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芭比娃娃,俄罗斯套娃,日本SD娃娃...
那么我们的传统娃娃呢?
其实,早在千年之前的唐朝,
礼节君第一次知道绢人,
是源于一组萌萌哒的绢人《捣练图》。
这些唐代的女侍们,
仿佛从画里走到了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造型百变、活灵活现的绢人
相比西方娃娃的精致,
铅丝做骨、棉花为肌、绢纱化皮的绢人
有着传统又独特的东方之美。
“织罗裳广袖,编琳琅珠串,
万千丝绦,制锦绣佳瑶。”
绢人起源于唐朝,
选用上等的丝,绸,纱,绢为原料;
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但绢人在历史上却时断时续、
甚至很长一段处于失传状态。
然而这些都无法否认绢人这项传统技艺
让绢人这项古老的技艺
在老一代工艺师的手中得以复原。
当年,葛敬安、李佩芬等多位大师们
反复地琢磨尝试,
以铅丝做骨、棉花为血肉,
绢纱为肤,真丝为发,彩绘丝绸为衣,
古老的“绢人”复活了!
▲绢人《上官婉儿》
▲绢人《蔡文姬》
常常让人叹为观止。
仅仅这样一个30厘米的绢人
就需要经过雕塑,彩绘,服装,头饰和道具
等十几道繁复精细的工序,
最后组装制作成三维立体造型。
而且也十分耗时,
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才能完成一个绢人。
绢人作品最具魅力之处在于
其中又以头部和手的制作最显功力。
▲在头型出来后,糊上多层丝绸布料。在它半干时候,用专用工具在五官上擀压出五官,最后开始美颜。
▲制作一双灵巧的手,要用柔软的蚕丝织物缝出微小的手套,再将手套翻过来。每个手指不足2毫米,却要将每个手套的每个手指翻转,必须煞费苦心。
绢人曾代表中国
在国际上参加各种重要的展览,
受到众多国家的欢迎,
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
用料又及其昂贵;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难以理解
当绢人大师们一代代老去,
值得庆幸的是,
上个世纪90年代初,
唐燕大为惊艳,
也对这种精致的小人着了迷,
开启了一段与绢人之间的不解之缘。
于是她找到了北京绢人厂。
但那时的绢人厂已面临倒闭,
北京绢人厂已无力支撑下去。
几经周折,最后终于向绢人大师杨乃蕙拜师。
开始了制作第一批绢人。
但这第一批绢人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差不多1000元的成本,
商场转售后2-3千的售价更是鲜少人问津。
▲唐人坊改良“绢人”-唐娃娃
虽有一腔热爱,
绢人和唐燕都无法存活。
唐燕决定下大工夫改良绢人,
在请教了许多专家,各种摸索后,
最后采用翻模的形式来替代
传统绢人中最复杂繁琐的两道工序-
绢人的脸部和手部制作。
也始终保留了传统绢人制作的
改造后的绢人
从制作工艺和市场的接受度来看,
都渐渐有了起色。
唐燕决定把绢人的传承
变成自己的事业。
2005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立唐人坊。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将这些萌萌的中国娃娃,
好的作品是对文化的传承,
就像这些绢人,
即便跨越了千年,依然又美又仙
裁锦为衣,剪绫为人。
庆幸今天还能看到这般精美的绢人,
也庆幸如今仍然有一群热爱绢人的工艺人们。
点这里跳转
-
【*购买】
2019《传家日历》上新
复制这段描述€z€后打开*APP抢先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