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侄女最近变得很暴躁,动辄发脾气摔东西,生气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吃饭,堂哥为此一筹莫展,求助到了我。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想找到一个办法或者公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很难。只有在和孩子长久的相处和沟通中,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才是解决孩子不听话,难相处的有效办法。
堂哥就是一个很容易发脾气和冲动的人,侄子和他一样我一点都不奇怪。
之前文章中我有提过,孩子最大的能力其实不是模仿,而是感知,他能够感知到你的行为和语气,从而在心里留下烙印。
视频来自V电影
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要有,
妈妈觉得很困惑,有一天晚上在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候说,你到底像谁啊,女儿说,妈妈吧。
妈妈觉得很震惊,细想了下,好像女儿的这些缺点,自己的确都有。
会和丈夫装哭,
讨厌的东西坚决不吃,喜欢的东西吃的津津有味,
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情,
“不想去公司”这句话每天都要说一次,就像女儿每天都要说一次“不想去学校”。
孩子在感知着妈妈做的一切,然后自己开始模仿。
朋友和妻子都是非常优秀的人,一个上海交大的博士,一个大学的客座教授,可是小孩的成绩非常差,每次考试都是垫底的那批,在反思的时候他们发现,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展示过自己的才能,他们的努力和优秀都是在学校和单位,在孩子面前,就是家长里短,频繁争吵。
其实这个道理情侣间也同样适用,别人都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会越来越像,从容貌到性格。有一次我和太太吵架,我说,你怎么现在变成了这样子,脾气这么差,她说,还不是因为你,你最近和我说话不都是这样的脾气么。
每个人都想在恋人和孩子面前做最好的自己,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非常难。
我们把这种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叫做情商(EQ),而情商和智商不同,智商多数是天生就决定了,情商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
而其中自我察觉,自我规范和同理心,在与孩子的相处中,非常有用。
1、情绪的自我察觉
你觉得孩子犯错了,开始积攒你的怒气,肯定会感受到自己的情绪的波动,在这个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指责孩子
大多数人都会选第2个对不对,但是实践表明,大多数人都做了第1个。
2、情绪的自我规范
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有问题,下意识的开始控制,不对孩子进行指责,那么积攒的情绪怎么办呢?表达。
你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现在非常生气”,把情绪表达出来,而不是情绪积攒到无法释放再去指责
3、同理心
站在孩子的角度,如果你是一个几岁的孩子,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吵不闹不发脾气么?
以上三点,我每天都贴在书桌上,时刻提醒自己,也希望对你有用。
◆ ◆ ◆ ◆ ◆
你现在的样子,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样子,共勉。
非暴力沟通,
和孩子以及家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