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文明社会的镜头是节制的,心头是慎独的
日期:2017-09-18 作者:周云龙 来源:朝花时文 阅读:

文明社会的镜头是节制的,心头是慎独的

刃有两面,有镜头也就有镜头之外或曰镜头都难以触及的事实真相。视频的作用越是重要,越是值得警惕。

假如没有现场视频,时下的个别热点事件,会引发高度关注吗?事情的发展又会是什么走向?什么结果?这恐怕不仅是我,也是更多网民心头悬着的问号。广西某地一男子骑电动车不慎摔倒,腿上鲜血直流,随后赶到的一女子将其扶起并送到医院。男子声称没带钱,女子垫付了医药费,并跑前跑后帮忙取药。然而,医治完毕后,男子非但不称谢,反而诬陷女子是肇事者……这也是最近刷屏的一段视频,熟悉的一个桥段。无奈之下,女子报警,民警调取事发路口的监控录像。面对监控视频,该男子最终承认是自己不慎摔倒。在过万的评论、跟帖中,很多人都在追问:如果现场没有监控录像,好心人如何说得清楚?有一个不能不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当下公众舆论往往只是借助一些并未还原事实真相的片段或碎片信息,就急于热议、争论、站队、评断,而有关部门迫于源于舆论的压力,又怕来自更上层部门的压力,有时不得不草率而慌忙地回应社会关切,做出“舆论裁判”。

 

而视频——主要是引发网络喧嚣的那些事件类视频——作为“目击证据”的出现,改变了舆论生态。当然,真理应是越辩越明,也因此,有人说视频“一辩就明”,他们认为,事实就在那里,情绪也在那里,不像口供或旁证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想象、推理空间,所谓边界模糊的争议空间。基于视频所呈现的事实,事实所蕴含的情理、法理,公众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交锋。笔者以为,视频的忠实记录,确实有助于很大程度上消除关于事实真伪的争议,避免主观色彩过于强烈的讨论、负面不当情绪的裹挟和起哄站队的争吵,有助于促进围观网民的理性表达,更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口头表述、文字或图片传播,信息质量难免有衰减变形,真实性可靠性也需核实求证,往往不如一段视频来得简单、直接、丰富(当然,视频的摄录制作以及推送,也需要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这,不能不说是视频时代的一大亮点。然而,刃有两面,有镜头也就有镜头之外或曰镜头都难以触及的事实真相。视频的作用越是重要,越是值得警惕。一是城市乃至乡村近年来都热衷安装监控探头,居民自费安装也悄然成风,但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常常“装”出问题,有越位也有出界。另一方面,视频常常被滥用、乱用。视频的不完整性,现在已经成为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的“致命伤”,要么被剪辑删改,要么被一方把控,要么被缺损,视频提供方总是尽可能去除对自己不利的段落。一些热点事件现在常常出现剧情反转,这其中不少就与相关视频不连续、不完整有关。而在真相大白之前,社会影响已经产生并扩散,对当事人的伤害或不公处罚也已形成,伤人的“子弹”已经飞了一段时间,迟到的解释往往变得苍白无力。

 

二是视频既然有用、有料、有效,偷摄、诱拍、偷传,便成为当下一些爆料者、举报者以及滋事者的“必杀技”,他们已经谙熟某些问题的解决之道,爆猛料、引关注、造声势、加压力。具体的操作路径为,搞事情、录视频、标题党、强推送。三是视频事件易成热点,备受关注,舆情裹挟之下,管理部门乃至执法机构有时仅仅以视频上某些情绪化表达、表现,以及网民由此引发的片面看法为依据,去评判某个当事人一贯的表现、真实的动机。仅仅凭借一两分钟的视频素材,给当事人画像、定论,严肃吗?科学吗?有时草率处分当事人,不过是某些官员急于平息事态,以保全自己的官位,有失公正,也容易助长某种社会戾气。因一段视频而点燃的热点事件,近年来在网上此起彼伏,视频上的不当言论、不雅镜头或不法勾当,每每成为大众刷屏消费的狂欢对象。举头三尺有探头,有镜头,正成为一种无声的却是有效的监督。有人说,这是传统社会治理“人盯人”模式的一个颠覆,其居高临下一览无遗所构成的威慑力,使所有道德宣讲和法律教化望尘莫及,而它的准确再现和及时回放的功能,更让任何神探都瞠目其后。据了解,餐饮业正在推动“明厨亮灶”的透明服务,消费者可以在门厅监看实时画面,而公安机关早已明确要求,警察执法时,面对公众围观拍摄,在拍摄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警察要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在镜头下执法。“在镜头下”,更准确地说是“在阳光下”或“在公众的注视下”。公共空间里,所有人被监督,所有人才会有敬畏,所有人才可能有持续的安全感但是,镜头不可能无处不在,监督也不可能无时不在,当镜头不在的时候,或者镜头的捕捉未能呈示更为复杂多面的真实状况时,良知和正义的底线应该在,人应该时时点亮自己的心灯。——一个真正文明进步的社会无疑是这样的,镜头是节制的,心头是慎独的。

本文为本公众号与上观APP朝花时文栏目专稿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朝花时文”上月热读文章:

 

董卿:打动人心的,不是光环而是情怀

林洙:守候思成

何柏青:泡饭

吴京:票房破纪录,为什么我兴奋不起来

陈富强:木心的影子

伍佰下:骑在自行车上的三毛

王春鸣:一次返回,一次别离

从易:让我进影院的是她们的仇恨,让我哭着出来的是她们的温柔

这是“朝花时文”第1328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页,看屏幕下方的三个子目录,阅读近期力作。

苹果用户请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向编辑打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文明社会的镜头是节制的,心头是慎独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