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微博秦汉史(2)
日期:2021-12-24 16:32:33 作者:梁惠王的云梦之泽 来源:梁惠王的云梦之泽 阅读:

微博秦汉史(2)

  1.      刘邦夺取天下后,吸取秦朝的教训,在函谷关以东封了好几个同姓王,避免一旦发生叛乱,缺少宗亲救助,导致DNA链条断裂。后来吕后执政,对这些东方刘姓诸侯王非常忌惮,在人大通过法律:如果诸侯国的人和汉朝的人结婚,就算拐卖汉朝人口。在古代,争夺政权的战争,本质上是争夺人口的战争。当然现在也一样,一人一票,只是搞文斗,而不是武斗。

  2.      刘邦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但在世时就把其中七个都干掉了,只剩一个长沙王吴芮。《汉书》上说吴芮“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这是避讳的说法,事实上是因为长沙那时候算边疆,还没怎么开发,穷,人口少,对汉朝中央构不成任何威胁,否则就算道德好得像活雷锋,也分分钟被干掉。其实政府不喜欢道德好的,因为这会衬出它的不好。

  3.      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喜欢读书,人品很好,号称活雷锋,武帝对他很反感,有一次两人见面,武帝阴阳怪气地说:“当年商汤和文王,都没有多大国土,最后又都成了皇帝,我觉得你也可以努力一下。”刘德吓得肝颤,回去后就拆了自己的图书馆,对手下说:“以后我就只喝喝酒,玩玩女人了。”

  4.      张耳、陈余作为忘年交,关系好得不仅仅合穿一条内裤,号称可以割头换颈。但后来因为巨鹿之战,张耳疑心陈余不肯救自己,从此反目,成为天下的笑柄。这个绝交事件,摧毁了当时很多人对友情的信念,从此友情和爱情就一个地位了。

  5.      刘邦当了皇帝,也改不了流氓脾气,见人就喷脏话。有一次路过赵国,对赵王张敖骂骂咧咧,其实这只是他的语言卫生习惯,有口无心的。但张敖手下以贯高为首的门客们受不了,觉得主子受辱,决定做掉刘邦。这种思维以后就没有了,因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他侮辱谁都是应该的。甚至认为主子肯对你骂骂咧咧,是亲热的表现。

  6.      刘邦从赵国回长安,按照行程,要在柏人县宾馆下榻,贯高安排了刺客在厕所,准备趁刘邦晚上上厕所时动手。厕所是古代刺客喜欢选择的行刺特点,并不是不怕臭,而是人在上厕所的时候比较放松,刺杀难度较大。另外上厕所是很私人的事,保镖也离得较远。

  7.      刘邦这个人很迷信,他听到下榻的宾馆在柏人县,说:“柏人,就是迫于人。这个地名不吉利,还是到下一个县去住。”由此躲过了一次刺杀。那个时候,“柏”和“迫”读音相同,所以刘邦会这么联想。换了现在,刘邦可能会抓耳挠腮,问部下:“这个柏是不是多音字?在这到底念什么?有没有‘迫’这个读音?有咱就走,没有咱就住下。”

  8.      贯高刺杀计划失败,而且机密泄露,刘邦命令成立专案组,把反革命集团一网打尽。集团谋士纷纷决定自杀。贯高骂他们:“我们王爷没参与这件事,你们自杀了,我们王爷怎么办?”于是大家都坚强地活了下来,遭受各种酷刑,也不肯诬告赵王,刘邦泼皮出身,从小就佩服这种硬骨头,感动了,要特赦贯高。贯高说没脸活着,自杀了。

  9.      张苍曾经犯法,被判处死刑,脱掉衣服受刑,监斩官王陵见他身材高大,而且一身白肉,摸上去很滑很舒服,斩了实在可惜,就向刘邦求情赦免。韩信也犯过死罪,临行前号呼:“领导不想打江山坐江山吗?为什么斩掉我这样的才子。”监斩官夏侯婴看他一身白肉,也特赦了他。可见人长得好看很重要,关键时能救命。

  10.  韩信穷得没饭吃,却舍不得当掉身上的宝剑,天天挎着剑在淮阴县的菜市场转悠。有个小流氓笑话他:“你丫虽然长得高高大大,却随身带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不服?不服你就用你的烂剑刺你爹,你爹绝不皱下眉头;不敢刺,就来钻你爹的裤裆。”韩信犹豫了一下,马上爬在地上,从小流氓的胯下爬过。围观者都乐得不行,韩信的名声更臭了。

  11.  潍水之战,汉楚对阵,楚将龙且对韩信佯败的计策丝毫不疑,说“韩信那傻叉啊,我知道,是个胆小鬼,他让士兵撤退不可能是耍花招。”加紧进兵,结果二十万大军被韩信破于潍水,自己也丢了命,楚国从此转入守势。韩信自己也没想到,十几年前钻的那一下裤裆,竟能吃利息。

  12.  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他出身孤寒,没有宗族庇护,谁都敢侮辱他。第二,他朋友不多,杀了人没人捞他出狱。在流氓广结江湖朋友的社会背景下,韩信没有江湖朋友,说明他不是流氓;但他又想当王侯,说明他也不是老老实实上班打卡的。韩信其实是流氓群中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中的流氓。

  13.  刘邦答应萧何,拜韩信为大将,萧何说刘邦素来没礼貌,提出要求:要拜大将,必须选个好日子,素食,再建个主席台,召集所有的仪仗队,排场越大越好。刘邦答应了。等到举行仪式那天,好些将领心潮起伏,以为好事属于自己。结果刘邦宣布名单,大将军衔授予韩信。众人都惊呆了。萧何搞这么大排场,估计知道韩信钻裤裆的事沸沸扬扬,必须搞个仪式压一压。

  14.  刘邦一向对部下傲慢无礼,却笑到了最后;项羽一向对部下恭谨有礼,却自刎乌江。这是因为刘邦舍得封官拜爵,项羽在这方面却很吝啬。这说明,对当时大多数人来说,尊严远没有利益重要。

  15.  卢绾是刘邦的发小,两人父辈为好友,又是同日出生,光屁股时在一起玩,上学又是同学,关系好得不得了。刘邦发迹前游荡江湖,逃避官府追捕,卢绾一直是跟屁虫。卢绾没有什么军功,却被封为最高军事长官——太尉,其它待遇也远过群臣,后来刘邦还封他为燕王。但卢绾发现自己地位再高,也不是真刘,担心富贵难以长保,于是偷偷和匈奴勾结。刘邦气得发昏,派人去杀卢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微博秦汉史(2)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