇将军的岸谷隆一郎在剖腹自杀前写了一封遗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九一八,东北沦陷了
但全中国的心终于又拧在了一起
杨靖宇、赵一曼倒下了
但是千千万万个他们站了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九一八”事变后
有一首歌还未出版就传唱全国
它就是《松花江上》
如今86年过去了
物是人非,唯有旋律不变
让我们再次哼唱起这首歌
记住这个必须铭记的日子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历史影响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试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但这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
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致敬英雄,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九一八”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永远刻骨铭心的存在。每逢“九一八”,从辽沈大地传来的肃穆警钟之声,是这块土地拒绝遗忘的誓言。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仇恨无法强国,唯有自强拼搏。铭记历史、警示未来,这是正义的担当,历史的重任,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使命!
第一诗词
简介:诗、词、曲、文言文、典籍,中国最大的诗词(国学)精致赏析社区
咖啡恋曲
简介:一个阳光午后,一杯咖啡,一段故事,品味东方文化;享受美好人生!
怡心美文
简介:每日为你精选精彩美图,养眼怡心
微文导航
简介:分享好文链接,每日从浩如烟海的文章中,为您分类精选百篇好文。我们专业为您寻找好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