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读者丨贾家最精明的儿媳妇
日期:2018-08-21 21:05:02 作者:白玲 阅读:

读者丨贾家最精明的儿媳妇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从小姐到丫环,个个写得精彩活泼妙笔生花,曹公不惜文笔对她们加予赞美和怜惜之词。然后当我们把每个人物细细过沥一篇后,竟然发觉曹公对一个人的着墨并无多少色彩,就好象所有的推理小说一样,那个极不被重视的平凡人恰恰是这个案子重要人物

  我们初看《红楼梦》,对居孀守寡的李纨无有多大深刻影响,把她归类于“如槁木死灰一般”的活着。看到故事的结尾你突然有种“惊愕”的感觉,在贾府隐忍了多年心思的李纨,终于在结局卧薪尝胆扳回了她的尊严地位,她可以戴着珠冠冷冷地看着贾府这座大厦的倾倒,她可以披着凤霞嘲笑贾家的不肖子弟袖手旁观,她终于母凭子贵维护主流社会价值观,她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报复贾家那些压抑她的势力

  李纨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李纨一出场便是年纪轻轻就守寡,而她的寡妇身份注定了她不幸命运开始。试想,贾府大公子贾珠的大少奶奶,地位是何等尊贵,贾珠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出身书香门的官宦小姐,身份又是如此不殊。

  如果不是贾珠夭亡,李纨在贾府的地风光不会输给王熙凤的。而在王夫人眼中,自然也不会喜欢才貌出众媳妇来夺走儿子的爱。李纨是压抑的,明明是长媳长孙却被婆婆打压,,贾珠死后夫家更是不会理睬她,这个“克夫”的李纨自然不讨王夫人的喜欢。

  王夫人对她不见待的事虽然曹公没有明写,但从书中李纨与王夫几乎没有一句对话可以看见端倪,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平时不知受了多少苛责和训斥,才会在言行中透露出战战兢兢和谨小慎微。整个贾府只有贾母觉得她“寡妇失业的”可怜,平时领的“薪水”都是双份的,“年终奖”也让她拿最高的,

  此外,还给她园子让她收租子。毕竟有贾母的特别关照,李纨才能在这个错综复杂大家族中夹逢生存。

  李纨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她父亲李守中"女子无才便有德"的教育下,李纨深受影响的,儿子贾兰在她的教导下也是读书骑射致力于仕途功名;可以想象贾珠又是怎样在父亲贾政的严厉厚望中夭亡的。

  所以说李纨一家都是恪守封建传统礼教的典范,受到封建礼教的禁锢,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李纨青春丧偶孤衾冷枕,一年四季穿的都是素净冷色衣衫。但是面对大观园众姐妹群钗粉黛万紫千红,为了维护贞节,她要压制自己的感情欲望,压抑正常人性,她不得不在礼法的贞节牌坊生活。 

  然而有讽刺意义的是,李纨的生活态度在当时社会也没什么别的选择,否则不会对妙玉敌意自己守寡是没办法,你没事做尼姑受活寡不是神经病吗。稻香村里面没有稻香,却是黄泥院墙中,“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外表素淡质朴的李纨,她的内心其实就象那些杏花在满园春色中不时沸腾波动起来。

  李纨是精明的,她失去了当家的,又入不得王夫人的法眼,就只好隐忍沉默着,在贾府中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成了她唯一的赌注。她对这个儿子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她只能通过儿子的成人成才母子俩才方有出头之日

  她让儿子从小习文练武,不让儿子参加贾家花团锦簇盛宴,也不让儿子与贾家的纨绔子弟多往来。有许多人不理解贾府上上下下对贾兰的冷淡,其实这才是李纨教育儿子的“孟母之道”。李纨出身书香门弟,对孩子的教育自然有她的长远利益,李纨的儿子只属于她,她不希望贾府的其他人介入她对贾兰的教育。

  她要积攒银两为她和儿子的未来打算,李纨通过协助管家清醒认识到贾府的江河日下,看到一片繁荣背后所面临的危机。于是她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省钱,得了个小气吝啬名声,她在看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后,她知道只有银钱才是实在的。

  李纨很有心计,她的心计王熙凤不同,她只争利益,不争意气,不占便宜,也不吃亏,不要看她不声不响面子里子俱得实惠。李纨知道自己掌家只是个梦,她心知肚明,自己和孩子在荣府是被边缘化的,所以她为人处事小心谨慎,处处低调示弱,俨然是大观园里的一个局外人

  她对贾府的事是不关心的,虽然后来王熙凤病了,李纨和探春、宝钗三个人组成临时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但是这三个人里面起主导作用的是探春,李纨基本上也就是个摆设。她抱着事不关己明哲保身态度来协助探春管家,处事一点都不敢得罪人恶人全部让探春做了,她只要装个菩萨,讨得众人的好名声。

  就象现实单位的众多老好人领导,对于社会的问题不能指陈弊端,也不敢进行大胆改革,身在其职而不作为,无是腐败帮凶,是姑息养奸,助纣为虐。李纨有时就是现实中那些不揽事的冷漠人,谁也没把“贾府”存亡当一回事考虑的只有自己的名声或者利益。

  《红楼梦》中绝无闲笔,每个人物都描写得细思恐极,每个人物的名字都在里面隐藏着一点玄机,李纨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也不在其外。李纨在《红楼梦》中是名、字、号和室名最齐全的一个,也就意寓着她是个“完整”的人,“完美”的人,“完善”的人。

  然而根据曹公最后判词的标准,王熙凤这种作恶多端的女子,只因缘接济了刘姥姥而“积下阴德”,李纨这个菩萨心肠的女子,因为对贾家落败子孙无动于衷而损了阴鸷。正是反应了那句“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真君子没有,而伪君子遍地”的意义。

  曹公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李纨,处心积虑到头来一场空完,一生空虚,一生的虚无,才是李纨的悲剧。李纨是一个封建礼教下迫害的不幸女人,但她同时也是一个封建的卫道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楼梦》李纨形象不可忽略。

  本文为蒋勋先生的读者——白玲原创文章, 不代表蒋勋和本公众号观点。本文禁止转载,投稿联系客服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收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读者丨贾家最精明的儿媳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