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很怕爸妈和我说:“你是家里的主心骨了。”
日期:2018-10-07 06:15:09 作者:温迪 阅读:

我很怕爸妈和我说:“你是家里的主心骨了。”

  “或许,我跟家人之间的距离不是半个中国,而是一个时空

  家人通常是不存在的,偶尔的通话只是预录好的智能声音。”

  这样的臆想,总在我脑中萦回。

  我想,我们终于到了跟父母剥离的时刻

  广州天气微微转凉,已经可以关上空调了。

  我开窗睡了一天一夜,下午起床后,头痛欲裂。坐在书桌前剥开一个青橘,橘皮汁液滋到了我眼睛上,整个人没情没绪的。

  十一小长假,窝在出租屋的我并没有回家。

  每年十一假期,是我北方老家采摘山楂时节

  过去的每一年,我都会小时候一样,提着一只小藤篮跟爸妈半山腰爬树摘山楂,今年是第一个例外

  于是前几天的上午 10 点 03 分,我爸打来一通电话。他很兴奋:起床了吗?上班了吗?哈哈,我跟你妈来山上摘山楂啦!

  我们进入一个熟悉场景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总是曾经在这个场景里面,如今却不在的那个人——我体会得到他打电话给我的心情

  我看看时间,“爸,我现在还能睡 7 分钟,先挂了,晚上再给你打。” 是 7 分钟没错,我用这个理由打断了北方清爽秋日的兴奋。

  挂掉电话,我爸会把手机揣进裤兜,失落片刻,继续勾住树枝一言不发地摘那些红果果

  神经敏感的人,能考虑到很多事情走向关心很多人下一秒的感情,却唯独对家人细腻不起来。

  刚毕业事业未稳的时间里,我就是在无数这样细小的场景下,与家人逐渐剥离开来的。

  大学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一遇到同学关系实习选择之类的问题,都会跟家人倾诉、报备。

  即便得不到有效意见,他们至少能给我满满的安全感

  而工作后,翻覆的变化物质断奶,我真正要走向独立了,开始觉得跟家人没什么好说

  我爸妈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他们住在城市边缘的一处乡郊。

  那天爸爸像往常一样,在晚餐后给我打电话。但由于信号不好,接连打了 4 次才成功通上话,电话接通后我听到他愤愤的语气,接着他把手机扔给了我妈。

  “咱们家沙发跟前好奇怪,总没信号,你爸不是不知道。我催他往旁边站站,他就生气了,把手机扔给了我。”

  固执老头总是这样,一不耐烦就“罢工”。

  后来,我还是会每隔一天就会收到他们的狂 call。台风那几天,早上告诫我不要出门,中午问我吃了什么,晚上提醒我关好门窗

  时间一久,我开始抗拒那些聊不深入的电话。

  每当在几何高楼林立的地方想到他们,我都会觉得很魔幻,自己和家人的世界真真正正地割裂了个完全

  我特别想让他们了解我写了什么广告,独立策划了什么活动。那是我为数不多的值得骄傲东西,可到头来也只是想想根本解释不通

  剥离期的孤独是,和家人之间的认知断层、情感背离等等,会让人疲于沟通,失掉安全感。

  整个过程使我痛苦

  “我好像,真的要长大了。”

  大学寝室的群聊里,半夜闪现这样一条室友感叹

  她刚过在青岛的翻译工作试用期,却递了离职申请,一直没敢告诉为她安排这份工作的家人。

  林聪明也写过一篇关于爸爸的文章,说她在普及艾滋病阻断药,但爸爸却觉得丢人,说爸爸曾经给过自己很多大小选择上的束缚

  她不喜欢教导主任的爸爸,把他的认知强行灌输给自己。

  我突然意识到,毕业跟父母剥离的这段时期,其实跟青春叛逆期很像。

  不同的是,叛逆期我们更多的是情绪上的叛逆,常常不讲道理,只一味反抗父母。

  而剥离期的我们,倾向于远离跟我们的认知出现断层的父母,远离他们的人,也偏理智地远离他们的意见。

  我能感受到父母在用力拽我们,但我们就像在飞碟底下。飞碟投射来带有强大引力蓝色光波,我们则被强大的吸力往上带,而且不回头。

  跟同事仙草聊起这个我口中剥离期,她说,她已经度过这个时期了。

  她是一个去哪都不会提前跟父母报备的人,爸爸常常事后才得知她的旅行、决定等等,经常表现错愕

  跟仙草不同,她的姐姐一直是爸爸口中“最懂事”的存在。

  姐姐每次出门做大决定前都会打个电话跟爸爸商量,问他“这样做好不好”。听爸爸讲完一大套风险评估理论后,一起得出一个去做某件事的结果

  但后来姐姐告诉仙草,其实那些决定她一早就做好了,去问爸爸这么做好不好的过程,是希望他感受到自己在被尊重

  仙草说,之前自己跟爸爸出现意见分歧,她总会一争到底。

  有时她搞不懂为什么爸爸一天到晚都会生她气,那么多年后,才通过姐姐的做法明白:有时假装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并反馈一声“其实你的意见挺有用的”,就会让父母安下心。

  我的大学系主任也跟我讲了我们院长故事

  “前两天院长跟我说她 90 多岁的婆婆生病了,她心里慌。她们在一起生活 30 多年了,要是老人不在了,她们全家都没有老人了,不知道生活会怎样。

  院长说起老婆婆的时候,会说老人在,就有依靠不然就变成真的‘大人’了,自己要理所当然地承担一切。”

  “真的变大人”,这五个字让我特别讶异。

  “所以人无论何时,都是不想长大的么?我一直觉得只有我们这些年轻人这样想。” 我问系主任。

  她笃定地告诉我,是啊,家长在,就还有心理依托

  系主任说,在这样的时期,自己的爸妈,什么都不用计较,去哄就可以了。

  当然,她还说了那句我们一直没有做好准备要去承认的话:“慢慢你就是家里的主心骨了。”

  系主任让我明白了我们无论何时都怯于长大的事实,仙草姐姐让我看到了未来跟父母相处状态的一种还不错可能性

  朋友兽爷那天跟我说,刚毕业这段时间,他不想回家。原因一是觉得没有稳定下来,无颜面对;二是觉得说出来父母会更加担心自己。他想稳定之后再常回家看看。

  这大概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们心声

  但打那开始,我就想说:不要等稳定之后再回家看看。可能因为我们都很难做到,所以我才有这样的感受吧。

  “他们哪需要等你稳定啊?他们自始至终要的都是一个你罢了。” 哪个偶像剧里的台词特别应景。

  我们的世界大了,爸妈的世界小了。慢慢地,我们的心里装得下一切,而爸妈越来越不关心人类,只关心我们。

  写到这里,其实我还是没有打开不想回家的心结

  在无助时,我叫住楼下咖啡厅的 28 岁服务生哥哥,我问他在刚毕业时面对家人,有没有经历过我们这样纠结而无能为力的时刻。

  他一边放下我的咖啡,一边正经地说:“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刚毕业时,我也执拗,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选工作,关系搞得挺僵的。

  不过路该走还是要走,回头看也没什么意义。我后来很愧疚,所以我现在对父母特别好。”

  我们也会,放下愧疚,对父母好的吧。

  一定会的。

  今天的最后,我们要公布一下 9 月 30 日的二栏,《十一长假,你能早起一天,算我输。》“好友默契挑战 Vol.2 ”的获奖名单:1 日:林酸奶、泡一大碗柠檬茶 ;2 日:Shu、蓝色风暴 ;3 日:西瓜、surge ;4 日:W、迪;5 日:Yalen、水番叉叉 ;6日 :  千古迢迢、LWW。

  奖品价值 466 元的双人份豪华早餐。「友情默契大挑战 Vol.2」还在进行中。国庆假期,欢迎你继续和朋友一起早起大挑战哦。晚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很怕爸妈和我说:“你是家里的主心骨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