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萱草在家乡有一个很美,很动听的名字——黄花菜。我喜欢它简单与纯粹的颜色,我喜欢它的味美,更是把它看做思念之物。只因家门口前面的田垄上有着那一排柠檬萱草,是爷爷和母亲两人亲手栽种的。在爷爷离开我,离开这个世界后,那一垄柠檬萱草便无人打理,无人看管了,也就再也开不出鲜艳的小黄花了。那惦念在心中的爱,也在慢慢退去色彩,不再饱满热烈……
春天里,一长垄的柠檬萱草开在春雨里,夹杂着远处一片青山绿水,格外的漂亮。远处对面的山碧青而缥缈,站在门口望着远处的景色,回忆就被慢慢拉回到儿时的时光里。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少有肉吃。每次爷爷买肉来了,常常会拿一把晒干的黄花菜,和肉一起放在锅里做成汤。每一次那肉香味大老远就闻得到,我们三姊妹闻到肉香味就会乖乖地回家,摆好碗筷,等着爷爷端上桌子,美美的吃上一顿。那汤的颜色呈现出金黄色,可香了。爷爷总是让我们姊妹吃瘦肉,喝最甜美的汤。我们姊妹三人总是会在喝第一口汤时,就烫到了嘴。尽管如此,脸上全是幸福的笑容。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但不管我如何烹煮肉汤,就是做不出小时候吃的那个味道,尽管材料是一样,味道却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在心里非常清楚汤味道不同并不是因为材料问题,而是因为那份味道已经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总是在睡眼朦胧时,爷爷就把我唤醒,让我提着小竹篮子,到门口的田垄上采摘黄花菜:也总是踩着清晨的雨露,一朵又一朵摘下,放进竹篮中。每一天都会开,每一天都要采摘,每天都要晒上一簸箕的黄花菜。从小爷爷就告诉我,黄花菜营养高,味道美,还是催发母乳的最佳食物。那个时候晒得很好的黄花菜,爷爷总会等到年底时,卖出好价钱,贴补家用。那些因天气不好而用火烘干的黄花菜,爷爷就会留着自己吃,就算那样,我们姊妹三人难得吃到。就算每一次吃那样的黄花菜,都有一股苦涩味,但却依旧觉得很鲜美。
夏天里开的花儿有很多,比如荷花、紫薇花等。荷花是清新淡雅而又出淤泥而不染,紫薇花是灿烂如火而又花开百日红。可尽管它们那么美,但只有那一朵开在我心里最美的花儿——柠檬萱草。意义不一样是因为那花开在了我心中幸福的角落里,随着时间逝去那花的色彩也慢慢退去了,留给我的始终是无法忘记的小小美好与快乐!在我家门前,有一片很大的竹林。在这片竹林里生长着一簇又一簇的野生萱草,到了花开时节,虽不起眼却美而不骄的开在了贫瘠的土地上。爷爷说:“野生的黄花菜,虽不及家种的漂亮,但营养更加丰富。”因为是野生的,村庄里人都可采去,却经常是被我采回来的,因为我害怕被他人采回去就会起得早一点,只为多采野生的花儿。野生黄花菜用水洗净后,用水放在锅里蒸熟一下,用手指轻轻地拧去多余的水分,铺开在簸箕里拿到太阳底下晾晒,夏日里也只需两天就可以装起来保存好,留着需要时拿出来食用。
现在野生的,家种的萱草都因无人打理也就荒废了,不再开出花来。如今只剩下那思念留在了田垄边,一路走过,似乎又听见爷爷唤我的声音,仔细听却不见了,抬头望去远处的山头上,爷爷的坟茔上飘着一抹绿,那一刻泪水滑落,便也深知遗憾终将是无法弥补的。人不在,花亦不在;花不在,人亦不在。就如一缕思念随风飘零到了远方,再听不到爷爷的呼唤,早已注定的悲凉,此刻把心也撕得粉粹……
经常也会在菜市场里看到有黄花菜的影子,真正想到要买的欲望一点也没有了。因为我明白不管我如何去做那道黄花菜肉汤,始终都不会有儿时的味道。幸福与快乐有时候并不与富有有着多大的关系,即使再穷有家人的呵护也是幸福快乐的。
这两年母亲在家,看到田垄上的萱草全部没有了,连一片叶子都寻不到。母亲就想着要不要再种上一些萱草呢?却苦于没有秧苗!母亲的叹息透出了些许无奈,说起来也真的是奇怪,连那一片不怎么需要人打理的野生萱草也消声灭迹了?
时光如斯,那记忆的简单与美好已然成为过往。四月的时光里,田野里也开出了许多好看的花儿。站在家门口的大石块上,望着桃红柳绿的山景;望着更远处五彩亮丽的田野和阳光下的小河流。我驻足不前,凝望着不远处的那山顶上,似乎有黄色的花儿在摇曳,但我心里很清楚,那不是花儿,是元宵节时扫墓时我和母亲留在那坟茔前的假花。
我婆婆经常在夏天买一些凉拌菜回来,有一次她问我:“那黄色的小花是什么?”“是萱草,俗称黄花菜,营养很丰富可以多吃,《本草纲目》上记载:“萱,宜下湿地,冬月丛生,叶如蒲蒜辈而柔弱,新旧相代,四时青翠,五月抽茎开花,六出四垂,朝开暮蔫,至秋深乃尽,……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亦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我回答。《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而北堂是母亲居住的地方,后来代表母亲。从此,母亲居住的屋子也称萱堂,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所以它也成了中国的母亲花。
在儿时,爷爷就是像母亲一样的在身边照顾着我们姊妹。辛苦也好,艰辛也好,总也会让苦日子过起来更加温馨,更加幸福。当我读到“六角初开映筚门,深秋时节似春温。浪游万里家何在,每对萱花忆母恩”的诗句,我也就会想起爷爷对我们那似母亲般的爱。
戴燕燕,江西九江武宁人,安义县龙津学校教师,学历本科,研究生在读。爱好文学和写作,系武宁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散文网创作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信仰是: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也同样可以做的好,且在骨子里要求比他人做得更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园丁的事业,也尽最大努力去阅读和写作。最喜欢才女林徽音说的话: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