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爱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除了足够吸引人的内容,爱上一本书还可能因为书的设计、书的手感,甚至买到书的地点、送你书的人……
今天的读一手为你推荐5本跟书有关的新书,让你从此再多出一个爱书的理由。
“我会把一本书看成是透明的物体,每一张纸,每一层都要看在眼里,从头看到尾。”
“书籍不是静止不动的物体,而是在运动、排斥、流动、膨胀、充满活力的容器……”
说出这些话的正是亚洲十大设计师之一、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也许普通读者对这个名字还不太熟悉,但是,国内每个学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都会听到老师在课上讲他的案例,业内很多编辑和设计也是在他的理念引领之下入了这一行。
吕敬人是国内首个明确提出“书籍设计”理念的人,将“装帧设计”往前推进一步,他认为书籍设计师不应该只是为书籍外表做打扮,而应与书籍的著作者一样,是一本书的文化与阅读价值的协同创造者。
这本书是吕敬人首次对设计之路进行全面回顾,结合他的经典设计案例畅谈艺术设计理念,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书籍之美。
企鹅出版社闻名世界,也是国内文青最爱的出版社之一,社标里的那只小企鹅,应该是出版圈最有人气的动物形象了。
丨企鹅出版社早年的送货车
关于其创始人艾伦 · 莱恩的传记也有不少,但是企鹅真正的创始人其实是莱恩家的三兄弟艾伦、理查德和约翰。历史阴差阳错,命运各不相同,可是三兄弟都曾是企鹅的核心,各有所长。
丨莱恩三兄弟在嬉闹
本书打破现有关于企鹅的传记对艾伦 · 莱恩的单一视角聚焦,首次着眼于莱恩三兄弟之间富有创造力的对抗关系,评述了这家伟大出版社的三兄弟从携手同行到分道扬镳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装订考》作者西野嘉章是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馆长,他以“活字”“环衬”“菊版”“书盒”等与制书有关的名词作为各篇主题,配以近200幅相关书籍的珍贵全彩书影,汇集明治元年(1868年)至平成廿五年(2013年)150年间,日本图书装帧领域的顶尖设计师、画家、作家的作品及其理念解析。
本书回顾了150年来日本至为精美、具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书的装帧设计,其中不乏国内读者熟悉的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森鸥外、竹久梦二等大文豪的经典作品。出版人、藏书家、爱书人都应该看看这本划时代的书籍装帧辞典。
说到书,离不开谈纸,而这本讲述纸的历史的书会告诉你,在“将真理交到读者手上”这幕大戏里,纸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纸,这项中国发明是如何影响并改变世界的?为何其传播与世界三大宗教的发展互为因果?又如何承载并传播着人类最重要的思想精髓?
本书追溯了这项发明的跨时空旅程,故事从西域的佛经翻译者开始,穿越中东阿拔斯王朝的知识世界,最终来到欧洲伏案工作的宗教改革家和近代科学家面前。作者道出历史文化的点点滴滴,更饶有兴趣地描写了那些携带纸张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信徒和商人。纸,使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成为可能,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历史的走向。
这本书的知识性和可读性都很强,《泰晤士报》对本书作出如此评论:“门罗(作者亚历山大 · 门罗)既谙熟欧洲史,又精通中文,使本书视角广博;又因他是富有画面感的作家,热衷于讲好故事,故本书更添光彩。”
诚品书店这座森林,已经建造了二十九年,很多人与它在城市擦肩,也有很多人在它的空间里安放自己的心。
现在去台湾,很多人依旧会去诚品书店打卡。诚品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并且更像是一种态度的象征。
在《诚品时光》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创始人吴清友的坚持。从开业之日起,诚品经受了长达15年的亏损。后来,吴清友甚至开始变卖家产来支持诚品。对他而言,经营是运用哲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方式,商业利润反在其后。
“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阅读。”这是诚品书店一直在传递给读者的阅读理念。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了吴清友的一生,也贯穿了诚品近30年来开过的50多家店,诚品书店就这样给了很多人宁静无声的心灵滋润。
所有过去的时光,那些尚未说完的故事,都在《诚品时光》这本书里一一展现,如果你也喜欢诚品书店,这本书不容错过。
往期回顾
?
编辑 = 冷酸灵女士
文中图片由出版方提供,授权使用
动图来源 @ GIPHY
欢迎为「未读」之书《存在主义咖啡馆》《小小的事》《鲍勃是个艺术家》《如何听爵士》投票
▼在这里买本新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