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伊姐(不闲聊)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这等你
文 | 伊 姐(周桂伊)
国庆档好几部电影,首先看的是《李茶的姑妈》。这部电影依然是继承了开心麻花的特点:好笑。
开心麻花已经成为中国喜剧的一块金字招牌,从只有三个人观看的戏剧小剧场,成为一年千场的爆款项目,再到跨界影视成为中国喜剧大IP。
电影情节很简单,穷小子李茶爱上白富美,他的姑妈是丧偶的全球女首富,白富美的爸爸为了巴结李茶的姑妈,许诺嫁女。然而,婚礼上,李茶的姑妈并未出现,为了各自利益,黄沧海、李茶连同杰瑞,要求黄沧海扮成李茶的姑妈。
小岛上,各怀鬼胎的人,不惜一切追逐假的李茶的姑妈,上演了一出疯狂的荒诞剧。
整个电影看下来,除了捧腹大笑,还有很多反思,像在看大型的《皇帝的新衣》的现代版,因为感觉剧里每个人都瞎了。
黄才伦并不是非常女相的演员,身段声调都很夸张的做作出戏,大家都认不出来么,还站在台下,由衷地鼓掌,发自内心与他贴面。
父亲为了获取资源,可以把女儿的幸福完全牺牲,等价交换。女儿的伤心和为难看不到吗?但父亲拼命催促她赶紧就范。
岳父为了拯救自己破产的困境,追求李茶的姑妈,拦堵、下药,几乎无所不为,他看不见李茶的破绽和漏洞百出的掩饰吗?
他们是真的瞎吗?
不,比瞎更可怕的是装瞎,整个电影让人笑得很难受,因为所有人都被一种拜金恶臭催眠,*裸演绎着——
为了赢得假扮的李茶的姑妈,同时破产的杰瑞的岳父和父亲,两个老男人,使尽浑身解数追求李茶的姑妈,最后不惜同时爬上楼顶,以死相逼。
于是,荒谬的最*出现了,李茶的姑妈为了救人,不得不答应,同时嫁给这两个人。
电影在这里,沈腾客串的神父,和两位父亲的对话,让我挺难忘的。
另一父亲说:李茶的姑妈都那么有钱了,怎么可能生病?
最后,那段婚礼台词,被神父改编成——
三人行必有我妻,就像牛郎织女和牛,无论富有或者更富有,无论健康或者亚健康,你都让他们成为你的唯二。
众人参加这样荒谬的婚礼而不自知,因为每个人早已经彻底异化,成为金钱符号。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想想我们身边的故事,也许不到这个程度,但没有这样的现象吗?
朋友告诉我一件小事,她在工体一个很著名的健身中心办卡,结果发现教练在分辨客户的包。后来听内行人说,教练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分辨出更加高净值的单身客户,说白了,希望可以泡到富婆。
还有一个90后男生拜托我找女友,条件是,最好对方有房有车,如果是自己买房,对方需要有等值的车。我说为什么?他淡然一笑,我那么帅,要惜肉如金,不能卖便宜了。
北京的公园,相亲的阿姨评价前来相亲的女孩:哎呀,你都30岁了,虽然个子高有户口,你就算个郊区房了。
在这个高压力的社会,某个意义上来说,现代都市男女向往的爱情是“无论富有或者更富有,无论健康或者亚健康,我们都在一起。”
感情是什么时候变坏的?
从我们不再愿意为对方付出、承担责任,谈了太多等价交换,只想要好的那部分,拒绝承担风雨的那部分的时候,开始变坏的。
《李茶的姑妈》最后一段,假姑妈无法忍受这样让人作呕的、“富丽堂皇”表面下腐烂的生活,选择逃跑。
众人纷纷追逐“她民”,狼狈、贪婪、面目狰狞,仿佛丧尸追逐,画面不断切换动物世界的兽性片段,所有人性里美好的面,都彻底泯灭了。
电影里,思想最终没有敌得过器官。在金钱万万能的意识里,人跪下来,重新变成动物。
《李茶的姑妈》是喜剧,但走出影院,我并不开心。
在这样一个AI即将取代大量工作、虚拟游戏化生存模糊现实人生、个人命运被时代裹挟无所栖息的时代,探讨金钱和人生的关系,我们应该投以更深刻的注视。
金钱不是坏的,性本身也不是,坏的,是我们阐述和对待它们的方式。
金钱不是丑陋的,性也不是,丑陋的,是我们人类得到它们的手段。
在中国,一部电影要照顾到所有人并不容易,在低俗和通俗之间,走钢丝的人往往顾此失彼。我透过很多包袱,在影院里多次笑声的背后,还是看到了开心麻花的努力:
这是它的初心。
我对开心麻花是有感情的,有期许,《李茶的姑妈》想成为揭露时代真相的小丑,但唐吉坷德手里的长矛,除了用来搞笑,更重要要刺穿更深沉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