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件事之后的第一反应,
是觉得花了一大笔钱呢?还是省了一大笔钱?
今年没买的人,其实也逃不过这个问题。
只不过需要换一种问法,
然而,不同的心理感受,
是锚定在钱的减少上,还是在物品的获得上?
如果我们更多地锚定于【钱的减少】,
就会关注双十一比平时多花了多少钱,
(这些钱原本可以不花的,都怪那些万恶的商家,变着花样从我钱包里把它们掏走了)
如果我们锚定在【物品的获得】上,
算一算同样的东西比平时便宜了多少,
(这些东西原本也是要买的,要花更多的钱,幸好我抓住了双十一的促销,省了不少)
如果你买得多了,我建议你锚定在物品上,
如果你没怎么买,那最好就锚定在钱上,
想到自己凭借理智保住了钱包,
而不是懊恼「有些东西错过了入手的机会」。
同样的事物,认知角度不同,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本来说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但我猜还有一些人想问: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就是忍不住从最懊恼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怎么办?
买的时候懊恼「花钱太多」,
没买的时候懊恼「错过了机会」。
所以我再多说一句:
所以,也许你就看到花钱超出了预算,
或是耿耿于怀没有趁便宜买到需要的东西,
就是感觉很懊恼!那又怎么样?
你的认知特意给你制造了这一份懊恼,
还有无数个双十一……在后面等着呢。
往期回顾:
可能有两种人丨心理学怪谈
你怎么跟我想要的不一样丨心理学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