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件:一个12岁的小男孩因为母亲管教太严,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他砍了母亲20多刀,然后没有丝毫慌张的带着弟弟跟母亲的尸体相处了15小时。
在这段时间里,他还以母亲的口吻接听电话、回复微信,还跟老师请假。
直到第二天,人们起了疑心后都没发现小男孩有任何慌张和反常的行为。
后来因为纸包不住火,母亲的尸体被发现后,小男孩竟然从容不迫的说:“我妈是自杀的。”
因为小男孩的年龄太小,国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以小男孩没有被定罪。
相反,被送回家里后,小男孩的家人还想让小男孩回学校正常上学,但是却遭到了其他家长的一致反对。
小男孩还很生气的反问:“我杀的不是别人,是我妈妈,为什么不让我上学?”
言下之意就是,母亲生下他之后,就算他杀了母亲也没什么,谁让他妈生了他呢?
小男孩的父亲自从生下孩子后,就没有管教孩子。事发之后,也只会说:“孩子太小,希望政府帮忙管教。”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不教育,等着政府,等着别人来帮忙管教?
弑母男孩还有重新做人的机会,那个倒在血泊的母亲,只能毫无声息的埋葬在这冷风冷雨里,消逝在这个她曾爱过的世界……
02
天津男子张轶凡为妻子小洁买了巨额保险后,在泰国旅游时,将妻子小洁残忍杀害,谎称是溺亡。
等到小洁的家人慌忙赶到时,小洁的父亲才发现,小洁的尸体满是伤痕,连指甲都断了好几个。
经过警方的调查后发现,小洁生前曾遭受严重的暴力行为,肋骨骨折,肝脏撕裂。
后来丈夫张轶凡的行为败露了,小洁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杀害小洁?”
他却说:“因为过不下去了。”
过不下去就离婚啊,为什么要杀人呢?这哪里是不想过了。
他策划之缜密,执行之冷静,事后安排之全面,说明他早有预谋,就是想骗到保险金。
杀妻骗保的案件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上海杀妻藏尸”案。
2016年,朱晓东将妻子杀害后,把尸体藏在冰柜中100余天。
在这100多天里,他拿着妻子的银行卡过着奢侈的生活,贪图享乐,沉溺娱乐。
在这么多的恶性杀人案件中,我感到深深的质疑:为什么受害者全部都是女性,而伤害她们的人却是她们生前最亲近的人。
03
明明家庭是她们的保护伞,但是却成为了她们的致命伤口。对这样的女人来说,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竟成了自己的家。
在英国的一个电视剧中,一位女性自从结婚后,就一直遭受丈夫的性虐待。
女主角说:“我感觉结婚,是把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都出卖给了他。”
在1991年之前的英国,强奸妻子是合法的,或者说大家一致认为结婚后就没有强奸这一说法了。
这样“结婚就可以性虐待”的思想,和12岁小男孩“我杀的不是别人,是我妈”的逻辑简直如出一辙。
在电影《盲山》中,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经被家里人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
她试图逃跑,但是被丈夫抓住了,周围的人也都是一脸冷漠。
甚至还有人劝大家:“不要管,这是他老婆。”
最可怕的就是这种舆论态度,只要是一家子,即使出现恶性事件,也很容易被归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清官难断家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