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关注这个号,会成为温暖的人◆ ◆ ◆ 「有些坎,你得自己迈过去,
有些苦,你得自己吃下去。」
from温暖-第693篇原创文 每早六点 遇见每一个 向阳而生的你1
他工作很卖力,但总是抓不住重点,他干活很认真,但总是犯错误。他甚至经常熬夜加班,但总是做不出好成绩。
于是他冒着会被辞退的危险,去请教了领导,他说自己真的好迷茫,
不知道是自己太笨,不适合干这份工作,还是没有掌握到正确的方式方法。
领导听了以后,反问他,你到公司多久了?
他战战兢兢的回答到,刚满三个月。
然后领导大笑到,对啊,你才来三个月,我的工龄都有三十年了,到如今还在思考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好呢。
接下来领导又继续说到,你只有全面熟悉了公司的运营模式,才能清楚你的工作重点究竟在哪里。
其实领导的意思,并不是说,要盲目的走完所有弯路,而是说,有些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你不能硬生生将它们省略掉,
在工作中,有些原则内的错误,你会犯,有些必要的亏,你得吃,有些必不可少的苦,你要尝。
因为任何事,几乎都没有捷径,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去尝试,反思,再进步。
2
昨天,有个读者给我留言。
他说到,你的文章中经常会引经据典,而且引用的名言名句,寓言故事,对话说明等,既能自然的衔接,又能切合文意,
你不可能每次都刚好翻到相应的内容,而且你家里也放不下那么多书,于是他向我请教,我有什么高招?
他又回复到,怎么可能,这么多内容,难道你都能记住?
为此我每天都会看两小时书,然后摘录经典,把我可能会用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整体并汇总,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我并不是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去收集,而是即便暂时不需要时,我都早就做好了准备,
就是每一天,让自己学到一点点,消化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等到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就自然能做到融会贯通。
其实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想要从无到有,从新手到熟手,从基本到完美,都有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
当你看到别人得来全不费功夫时,你并不知道,他们该受的训练,该磨的剑,其实一点一滴都没少。
3
他曾告诉我说,不要看我现在这么牛,你并不是知道我的经验,都是一次又一次摔倒以后,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比如他第一次做生意,失败了。
因为他去北方开火锅店,没有经过改良,就直接用南方人的口味去配味,结果太辣了,导致客少利薄。
他第二次做生意,失败了。
因为他跟好友合伙,结果沾亲带故的人太多,钱没少赚,但各自私心太重,导致大家一拍两散,友谊的小船翻得底朝天。
那一次他知道了,交朋友要讲情面,但做生意就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他第三次做生意,也失败了。
因为他租住铺面时,分不清租让和转让的区别,于是在签合同时,让二手房东给骗了。
那一次他知道了,无论做什么,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必须了解。
后来经过了多次失败的尝试,王刚终于被磨砺成为一个成熟的生意人。
我曾对他,这些错误,分明可以避免啊,因为你可以通过多跟别人取经,问道,求教等,就能少走弯路。
他回到,当然这些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你不要企图,光靠一些书,听一些前人的经验,总结一些成功的案例,就能一夜暴富。
因为别人可以帮你引路,指路,甚至开路,但最后,你还是得自己慢慢摸索着,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4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今很多人的努力,不仅心浮气躁,还特别急功近利。他们才刚开始学会走,甚至还不会跑,就试图一步登天。
他们把所有心思和时间,放在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成功的秘诀上。
他们把精力,耗在如何能一步并作两步,甚至三四步上。
其实如果你想要,做好工作,最快的方式,不是去拜师求佛,而是认认真真的去学习如何写报告,做产品,扩经营。
如果你想要,写好文章,最好的方式,不是去寻求秘诀,而是勤勤恳恳的去积累素材,练习文笔,总结提升。
如果你想要,做好生意,最好的放回,不是去寻求捷径,而是老老实实的去学习如何选址定位,做好服务,维护客户。
也许当你的努力,有高人指点,有名师指路,有名人点拨,有前人的经验,有后人的提醒,有成功人士的总结,会进步的更快。
可是你要知道,无论你如何排忧除难,有些坎,你得自己迈过去,有些苦,你得自己吃下去。有些难,你得自己扛下来。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愿我们慢慢往前走,不着急,不慌张,不省略掉,沿途的所有艰难险阻和明媚春光!
写于2018.6.13’
- END -
作者:李思圆,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新浪微博:@饮水-思圆,新书《生活需要仪式感》正在热销中。专栏作者,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当当网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