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花了 / 省了一大笔钱丨心理学怪谈
日期:2018-11-12 21:16:30 作者:李松蔚 来源:李松蔚 阅读:

花了 / 省了一大笔钱丨心理学怪谈

  双十一过了,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假设你今年没控制住剁手,买买买了一大堆,

  想到这件事之后的第一反应

  是觉得花了一大笔呢?还是省了一大笔钱

  今年没买的人,其实也逃不过这个问题。

  只不过需要换一种问法,

  问问自己是少花了一大笔钱呢,

  还是错过了一些(可能很大的)便宜

  花钱或是省钱,只是心理感受不同

  事情本身没有变,都是钱少了,家里的东西变多了。

  然而,不同的心理感受,

  代表了你对「消费」这件事的心理锚定点,

  是锚定在钱的减少上,还是在物品的获得上?

  如果我们更多地锚定于【钱的减少】,

  就会关注双十一比平时多花了多少钱,

  (这些钱原本可以不花的,都怪那些万恶商家,变着花样从我钱包里把它们掏走了

  从而产生亏耗,懊恼,不值得的感觉

  如果我们锚定在【物品的获得】上,

  算一算同样的东西比平时便宜了多少,

  (这些东西原本也是要买的,要花更多的钱,幸好我抓住了双十一的促销,省了不少

  就会觉得自己很是精打细算勤俭持家

  两种锚定方式,没有正确错误之分,

  只是会对我们的情绪行为带来不同影响

  从实用主义角度讲,

  如果你买得多了,我建议你锚定在物品上,

  这样心情就会愉快一些。

  想想那些正在路上的包裹,是不是很激动?)

  如果你没怎么买,那最好就锚定在钱上,

  想到自己凭借理智保住了钱包,

  而不是懊恼「有些东西错过了入手的机会」。

  所以结论是:认知重要

  同样的事物,认知角度不同,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从而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

  本来说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但我猜还有一些人想问: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就是忍不住从最懊恼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怎么办?

  买的时候懊恼「花钱太多」,

  没买的时候懊恼「错过了机会」。

  所以我再多说一句:

  认知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并非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愉快地接受现实

  有时候懊恼一下,才有继续奋斗动力

  所以,也许你就看到花钱超出了预算

  或是耿耿于怀没有趁便宜买到需要的东西,

  就是感觉很懊恼!那又怎么样?

  你的认知特意给你制造了这一份懊恼,

  把它当作一份礼物吧,激励自己好好工作

  还有无数个双十一……在后面等着呢。

  往期回顾:

  活得那么糟糕,一定很努力吧丨心理学怪谈

  可能有两种人丨心理学怪谈

  一个冷淡且最会安慰别人的我丨心理学怪谈

  你怎么跟我想要的不一样丨心理学怪谈

  世界正在惩罚手机父母吗?丨心理学怪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花了 / 省了一大笔钱丨心理学怪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