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福特“造人”胜“造车”
日期:2018-11-08 18:37:36 作者:罗振宇 来源:罗振宇投稿 阅读:

福特“造人”胜“造车”

  福特“造人”胜“造车”

  我把亨利·福特的一生概括为“造人”二字。你可能奇怪:福特最出名的,不是造汽车吗?

  虽然,他生产的T型车超过1500万辆,这个纪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德国甲壳虫汽车打破。但从一个农场男孩伟大企业家,福特最大的成功,恰恰不是“造车”,而是“造人”。

  103年前,福特推出了全球第一条流水生产线,流水生产线的问世简化了T型车的组装流程,把原来涉及3 000个组装部件的工序简化为84道工序。

  很多人认为流水线是福特对全球制造业最伟大的贡献事实上创造流水线上的工人才是最重要的。福特曾经说过,没有受过训练工人走来走去找材料工具时间,比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还多。

  而流水线的本质就是工人按照标准化程序生产,而不是按自己方式来工作;高度分工,相互依赖系统依靠个人严格遵守纪律心理共识来运转。

  如同中国制造产业刚刚兴起时候,张瑞敏那一代企业家,他们最重要的贡献不是造洗衣机、造冰箱,而是把上亿单打独斗看天吃饭的中国农民,训练成理解工业化生产逻辑的产业工人。

  1914年,福特在自己的公司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和相当于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两倍的最低日工资薪酬标准,以及专门成立了“福特社会学部”。起初,这个部门调查员,专门到员工家家访,看他们是不是酗酒,家里干不干净空闲时间是不是用在有益事情上。后来福特又把家访改为对工人进行生活指导教育培训

  福特在干什么?这不是一个老板专制地对工人的生活指手画脚,而是在进行消费者教育——让工人挣足够的钱,同时,让他们习惯体面”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才能保证他们对汽车消费渴求

  这一切,不仅大大扩充了美国中产阶级数量,更塑造了这个人群延续至今的基本样貌。可以说,福特为自己生产的产品培养塑造了中坚消费者。

  企业的使命是什么?福特终极一生都在践行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創造顾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福特“造人”胜“造车”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