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两个发生在不同教会的例子。有一间教会,正在敬拜,有人迟到了,带领人没有问对方迟到的原因,事后制定了一条规矩:敬拜时间一到,我们必须反锁大门,再来的人就不要再敲门进入了。理由:你迟到会影响大家的敬拜秩序,神是严厉的神,需要我们有严肃的纪律和秩序,迟到这件事,你总要付出代价,要么早点醒,要么不要敬拜。
后来有机会深入分享,才知道那个经常迟到的肢体,因为身患抑郁症,经常通宵睡不着觉,清早四五点终于能睡着一会儿,等到起床赶敬拜的时候就会很挣扎,每次迟到她都会很懊恼、纠结、祷告,一再请求大家代祷,自从被反锁在外之后,她觉得自己成了教会的累赘和多余人,抑郁更加严重,最后只好离开了教会,常常自责,以泪洗面,连信仰都开始动摇。
另外一间教会,正在敬拜,有人迟到了,正在讲道的牧师停下正在讲的道,微笑着说:“来晚的家人赶紧就坐哦,不要因为错过前面的道后悔,接下来的道可能就是对你讲的哦!”
事后,这位牧师主动找到一位当天迟到了的熟悉的肢体,问对方:“我注意到你今天来晚了,是因为昨晚加班睡得太晚?还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没起来?还是早上发生了什么事?需要我为你祷告吗?”这位肢体告诉牧师一个消息,原来他早上正常起来灵修完准备出门敬拜时,接到一个未信主朋友的电话,哭着向他求助,对方最近公司破产、婚姻亮起红灯、远方的老人生病,已经有快一个月他都彻夜难眠,感觉自己挺不过去了,终于在这个礼拜天一早想到要找这个朋友求助。这位肢体听完对方哭诉,告诉他自己此刻要去教会敬拜,希望为他先做祷告,敬拜结束后两人约个时间细谈。
几分钟后,他的朋友愿意信主了。但是他敬拜迟到了,到教会时听了最后十分钟的讲道,内容是牧师正好开始讲解“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他哭了。牧师眼圈也红了,拥抱他说:“感谢主!你用自己的见证又给我讲了一篇道。”
所谓的规则、纪律以至于教会传统,如果成为真理的一部分,那么真理一定会从那里离场。法利赛人和文士就是因此失去救恩的。这一切必须以救恩和爱作为根基才有意义。
之前看到王怡的一篇讲道,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反思许久并重新规整自己的服事习惯:“我手头的工作被打断本身,就是一种服事。”他说自己一直的习惯就是,如果专注写作和预备讲道,就一定不能被打断,否则会很懊恼。但是,有一天他又因为被打断而懊恼时,心里有一个提醒:被打断本身就是一种服事。
我自己也有做事一定要专注高效一气呵成的习惯,但是后来发现,有许多时候被打断真的就是服事。未必所有时候任何打断常规的事都是需要自己停下来转移注意力,但是一定有一些是需要放下手中自以为最重要的,去做另一件神以为更重要的事。
我还有一次经历,当时正在匆忙写作的过程中,突然键盘有一个按键失灵,无论怎么按都打不出来那个字母,我顿时火冒三丈,用手掌使劲拍打键盘,恨不得砸碎它。但是,那一刻心底突然有一个声音说:最细碎的事情,暴露出来你最真实的生命本相。我的泪突然冒出来了,想起那句经文:你们要在最小的事上忠心。于是悔改,再打字时,那个按键竟然神奇般地好了。这是无比真实的见证。
操练欣然接受被打断的服事一段时期之后,发现自己对奉献有了更深的体悟:信主是全人的奉献,你的生命都是神的,生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滴答的钟表声,有时候神需要你停下按部就班手头自以为重要的工作和事工,为一颗受伤的心、一个饥渴的灵魂、一双虚空的眼睛、一个疲惫的身体,付出自己要被打乱的时间,倾听、安慰、祷告。
欣然接受必要的被打断,也是自我主权的放弃,转而顺服神随时随地的陶造和使用。
更多阅读
✟ 我们无能为力但绝非无所作为✟ 教会不是俱乐部✟ 基督徒绝不是道德精英✟ 人们宁可戴上鬼面,也不愿穿上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