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记得似乎有一个美女教授,好像是复旦的,有过一个演讲,题目仿佛是“朋友是无用的”。里面所表达的意思,我只是依稀能够想起来,大约是说:用“实用主义”去交朋友,交不了真正的好朋友。
这使我想起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类似的观点, 即:读书是“无用”的。
这里的“读书”,并不是指接受必要教育的上学,而是专指阅读。前者永远是有用的,千万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制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简单枚举法所迷惑,从而为自己的“厌学”沾沾自喜。
而阅读的这种读书,确实是“无用”的。
阅读有什么用?今天读完一本《剑桥中国史》,你能用它来做什么?你什么也做不了——你既发不了财,也当不了官;明天读一本《时间简史》,你能够做什么?你什么也做不了——你既不能飞黄腾达,也不能出人头地;后天再读一本小说,照样也还是没用——除了里面的情节可能让你泪流满面,不能自持,你还能把它当饭吃?
是的,没有哪一本书能够让我们“用”去做什么,它们甚至也不能让我们成为什么。因此我说读书“无用”。
既然“无用”,我们为什么还要鼓励读书,乃至每年还要来一个“读书日”?
答曰:唯有“无用”,才能有用。
一本书无用,十本书无用,一百本书还可能无用,到了一千本,一万本,或许就“有用”了。“用”在那里?不知道。可能无处不在,也可能隐而不显,但终归是“有用”的:你的气质变了,你的视野广了,你的修养高了,你的思想厚了——这些还不是真正的“有用”,真正的“有用”,是这些变化给你带来的机会和“风水”。
问题在于,如果你一开始就抱着“有用”的功利心态去读书,你也读不了一千本,或者,你甚至读一本都觉得是个负担。
道理很简单: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在游客的眼里美不胜收,再苦再累也乐此不疲,但在一个导游的眼里,却是一道道艰难的爬山涉水,苦不堪言。盖导游视爬山涉水为“差事”也。一旦把游山玩水当成一件“差事”,一种养家糊口的“功利”,那她每走一步,便是一种负担了。
读书也是这样,你把读书当做达到某种目的的“差事”,岂不也变成一种负担? 读书如果变成一种负担,你还能读的下去么?
真正的读书人,却像一个游客,他只管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哪会去管是否有人给我小费,去管怎么拿到更多的“回扣”?
我看许多人,却想从读书里面得到小费,拿到“回扣”:喜欢写作的,想从里面获取写作的“秘诀”;喜欢卖弄的,想从里面得到可以炫耀的谈资;善于投机取巧的,希望从里面博取功名。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一种能够“得到”某种东西的功利——至少,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而功利是那么好达成的么?
功利的达成,就要付出代价。而代价,却是与“痛苦”相连啊。谁那么乐意付出“代价”?——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不愿意读书的心理根源了。
事实上,读书既有用,又无用,既无用,又有用。抱着有用的心态读书,它就真的无用。抱着无用的心态去读书,结果就真有用了。这里面的微妙,实在有趣。
-- END --
关于作者
胡富
Fu Hu
广东雷州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