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华恩读书会
配乐:《乱红》 陈悦
在公司,要对老板毕恭毕敬,要跟客户决战商场。在家里,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要让父母得到依靠。
家庭、房贷、车贷。都是不可逃避的责任,身负重担的成年人,有太多说不出的苦。你永远不知道,压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什么时候就突然落下。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和大家说。苦难辛酸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活在当下就要体会幸福。
01
幸福往往平淡
林清玄说:
“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它不需要远离我们熟悉的生活,不需要逃离固有的环境,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在他所写的《一个人的食物看他的性格》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在台北四维路一条阴暗的巷子里,有好几家山东老乡开的馒头铺子,说是铺子是由于它实在够小,往往老板就是掌柜,也是蒸馒头的人。这些馒头铺子,早午各开一笼一次,开笼的时候水气弥漫,一些嗜吃馒头的老乡早就等在外面了。
热腾腾、有劲道的山东大馒头,一个才五块钱,那刚从笼屉被老板的大手抓出来的馒头,有一种传统乡野的香气,非常的美味,也非常之结实,寻常一般人一餐也吃不了这样一个馒头。我是把馒头当点心吃的,那纯朴的麦香令人回味,有时走很远的路,只是去买一个馒头。
生活的幸福往往就是这般,不是一夜暴富,也不是功成名就。幸福往往很平淡,他们蕴藏在一些细小的方面,或许是米饭的清香,又或者是周末午后的阳光。
02
是辛苦,也是幸福
现在人的压力,大多来源“穷”、“钱不够花”。去年,中兴高管跳楼,到如今有人跳下华山栈道。
探究其原因,无非是被柴米油盐的琐碎困住,最终为了能够解脱,他们一跃而下,告别了这个满是压力的世界。
其实回过头来想想,这世间有那么多苦难,自己不是都一件一件的熬过来了吗?
这几天,考上北大的寒门学子,王心怡的一篇《感谢贫穷》被不少人热议。
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就是王心怡家里的状态。即便如此,王心怡一家人也一直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父母经常鼓励她和弟弟两人,不必太在意物质上的缺失,只要自己努力做好事就行。
王心怡也受到父母的影响,虽然觉得辛苦,却也感到幸福又满足。她和弟弟没有玩具,就常在田园之中奔跑打闹。没有零食,就上山自己采野果子吃。
和她对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十分舒适幸福了。但为了拥有更多,我们拼了命 工作,挣钱买车买房,最终陷入一个可怕的还贷循环。经不住一点风波和意外,一直在崩溃的边缘苦苦挣扎。
如果能静下心来想想,周末的一场电影,空闲时的一次旅行,每天和家长相聚的家长里短。都是幸福。
汪国真说:人生苦短,道路漫长,但就是因为之前的生活太苦了,后来的那点甜,才显得弥足珍贵。
03
知足方能长乐
太多人执着于物质的追求,每天麻木的上下班。为了柴米油盐,集满了孤独忧怨。被生活磨平了年少的意气风发,因劳累忘记了曾经追逐的幸福。
朋友本是在企业上班的普通员工,当时一家的生活已经足够自在宽裕。但为了买房买车,一家人拼命挣钱,几年后,夫妻晋升了管理层,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
后来两人孩子出生了,两人为了送孩子到贵族学校,多上一些培训班,于是没日没夜的挣钱,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于丹本想着两人够富足了,应该过得很幸福。没想到一次聊天时,朋友却说,自己每天依旧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也没心情去享受生活。
她一问才知道,因为朋友想要孩子去国外留学,打算一家都移民,所以更加拼命的工作,像马达一样完全没有停歇的时刻。
大多数人都在执着于追寻富裕的生活,往往越是追逐,越是难以满足。越是看不到自己拥有的快乐。都说知足常乐,生活难免辛酸,但大多的痛苦,却是源于自己的不知足。
或许你现在正为家庭的开支苦恼,或者你正处于事业的低谷。但请相信,人生虽总是艰难,却并非没有希望。最为让人崩溃无声的,不是你所经历的辛酸苦楚,而是你自己的放弃,是你失去追求幸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