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暑假没了,要上学了
--
白露一过,热烈的夏天就被抛在了身后,
无忧无虑的暑假时光说结束就结束。
临近九月中旬,小肩膀们陆陆续续地,
背着大书包,屁颠屁颠走进了学校。
又一学期开启,学子内心五味杂陈。
黑板上“好好休息,天天向上”横幅焕然一新,
左右墙壁上挂的名言警句,也很励志,
新学期,新同学,新课堂,新知识,
一切看起来都令人欣喜,令人振奋!
▲ 绘画家景绍宗绘教材封面
▲ 民国课本,有古意
小学课本的“美”,30年不变!
--
这振奋直到打开课本的那一刻才熄灭。
升学的期待直到翻开课本,才化整为零。
或许,我们都未曾留意过小学课本,
(6年上完了,书本、知识都退给了老师)
二三十年来,它不仅没变美,甚至还“丑”了。
拿封面来说,大红、大绿、大黄、大紫,
稍有审美感的人都不好意思说它很漂亮。
拿内页来说,排版、布局、插图、字体,
似乎30年来一直在玩“复制粘贴”。
在孩子认识美、接受美、培养美感的关键时刻,
课本却毅然坚持着干巴巴式的脸孔。
不生动、非美观、假亲切、丑面容的课本,
还想要小学生认真学习,真,有点难!
▲ 用过,暴露年龄了
课本为何“漂亮”不起来?
--
对小学生(孩子)的教育怎么可以马虎?
经济增长了,时代进步了,课本却美不起来?
按理说,教科书比图书贵,利润也会多,
在插画、设计上下点功夫应该不难,
怎么课本的审美就停在了“花里胡哨”?
答案是扎心的,改变是困难的,
课本的最后审核人是守旧的,
插画和设计是一层层外包的……
难怪学生们爱用包书皮遮挡封面,
这样既爱惜了书本,
又不至于被“辣眼睛”的封面
拉低了自己身为小学生的审美和品味。
▲ 2017 PK 1988
“别人家的课本”: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面对塑料感挥之不去的课本,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不能全怪学生。
不过,说我们的课本“丑”,
别人家的课本就漂亮了吗?
—— 是的 !
有人说:“没有什么书比教科书更能体现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文化和审美。”
“别人家”对自己的课本的美感、
对学生美学的培养,可是很重视的。
▲ 台湾课本
台湾:“一本教科书,一座美术馆”
--
口号:“美感教育,从娃抓起。”
“美感细胞”设计团队在保留课本内容的前提下,
邀请13名设计师和插画家,
一起改造课文插画和课本设计。
“美感细胞”希望通过教科书这个媒介,
让孩子从小到大都浸润在美的氛围中,
从而推动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
这套教科书覆盖台湾小学一、三、五年级的
国语/数学/社会/自然/生活科技/英语,5个科目,
目前已有 200 多所学校、1900多名学生使用。
(陆续加入试用的学校还在增多)
“美感细胞”设计的课本风格多样,排版精美,
有10多种不同的设计,内容丰富,
有插画、拼贴、照片、黄金比例排版。
图片不僵硬、绘画不呆板,
文字的字体也灵活多变,趣味十足。
为引导孩子联想,课本和师生互动,
还设计了迷宫、游戏等互动。
美感细胞说,“我们无法定义什么是美,
但是可以给孩子空间,让他们多点想象跟延伸。”
韩国:流行元素来集会
--
韩国的课本,多了许多流行元素,
紧跟潮流,显得年轻有活力。
独特的拼贴手法,让色彩多变,
画面柔和可爱,整体感觉自然清新。
动物、人物、山水风景众多,
却并不显得凌乱,而是很有趣味。
色块拼贴,插图软萌,可爱设计,
韩国的课本和绘本有得一拼。
日本:课本or绘本
--
将美感教育融入日常,是日本的强项,
当然教科书也不会例外。
这里的教材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字体、排版、图画都做的很用心。
让孩子汲取课本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美感,让其浸润于美之中。
看课本的目录就知道,精心的编排,
设计感足,画风也适合小年轻们。
再看任务场景,有游戏的轻松感,
学习也不一定要在枯燥的课本上进行。
字体呢?有专门开发的,接近手写的文字,
对孩子而言,不仅阅读方便,学习也便捷。
善于模仿的孩子,誊写出来也漂亮。
至于重中之重:图画,与插画结合,
风景图搭配手绘,俳句搭配美景,
文学和现实世界自然过渡。
就是这些细节功夫,令人刮目相看。
一块块的用色,不僵硬不呆板;
模拟稚嫩的图,拙朴却不单调。
日本的教材在颜色使用和布局上很用功,
随手翻开,都是绘本的既视感。
拿“中国语”课本来说,
简约的线条,专注代表性建筑的神韵,
就是诗词意境的表达也较为到位。
这样的课本虽然设计、制作成本高,
但却是免费给学生使用的(羡慕中)。
新&澳&葡:色彩在跳舞
--
此外,西方课本的设计也不落人后。
(怎么说,孩子的美感教育不是小事)
新加坡的化学课本,封面上的字母
就是用科学器材模型设计而成。
内页和封面颜色一样,
字号、字体、颜色、区块一丝不苟。
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的课本也是,
利用平面设计帮助信息的呈现,
进而提升学生对课本的好感,
虽不能做到让学生“爱不释手”,
但可以吸引学生,提升其学习效率。
这或许也是课本进步的一个方向。
漂亮的课本,是良师,是益友
--
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可见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小学教育,循循善诱的老师很重要,
有美感,有设计感的课本的作用也不轻。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那课本就是这阶梯的基石。
勿以“美”小而不为,而今,
教科书或许也可放下一脸知识的样子,
有时慈眉善目,有时活泼好逗,
有时幽深邃远,有时欢快生趣,也未尝不可。
良师益友=好老师+好课本。
漂亮的课本,是漂亮的朋友,是良师益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美引导兴趣,
坐在教室里嗷(求)嗷(知)待(若)哺(渴)的学生,
相信,没有谁不希望伴随自己整学期、
一起学起进步的“课本”能更漂亮一点的!
▲ 台湾课本
· 今日互动 ·
---
喜不喜欢、希不希望课本被设计得更美观?
(今天教师节,祝天下老师,节日快乐!)
2019《传家日历》重磅发布,与美好重逢
点这里跳转
-
【*购买】
2019《传家日历》上新
复制这段描述€z€后打开*APP抢先获得
(复制整段红色字,打开手机*APP即可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