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度的温差,冰火两重天的极度考验。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给我们带来夏日清凉。
第3160期
罗斌豪 周鑫宇
编辑/隋雯雯
腾讯图片出品
八月盛夏,冰块的使用进入一年中的高峰期。在广东佛山南海区的一间中型制冰厂,冰砖弥漫的雾气让整个空间伸手不见五指,小刘和他的工友每天不断进出于0℃以下的冷库与38℃高温的室外,将生产的4000条冰砖供往珠三角各地用冰市场。这样“冰火两重天”的状态,构成盛夏时节制冰厂工人的日常。
视频 | 探秘盛夏“冰工厂” 看“续命”冰块如何制成(时长:01:55)
88年出生的小刘在制冰厂工作已有3年时间,是目前带班的副班长。进入用冰高峰期,工厂分两班倒,24小时开工,小刘的工班从早上七点上班到晚上7点下班,期间除了吃饭,没有多余的休息时间。
工厂制冰的第一个步骤,是将自来水灌装到模具上,使用机械设备吊装,利用盐水与自来水凝固点不同的温差致冷,每一批冰砖会在24个小时内成型。
冰砖“出炉”瞬间。夏天生产的冰砖每块重量在160到180斤之间,刚“出炉”的冰块像玉石一样洁白。
工厂地面上铺满了金属薄片,工人通过滑动将这些“大块头”运输到门口。
冰砖搬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动作,是运用冰夹将近200斤重的冰砖一气呵成提立起来,这个动作小刘和他的工友平均每人每天要重复600多次。
这样的动作除了基本的力量与体能要求外,还要掌握运劲技巧,单靠蛮力无法把冰提起,远非旁人想象般的简单。“冰夹抓冰的位置要恰当,太低容易把冰砖弄碎,太高又会让提起冰砖时多费劲”,小刘说。
由于长年的劳动,每位制冰厂工人的双手都长满了茧,“没有手掌上的茧,是提不动这冰夹的”,小刘说。手臂、小腿和腰部是工人身体最受累的部分,对刚入行的人来说,这样的强度经常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冰砖的装车作业需要5位工人各司其职,协作完成。一块冰砖在装车过程中意外弄碎了,带班工长现场“露了一手”,一下发力将数十斤的碎冰块抛上车厢。
冰块坚硬同时易碎,加上地表的湿滑,如一位工友所说,“干这一行的人,小腿没有不挂彩的”。
夏季出产的冰砖主要销往肉菜海鲜市场,用于食材的保鲜,也作为工业用冰用于一些场所的局部降温。
每个肉菜市场通常有一到两个冰砖销售点,他们从工厂*购入冰砖,后将冰块零售给市场中有需求的客户。炎热的夏天,到市场收购水产的商人需要冰块降温,确保鱼类等水产品的存活与新鲜度。
除了日常民生用途,冰厂也向佛山南海万科广场“阿狸冰雪王国”主题乐园供应冰块。炎热的盛夏,小孩在南方土地体验雪地撒野的快乐。孩子笑脸的背后,有着工人的辛勤与付出。
工人收入按件计酬,并以工作班为单位。每次装车完毕,都会由一位工友帮大家记录下团队工作量。“*,在冰厂工作是按件计酬的,大伙儿都想趁着旺季多挣一些收入”,旺季时冰厂的工资比其它一般工种要可观,尽管制冰厂的工作很劳累,但小刘仍然认可这是一份稳定的收入。
说到短期的愿望,小刘希望能攒下一笔钱,回云南昭通老家给父母盖屋,“人总是要落叶归根的,不能自己来到城市工作,就把老人家丢在老家不管,要先让家里的生活安稳下来”。小刘表示,现在冰厂的工作可以让他每年存到几万块,“要有“蚂蚁搬家”的毅力,一点一点积累,相信目标很快就能实现”。
招募启事
无论身在何处,做着什么职业
或“ch”公众号
或者发邮件至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