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农民自己造飞机潜艇机器人的新闻层出不穷,而西方国家却几乎没有这样的新闻?
文|黄章晋
中国农民以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劳著称,但他们从来不乏梦想家中国每个地方都有农民自己造飞机的新闻,他们为了飞行梦,往往不惜倾家荡产,他们完全可算世界上最热爱造飞机的人
中国媒体也尤其热爱报道他们的事迹,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他们一时兴起的报道之后,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最爱造飞机的人民
中国媒体上第一个造飞机的农民是四川绵阳永乐县的曹正书,他 1984 年开始造飞机,1986 年完工此后,中国各地源源不断出现飞行梦被点燃的农民,即使在极为偏僻贫困的地区也不乏这种梦想家,譬如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尤喀克库尔巴格村的西热艾力·艾买提
没亲眼见过真飞机的西热艾力·艾买提与他花费全部积蓄造出来的飞机半成品
这些人的飞行梦有时非常简单,现已年过七旬的曹正书,为了飞行梦曾多次受伤,他只希望自己的飞机能飞过油菜花的高度,而吉林公主岭响水镇凤凰坨村农民王清亮认为,只要能飞离地面一尺就算成功
王清亮与他一张图纸没用便造出的塑料布飞机
因为农村涌现大批民间飞行家,2006 年中国还诞生了一部叫飞的电影,男主角刘百刚身上集中了各地飞行家的影子,在历尽挫折磨难后,片尾刘百刚自制的小飞机轻盈地直飞蓝天
然而,像电影飞的主人公一样的成功者寥寥可数曹正书 20 年里造了 10 架飞机,从固定翼飞机到旋翼机,他几乎把自己知道的飞机都制造了一遍,但仍未如愿这足以让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汗颜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 1903 年 12 月 17 日成功起飞前,只造过两架滑翔机
曹正书第六次试飞失败现场
曹正书虽然从未升空,但因为不屈不挠,曾被请入四川大学校园与大学生们座谈曹正书还不是制造飞机数量最多的,宁夏西吉县农民杨飞虎一共造了 12 架飞机,最终幸运地飞离了地面
最幸运的大概是宁夏银川郊区红花乡北塔村的刘亦兵1997 年他的飞机成功飞上蓝天,被航空界和众多的媒体称作中国农民第一飞,刘亦兵的名字和飞机因此被载入中国航空史
中国农民飞行家虽然大都误了生计甚至耗尽财力,但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多少可算安慰通常只要开始鼓捣,就多半会被媒体正面报道,很多人正是因为看到媒体的热情报道才燃起了飞行梦
相比之下,莱特兄弟赢得公众认可就艰难得多他们划时代的第一次飞行,尽管有详尽的滞空时间和飞行距离记录这比中国的后辈们严谨得多,并且有 5 名证人,但当时多数媒体拒绝报道
一些中国农民飞行梦想家们制造飞行器思路之奇特,完全可以摘掉中国人缺少想象力的帽子,譬如不少人从鸽子和麻雀中获得灵感,制造像鸟儿一样翅膀扑扇的飞机,贵州省平坝农民黄国峻则是比着蜻蜓造飞机
中国农民制造的扑翼机
安徽宿洲市萧县农民杜文达大概是最有雄心的,他读五年级时看到一本飞碟探索便牢记于心,2004 年杜文达的父老乡亲卖牛卖房集资 50 万元,在他带领下成立环宇飞碟科技有限研究所,立志要发明飞碟
夹着香烟畅谈飞碟梦的杜文达
国外的飞行家们也注意到了中国农民特殊的造飞机热情沈阳 63 岁农民丁世路制造的飞机成功离地 1 米,滞空数秒后,还在美国 EAA(全美实验飞机协会)等专业媒体占据了重要位置
BUSINESS INSIDER 对沈阳农民丁世路造飞机的整理性报道
但美国人对中国农民的探索热情持怀疑态度EAA 资深编辑帕特·潘泽拉直接用上了值得称赞的努力,但它是一架飞机吗?的标题,批评道:虽然我们对这种痴迷于飞行的现象大加赞赏,但我不得不承认,丁世路要是再这样继续下去,迟早会出问题虽然报道并没有提到这一点,但他显然没有受过任何飞行训练
山寨气息十足的各路自制飞机
不同的飞行家之路
美国人当然不能理解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自己造飞机在西方国家,飞行爱好者数量极为庞大,民间拥有大量飞机,尤其美国,民间装备的各类旧式军机之多,足以打赢一个中小国家
他们实现飞行梦的门槛很低,无论普通商用机和超轻型飞机驾驶资格都很容易获得在美国,超轻飞行器不需要获得执照,轻型飞机驾照也不难获得如果不参与商业运营,休闲飞机员执照和私人飞行员执照和中国的汽车驾照一样容易
获得驾驶资格后,弄到架飞机也不是难事美国私人小飞机的价格并不算高昂,很多人都能负担得起就算买不起飞机,成熟的租赁产业也可以很便宜地租到飞机
飞行,对美国人来说更像是一种休闲娱乐的兴趣爱好
他们很容易找到组织除了各地的民间飞行俱乐部,还有各种节日活动以世界最大的航空活动飞行聚会(EAA AirVenture Oshkosh)为例,这个由 EAA 组织的民间活动,每年七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维特曼机场举行,自己驾着飞机参与活动的爱好者多达上万
美国 EAA AirVenture Oshkosh 盛况
中国农民执迷于自己造飞机,实属不得已:普通人获得飞行驾照可谓难于上青天就算有了执照,也不能随意驾驶中国空域大部分受空军管制,低空领域对私人飞行器开放还是相当近的事若走正规渠道申报休闲飞行,一般平民几乎连门都不可能摸着
价格更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以直升飞机为例,若想租赁,光申报航线航务机务踩点的服务费就要 10 万元,租金更是相当可观根据机型和座位数从每小时 10000 元到 65000 元左右不等,且最低起租时间为 3 小时
以这个标准计算,租一次直升机的飞行费用高达 15 万元人民币以上对普通农民来说相当于 5 年以上的净收入这差不多正好是那些执迷于自己造飞机的农民多年积累的花费,它可以在国外买一架超轻型飞机
法国设计师制设计的 cricri 超轻型飞机,只要 10 万元人民币
所以,中国就算有所谓飞行俱乐部,也和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一样,只是少数权贵内部交际的会所要想实现飞行梦,还得自己造飞机,而且最好是个农民因为只有农民才有造飞机的场地
并非只有中国农民自己动手设计制造飞机,尼日利亚 24 岁的穆巴拉克·阿卜杜拉希制造的飞机,颇有中国民间飞机的神韵,不同的是,这位黑人青年制造的直升机真的能飞
尼日利亚卡诺,24 岁的穆巴拉克·阿卜杜拉希与他造出的直升机
外国人怎么自己造飞机
西方人普遍比中国人有更好的动手能力,涉及到机械领域差距就更为明显毕竟中国人普遍接触机械设备比西方晚了半个世纪甚至更长但是,西方很少有自己造飞机的新闻
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自己动手造飞机的热情西方国家自己动手造飞机的人是中国的千百倍之多,只是他们大多不会自己设计飞机甚至是重新发明飞机,而是购买现成的套材或设计图
Lancair-IVP 自制飞机
战后西方宽松成熟的自制航空管理体制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有一般的手工技能和基本机械加工经验,就可以购买现成的套材自己组装成飞机今天美国仅注册的自制飞机就超过两万多架,它并不包括通常在中国会被归于飞机之列的伞翼飞行器
中国偶尔有人会制造出性能特别出色的飞机,其实是因为从国外买来现成套材组装的,所以很轻松就实现了飞行梦这在国外只是普通人的正常爱好,但在中国就成了会上电视的传奇故事
国外也有极少数人会像中国农民一样完全自行设计制造飞行器,但他们往往是为了创造航空纪录,譬如英国 90 多岁的老人肯恩·沃利斯从 1959 年以来共制造了 20 架旋翼机,都只是为了打破世界纪录,他原本就是空军中校,曾当过 007 替身
沃利斯和他自制的双旋翼飞行器
自制飞机创纪录的最著名例子,莫过于迪克·鲁坦和珍娜·耶格尔驾驶的旅行者号,这架自制飞机于 1986 年 12 月 14 日至 23 日完成了不着陆不加油环绕地球一圈的航空纪录,当时甚至上了中国的新闻联播
不着陆不加油环绕地球飞行中的旅行者自制飞机
自制飞机有时是为了探索航空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应用技术最典型的是 2008 年一次航展上,新西兰人格伦·马丁引起轰动的发明飞行背包
国外航空爱好者自己设计制造的飞行摩托
国外这类航空器的设计制造者,大都是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而他们的中国同行却大都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中国第一个造飞机的曹正书甚至还是文盲
必须承认,制造飞机的中国农民是非常有创造性天赋和动手能力的人像包心鱼丸机牛蒡专用收割机这类西方没有,但因当地需求而在现有机械上改装发明出来的设备,颇能显示出这个人群的创造力
然而,由于处于信息极度封闭的环境,当面对飞机潜艇机器人等需要专业知识的项目时,他们的才智往往被浪费在重复发明别人已有甚至做得更好的技术上
北京农民吴玉禄和他的机器人
100 多年前,莱特兄弟为获得德国航空先驱奥托·李林塔尔的经验,曾特意学习德语,而今天不少中国农民发明家,制造飞机的参考资料,仅仅是电视或杂志上飞机的照片他们的探索其实只是对简单常识一种代价高昂的学习
整体上极端业余的中国新闻媒体,则对此发出了错误的信号:他们和那些自称推翻了牛顿爱因斯坦,或者能预测地震的民间科学家一样,被当成科学探索精神来鼓励和肯定,使得倾家荡产造飞机机器人的农民和民科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