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猜猜我周末去干嘛了?打球?看电影?爬山?泡图书馆?不不不不,我周末去上课了!
作为大家的贤妈,为了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加牛逼和新鲜的知识,周六早上,我抛弃了温暖而又柔软的被窝,冒着瑟瑟的冷风,早早就去上课了。(夸我,夸我,夸我)
我上的是朋友贺嘉开办的演讲私房课,在上课的过程中,贺嘉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分享一个对别人非常有帮助的技能,而且这个技能,拿来就能用。
我想了3分钟,就想出来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2,
所谓的「大+小+大」指的是,在动笔之前,你需要确定自己写作的大方向,不要什么都想写,更不要什么领域都想去触碰。
这是第一个大的含义。
其次,在确定自己的写作题目之后,你需要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去收集和积累素材,思考文章的逻辑顺序。
最后,当你为自己的写作题目,积累了足够的素材,完全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之后,就需要给自己找出大段,且不受外部信息干扰的时间。
这是最后一个大的含义。
3,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刚刚开始练习写作,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我报了很多课程;在知乎上,也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Live。
这些课程和Live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不管怎么样,每天都要逼迫自己写作三个小时!
这句话听起来,确实很振奋人心,因为他们用一句鸡血满满的话告诉你,只要你每天都做到这一点,不用3年,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写作高手。
但实际上,鸡汤之所以会成为鸡汤,就是它只是给你一个很简单、且粗暴的方法,但却不告诉你,这个方法,是怎么推导而来的,这个方法会发挥作用,往往需要拥有一个前提。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每天都能学习8个小时,但学习效果,依旧非常差的原因。
因为他们都把学习的时间,当作是影响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学霸之所以能成为学霸,学习效率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
当我还没有领悟这个道理,我每天都坐在电脑前,对着键盘,拼了命地想要写出一篇文章。
可是,脑子里面空空如也,又怎么可能写出一篇,自己能够满意,别人也能够有所收获的文章呢?
所以,我越是强迫自己在电脑前,坐足3个小时,我越是讨厌写作;我越是讨厌写作,我就越认为,在电脑前,坐足3个小时,对自己而言,是一种折磨。
所以,你看,因为听从一句毒鸡汤,我在写作上,不但没有任何精进,反而产生了浓烈的厌恶情绪。
多么痛苦的一段弯路啊!
经过自己的摸索,现如今,我采取的写作技巧,就是刚刚上面说到的:
大+小+大。
5,
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多人往往会「素材」的重要性,任何时候,你想要通过写作说服别人,传递一个理念,永远都不能用干巴巴的语言。
举个非常简单的栗子?:
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强调「情商」的重要性,单单靠这句话是不够的,因为这句话,最多是属于你的一个观点,别人想要接受你的观点,需要有更多的材料作为支撑。
这时候,如果你能够以讲故事的方式,最后才带出自己的观点,那无疑能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被接受度。
你可以给你的读者举曾国藩的一个栗子:
曾国藩有一次在军营里面和身边的人讨论,他问其他人这样的问题:我带的这些学生、徒弟,你们来看看,到底是谁最厉害?
身边的人都说彭玉麟、李鸿章这两人是最厉害的,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彭玉麟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
曾国藩听完,反问了他们:
你们都说彭公和李公厉害,那我呢?
这时候身边的人,都陷入到沉默之中,因为好的词语都用到了别人身上了,那应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曾国藩呢?
此时,在曾国藩身后,有一个担任书文撰写的人,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帅啊,曾帅仁德,人不忍欺。
你看看,这位撰写文书的人,把话说地恰如其分,没有过分夸奖曾国藩,曾国藩因此特别高兴,后来,这个人被曾国藩调任去扬州当盐运史。
要知道,盐运史是一个人人都想要的肥缺呀。
会说话的人,他们知道那些话能说,那些话不能说,而且能把话说地恰如其分,让人倍感舒服。
这就是情商的重要性。
6,
所以呀,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一定要重视对素材的积累。
我积累素材的途径,一般是通过看书、看有思想深度的综艺节目、和别人交流和沟通、自己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在观看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感悟的知识点,一定要把它给记录下来,关于如何记录,我在这篇文章中强烈推荐这个非常棒的APP,已经有详细的说明。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综艺节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
最后,曾少想要强调的是,想要开始写作,一定要抛弃完美主义心态。
因为无论自己的「大+小+大」策略用地再好,文章刚刚写好的时候,一定是非常烂的,你还需要对文章,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心情肯定是不好的。
但,一定要忍住,一次不行,就改两次,两次不行,就改三次。
只有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你的写作能力,才有可能不断提升。
请记得「大+小+大」这个写作技巧哦!?
这是最近曾少写的干货:
“舍友用了我4年的洗发水。”
2018年最后的20天,曾少带你一起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