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因为一直有买早场的习惯,所以我看完《你好,之华》出来的时候正好是中午12点。
今天太阳很好,太阳高度角直直的打在地面上,拉不出太长的影子。
不过从电影院出来还是有些冷飕飕的。
听新闻说,这几天江浙地区都在降温,气温从十七八九一下子跌进了个位数,怪不得小区里家家户户都趁着难得天晴要赶晒棉被。
没几天的功夫,秋天好像一下子就被抽走了,前几天连绵的雨也已经把桂花打了一地。
冬天来了。
我也不知道是我运气好,还是片方特意挑了这一天。
刚立冬,刚过寒衣节,正好太阳又在今天撒了一地,活脱就是电影里故事发生的天气,温度,时节。
就连大街上的人们裹紧的大衣,情侣互相揉搓的手,我身上些微起球的毛衣,都像极了电影里那些人的生活模样。
分不清了。
一
《你好,之华》是一部很难名状的电影。
两个时空,两条故事线,三代人通过一封错寄的信串联在了一起。
各种各样的意象,被它从以往的那些作品里调了过来,在这部电影里来回穿梭。
《情书》里的葬礼,错寄的信,漫长的冬天,《四月物语》里的暗恋,《花与爱丽丝》里的双生花,还有串起上面所有作品的钢琴曲。
太多了,也太熟悉了。
错过吗?
它好像讲的又不止是错过。
姐姐之南不堪多年前的家庭暴力以及丈夫的抛弃,患上抑郁症选择自杀。
之华因为替姐姐去了同学会,被喜欢了姐姐三十年的尹川误认为是之南,开始了一场用善意谎言维系的信件往来。
之南的女儿,因为误收到了尹川寄错的一封信,开始以妈妈的名义和尹川通信。
同时之华的婆婆,也因为一场同学会,和当年倾慕的那个英语老师再次重逢,当然,他们那一代的罗曼蒂克更是属于古早书信的。
看吧,在这些三代人的爱恨焦煎面前,错过,这个词总显得有些不够分量。
那讲的是一场悲剧吗?
好像又不全是,这些让人难过的东西都被岩井俊二的镜头稀释了,这部电影不见阴郁,也谈不上残忍,到处都是他标志性的自然光运用。
阳光里的人都在微笑,写信的时候微笑,重逢的时候微笑,离别的时候微笑,读信的时候微笑。
哪怕在戏剧冲突最剧烈的时候,所有角色也依旧呈现着放松与克制,好像所有苦难只要一到信纸上就变的没那么沉重了。
叙事节奏也被他处理的慢悠悠的,就像婆婆拿到英文老师的信时,会下意识吐出一句“你就放在那吧”,爱一个人要很久,放下一个人要很久,念完一封信也要很久。
二
那岩井俊二到底在表达什么?
或许,是遗憾。
Last letter:最后一封信
“最后”,又在暗示着不得不告别的遗憾。
它就像是你手机里发给他的最后那一条消息,这条消息之后,就该是相忘于江湖的烂俗桥段了。
当然,《你好,之华》里的遗憾,也远不止于一段感情,或者说,不止一种感情。
三
最先的第一封last letter,是之南留给两个孩子的遗书。
这封last letter,算是之南人生的最后一封信,直白的都算不上是隐喻,而是让所有故事产生互文的关键性线索。
从开场出现,到最后一系列故事尘埃落定之后被打开,念出,成为整个故事的兜底和收尾。
另外,更重要的是它又完成了和另外两封last letter的呼应:
一封是多年前尹川给之南改的那一份演讲稿。
“不管今天如何,我们每个人都会走上各自独特的人生道路,未知的,还没发生的,就永远是进行时,永远会有全新可能”
那是少年的尹川给之南写的最后一份书信,里面是当年尹川给之南所有的鼓励和希冀。
而当之南亲手毁掉自己的人生之后,她又把这封讲稿以遗书的形式留给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想说的,也就是莫有遗憾这样的意思吧。
另外一封,许多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是之南的儿子晨晨给妈妈的回信。
晨晨在尝试理解何为生死之后,给在天国的妈妈写了一封信,上面歪歪扭扭的只写六个字:
“你好吗?我很好”
然后系在了家里的八哥上,扔进了天空。
这句话其实来自《情书》最经典的那一幕,博子回到藤井树遇难的雪山,对着天空的喊出了这句话,也是在这句话之后,博子终于开始尝试和遗憾和解,重新开始生活。
而晨晨,也许也一样吧。
四
但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狐疑,片名明明是《你好,之华》,为什么好像现在之华成了一个配角?
当然不,还有一封更重要的last letter,是属于之华的。
那是三十年前的故事,尹川喜欢姐姐之南,经常托妹妹之华给姐姐送情书,但那时候的尹川并不知道,之华其实一直喜欢着他。
他也是后来才知道,她写给姐姐的那些信,都被之华偷偷的留下来了。
这让少年的尹川很难过,本想和之华断绝来往,却意外的收到了之华的一封信,里面内容很少,就两句话:
可惜,一直爱着之南的尹川自然是一口回绝了。
那天的之华在马路上哭了很久很久,而这封信也自然成了少年之华和少年尹川之间的最后一次往来。
这好像不算太过浓烈的遗憾,但我也会忍不住去想,三十年后当之华再以之南的名义给尹川写信,脑子里会不会闪过几个青春遗憾的小念头呢?
所以到头来,其实岩井这一次想讲的,不过就是:人生是各种各样遗憾的组成,生生世世代代如此。
你不需要逼着自己和解,只需要认清,然后活下去,那就够了。
写在最后
在我毕业后的第二年,学校因为出现了楼体裂缝,被定义成了危房,现在已经废弃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拆了造商品房了吧。
我特意去门口驻足看了一会,里面空空如也,连原来吱呀作响的老吊扇都被拆的干干净净。
电影也有一段之华回到早已废弃的学校的段落。
她也和我一样,在里面站了很久,很久。
配图/《你好,之华》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