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爱爱爱不完
---
常随着端午节一起到来。
从春天的花叶竞长,
到如今的枝果压顶、深红一片...
若要为最爱的水果投票,
那礼节君必定要pick荔枝了。
世间珍果更无加,
玉雪肌肤罩绛纱。
在清书《广群芳谱》中,
红颜易逝
---
荔枝最早的文献记载,
是汉朝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这意味着远在两千年多年前,
荔枝已有栽培,甚至作为了岭南的贡果。
但司马相如笔下的荔枝,
却是“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
《荔枝图序》有言,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在唐之前,荔枝并未收到广泛青睐。
一朝成名
---
来到了唐,荔枝便盛名在外了。
唐朝正处于气候的温暖期,
如闵地、巴蜀地区...
而荔枝得以在尚且新鲜之时,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
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中国历史上,荔枝有两大狂热粉丝,
除了上述的杨贵妃,
苏东坡是当地采摘,更为美味的荔枝。
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贬惠州。
写下了大量荔枝相关的诗作。
流转最广的便是下面这首《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
△齐白石画作
△齐白石画作
△齐白石画作
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看完这段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礼节君觉得美味又貌美的
迫不及待吃进嘴里,甘甜多汁。
民间常说“一颗荔枝三把火”,
便是因为荔枝中含糖量过高,
进而易引发炎症(上火)。
---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荔枝,它是极具季节感的水果,
错过,便唯有等下一年了。
阔别重逢的荔枝美好而珍贵。
诗酒趁年华,当下最不能错过的,
便是六月天里最鲜甜的荔枝了...
· 今日互动 ·
---
今年,吃荔枝了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