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丝·韦斯特海默(Dr. Ruth Westheimer)博士是一位著名的性心理研究专家,现年89岁的她,为数千名夫妻进行过心理治疗。
她发现无论恋人还是夫妻,对彼此“感性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关系质量。
为什么一对热恋的人相处久了会不再对彼此“感性趣”呢?
不少研究发现,单从性生活质量来说,熟悉的恋人性生活品质更高。
如果性生活“无趣”,再多情趣内衣、奇怪的性游戏也很难增加双方热情,甚至还会让人倒胃口。
露丝博士说,如果一对恋人对两人的性生活感到无聊,他们很可能在与对方别的相处时刻也感到“无聊”。
要想将从两人的关系中“无聊感”赶出,必须要先知道“无聊”是怎么产生的。
“无趣的人”往往有个特点——他们只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不吸收新领域的知识,对其他领域失去了好奇心。
结婚后人们会进入难度更大的角色,比如妻子,妈妈,丈夫,爸爸。
有时人们进入某个角色后,就开始了“循规蹈矩”的生活,他们固定在自己的安全区内,只做熟悉的事情。
比如女性在成为母亲以后,就只是很努力的做着“妈妈”角色的事情,眼中只有“照顾孩子”这件事。
一个人如果只固定在一个角色中,无法与外界交换,这个人就会变得没有生机,缺乏活力,生活也会渐渐僵化。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你在别人眼中很有趣,很有魅力,可是伴侣不懂得欣赏你,在他/她眼中你是个“无趣”的人。
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
可能是两人在婚后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生活中关注的事情没有了交集。
我有个朋友是个很文艺的女性,喜欢看电影,看歌剧,读小说,还参加了一个读书社,我觉得她的生活丰富多彩。
但她丈夫觉得那些东西“不切实际”,“没用”,根本懒得了解她工作之余在做什么,甚至知道了以后还会酸她几句,说她老大不小了还是个女文青。
在丈夫眼中,她很“无趣”,丈夫在她眼中,也一样“无趣”。
其实,差异能让人看到世界的另一部分,另一个角度,可以产生吸引力。
有人会用“蔑视”的态度看待与自己“不同”的人,给对方的兴趣贴上“没用”“不做正事”“浪费时间”“世故”等等标签。
态度一旦形成,两人之间根本就不会再去了解对方——
为什么你喜欢这件事?
这件事这么吸引你,它有什么魅力?
我能通过这件事更了解你吗?
我和你一起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
本来两人关系可以通过共同完成彼此喜欢的事情变得更牢固,却因为“蔑视”的态度与对方越来越远。
如果是这种情况,最主要的改变点在如何改变两人对彼此的“态度”。
想一想从小到大,那些只给你讲道理的人,当他们给你“讲道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会不会想,又开始说教了,我能不能逃啊?
成年人都知道,人总有一些行为和认知上的矛盾——我知道我这么做不对,但我很难改。
如果一个人总逼着你去看自己改不了的错误,结果是你不但改不了,还会讨厌这个“讲道理的人”,因为这个人总让你对自己“无能”感到挫败,你会本能想要“屏蔽”掉他。
如何屏蔽掉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呢?
一段亲密关系如果是被“讲道理”这种行为变得无聊的,那么先衡量一下“讲道理”对你重要,还是舒服的关系对你重要?
如果你觉得舒服的关系虽然很重要,但是我看不惯对方那些行为,我想改变他/她。
那么就再想想——你讲了这么多道理,改变了他吗?
如果根本改变不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伤害彼此的关系?
宝姐私语:
不要让无聊感侵蚀你们的感情,如果有假期,就为生活增加一些不一样的元素。
比如去旅行,去到一个别人都不认识你们的地方,只有你们两人能相互依靠,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讲一些平时很少讲的话。
或许一起学一些新东西,探讨各自感受;一起看场电影,看一部连续剧,一起讨论剧情。
记住,在这些时候,只谈感受,不讲道理。
点击红字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