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XueMo) 雪漠文化网
【1】很多人都谈到命运,他们问我,什么是命运?决定命运的因素是什么?
我回答说,命运就是你不一定想走,但不得不走的那条路。比如,当写作找不到意义时,我就想放弃文学,去修行、出家,但这时,文学又会把我扯回来。文学象征我的世俗追求,宗教象征我向往的精神信仰,它们经常纠斗不休。有时,我竭力想放弃文学,但冥冥中,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放不下,始终牵挂着它。这就是我的命运。不过,我从不相信上天能决定人的命运,我一直觉得,命运要靠自己把握。我认为,命运之说,只对那些屈从它、迷信它的人起作用。因为,那些人听天由命,不能自主心灵。那么,为啥我说“命运是你不得不走的那条路”呢?因为,命运中的一切,都跟人的心灵和选择有关。当你选择了某个东西时,就必须承担它带来的一切,这就是你不得不走的那条路。但接下来要走哪条路,仍是你的选择,你还是可以改变它。你的心一变,观念一变,追求一变,过去的选择就给冲垮了,你面前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指引,你的人生也会出现新的轨迹。那么,你的命就变了。因此我总说,心一变,路就变了;心一明,路就开了。
【2】 快不快乐,由你的心决定,跟外界没有绝对的关系。你的心少了欲望,少了计较,自然就会变得圆满。你看到的世界,也便不同了。所以,不要把负面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这样只会伤害一些无辜的人,尤其是那些爱你的人。而且,这种行为的作用力,最终仍会回到你的身上,它改变不了你的命运。看过我的“大漠三部曲”的朋友,都知道老顺的那句名言:“老天能给,老子就能受。”就是说,苦难来了,我就坦然接受,不怨天,也不怨地。这是一种很高贵的姿态,但它仍然有局限。那“受”字,便道出了深深的无奈。但也难怪老顺的,他只是西部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心灵力量、精神高度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理解。只是,我们在理解的同时仍然要明白,承受不如享受。一旦人的精神境界到了一定程度,他就超越了苦难。别人认为苦,他却不觉得苦。于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说道:“更伟大的智慧,存在于丰富的不幸中。”当然,苦难本身从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比如,想成为《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想成为史铁生,要比成为一个孤独的人,成为一个病痛缠身的普通人更难。换句话说,成为一个充满悲悯、享受苦难、心灵独立的伟大作家,比沉浸在苦痛里要困难得多。因为,生老病死人人都会经历,怎么面对它们,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心。
【3】寻常中发现诗意,在平凡中感受美好,深入生活,品味人生。阿兰说,一个承担苦难的人,可以向生活提出最大的要求——获得打开智慧和想象之门的机会。因为,苦难促使人思考。假如一个人有领悟和寻觅的心,他在苦难中获得的东西,就远比顺境中更多。但通常情况下,人们只会沉溺在苦难中,不能走出苦难、超越苦难、享受苦难。万法唯心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善者见善。在寻常中发现诗意,在平凡中感受美好,深入生活,品味人生,那么,再大的苦,都是过眼云烟。这是我的创作态度,也是我的生活态度,我很乐观。我小说中的许多主人公,在面对苦难时,都传达了我的这种态度,所以,你会觉得他们都活得很坦然,很从容。其实,所谓的“苦难”,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感觉,它本身既不苦,也不甜。就是说,怎么理解,怎么感受,全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觉得它苦,它就会伤害你;你觉得它是启迪,它就能滋养你。
选自《智慧人生》雪漠(XUEMO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