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被性骚扰过。
日期:2018-07-27 22:15:48 作者:陆亦非 阅读: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被性骚扰过。

  “等,入夜到白昏”

  《等》

  文 / 陆亦非

  性骚扰无处不在的。

  有博主把这几天爆出的各界性骚扰事件列出了一张名单说实话触目惊心

  杂志创始人,法学院院长,向大家宣布新年到了的主持人,光凭想象,这些象征希望身份是无论如何也不该和性骚扰这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的。

  不单单是有文化地位男性不该,任何一个有精神正常的男性都不应该任由自己欲望失控,可是这几天的微博和朋友圈已经证明,这样的人仍然存在,并且无处不在。

  讲个我自己的故事吧。

  去年夏天穿着牛仔短裤坐在公交车上。

  (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这是我被性骚扰的理由,请反省自己。)

  公交车上位子不多,我和朋友分别坐到了后部一排两座椅的其中一个。

  我不知道我旁边坐着一个怎样的人,应该说除了我走向后排的时候有看过那么一眼,我根本没有去在意。

  他坐在靠窗的那个位子,在我坐下后不久先是把左手伸到了两个座椅的中间,这时已经直接触碰到我的皮肤,我往左移了一点,并瞪了他一眼,但他的手还是又跟了过来,得寸进尺把整只手覆在了我的大腿上。

  我很愤怒,马上弹起来,到车厢前部去抓着把手我朋友觉得奇怪,于是看向我,但我一句话也没有说。

  一直到下车我才告诉她,刚刚那个人摸了我。

  我没有用性骚扰这个词,因为那时我觉得这个词太重,用在这种情况上好像不太合适。而我在车上没有说,因为我害怕大声制止会让车厢里的那些大爷大妈叔叔阿姨用看戏的眼神来看我。

  我差不多可以猜到,他们的第一念头会是这个女孩子怎么裤子这么短,而不是那个中年男人怎么这么猥琐

  甚至还有可能,那个男人会倒打一耙,说我穿得太少,自作自受。

  这绝对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对周围环境的顾忌和对性骚扰概念模糊是很多女生在公交,地铁上被骚扰却不敢声张的原因,我们以为只要赶紧逃开,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但仅仅逃开,可能解决了我们暂时的愤怒和窘迫,却会给更多人留下了祸根。

  我们需要规范,更有效,更低风险的解决方式

  选题会上有一个女生讲了自己的故事,她是大陆人,在香港上学。

  有天很晚她回家路上,有个男人尾随她,等到红灯时冲到她前面把自己的衣服掀开,周围没有人,她很害怕,但又不敢激怒那个男人,只能往旁边跑,跑出一段之后,她心想算了吧,应该也没什么解决办法。

  但回宿舍后,她的香港室友告诉她,这种情况一定要报警。

  她将信将疑地去报警,警察问得很详细,什么时候,在哪里,那个男人有什么特征,并保证会加强那一块的巡逻,并留下了她的手机号。

  她回宿舍后收到警方短信说,希望到时有线索后她可以帮忙指认。

  她原本以为遇上这种事只能算自己倒霉,毕竟在大陆遇上这种事,警方推脱责任敷衍了事例子太多了。

  今天还有网友说,自己报上过四次警,只有最后一次警察的态度稍稍好些,但说的也是,“抱歉,我们也不能做什么。”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遇到骚扰后几乎第一时间就排除了报警这个选择,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觉得没那么严重,另一方面是对正规渠道不信任

  可是如果正规渠道都无法解决问题,问题应该在哪里被解决呢。

  这几年里,有很多事情都由微博开头。

  幼儿园,江歌,劣质疫苗,现在的性骚扰,问题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大家对微博越来越依赖

  新闻学里有个名词叫“议程设置”,简单来说就是报纸广播电视这样的媒介虽然无法控制人们怎么看,但他们可以控制人们去关注那些问题。它们给什么,我们就关注什么。

  而现在,看似是网友爆出事件设置议程,给大家指明关注的方向,但实际上仍然受着平台的管控。

  一旦平台收口,话题热度人工降低,人们的视线就会自然转移,移动到下一件议程上。

  看上去我们忙忙碌碌,时刻在关注社会热点。但事实上,如果不持续关注同一个热点,直到它真正被解决,问题仍然存在在暗处。

  为什么那份名单里那么多人,却只有少数人被公开调查。为什么剩下的那么多人都把网友的愤怒当作小打小闹不足为碍。

  他们本质不相信微博的力量,不相信中国形成自己的米兔运动,因为我们的关注向来不持久,像暴风雨一样,来得猛去得快。

  他们只需要等,等一刻就能风平浪静

  生活中的那些流氓也是一样,即使被呵斥了,被众人围观了,他只需要换辆车,换个地方从新来过,因为他不相信警方会真的因此找到自己,立案侦查。

  他们都觉得,不至于。

  但事情不是这样,舆论的力量是恐怖的,但需要我们的持续关注,和勇敢发声,让他们看到,事已至此,他们需要付出代价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才能让更多人明白性骚扰这个词的重量

  最后。

  之前看到一个研究,说实行性骚扰的人的性欲望并不比常人高,他们的自控力也不比常人差。

  他们和一般人唯一的差别在于,他们缺乏同情心

  因为缺乏同情心,所以他们看不见,也不在意对方痛苦,对方的挣扎抵抗,呵斥在他们看来,都是无意义符号

  缺乏同情心的人,无法被感化,他们只能被教育

  告诉他们这是不能干的,是会受惩罚的,同样的悲剧才不会再次上演,才不会让那么人的成长经历里有阴影的一块。

  共勉。

  插图 | 《嘉年华

  编辑 |   张荆棘

  作 者 介 绍

  陆亦非

  我没有理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被性骚扰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