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人义(牧师)
温馨提示:由于Joe外出,每日读经会暂停一到两天,特此向所有家人致歉!所有的每日读经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者在约瑟的家首页查经++中阅读和收听
基督徒在祷告中常把神称为主为什么要这样称谓我们的神呢?这是因为我们信主之后,不仅知道我们因信而成为了神的儿女,而且,我们还自愿地在生命的关系以外,像其他所有基督的门徒一样,与主建立一种特定的工作关系,就是成为神的仆人
主就是主人的意思,我们称呼天父为主耶稣基督为主,实际上就是明确公开地在神与世人面前定位自我身份:我们是神和耶稣基督的仆人
那么,仆人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仆人,在现代社会是一个被混淆的观念
从香港来的康老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任职于军统,长年潜伏在日占区,九死一生;国民党从大陆撤退之后,他又带领游击部队活动在南部山区,最后因被围歼而逃到香港在香港他白手起家,办起了制衣工厂,很快发家制富,不愧为独胆英雄
我认识康先生的时候他已彻底破产,再加上年纪老迈,闲住在家我非常好奇,这么一个精明强悍的老牌高手,怎么会落到破产的困境?他轻描淡写地告诉了我这段故事原来他有一位跟随他多年的仆人,也是后来的管家,康先生非常信任他;就是这位当年的仆人,在他因故在海外居留的一段时间里,转移走了工厂里的大笔资财
现代的仆人,都在各自所在的地方有着大大小小的身份那么,我们当如何行才能成为主基督的仆人呢?
1
每个基督徒都是以神为主的仆人
基督徒成为神的仆人,是从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生命中领受的信仰传统,当亚伯拉罕接待天使的时候,就以神的仆人自居,所以,所有属神的人都称神为主,甘心情愿成为神的仆人;
仆人是我们在耶稣基督生命中的自然形态,因为主耶稣基督就是以仆人的身份来到世界,圣经上曾这样以神的名义指着耶稣基督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赛四二1) ,我们若在祂的生命里,也必然获得祂为仆人的身份
仆人也是主耶稣基督为每个愿意跟随祂的人提出的基本要求: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太二十25-27)
仆人也是主的门徒甘心情愿领受的身份和责任,所以,在圣经新约中,每个主的门徒都欣然称自己为耶稣基督的仆人,甚至是众人的仆人
2
仆人是什么样的人?
按理,自称为基督徒的人都应该是神的仆人,而现实中许多自称为仆人的基督徒却使我们对仆人的概念变得混淆不清我们看到,天主教的教皇也自称为天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的仆人,但他却过着帝王般的生活,在深宫内院接受众多人员的服待,他是否就是我们每个基督徒应该成为的仆人?
也有很多传道人和牧师接受了教会付出的薪金,按规章制度行使牧者的职权,他们是否就是我们所有基督徒要成为的神的仆人?很多基督徒只是在主日的时候才去教会,甚至不一定去教会,是否他们也可以被称为是神的仆人?
在现代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下,讲求人人平等,越來越淡化主人与仆人的概念,大家对仆人的定义也变得模糊不清;在基督教信仰的环境中,有多种不同自称为神的仆人的人,在基督徒的群体之中树立起不同的仆人榜样,更混淆了基督徒如何成为一个仆人的观念,至使在现代教会之中,谁都可以称自己为神的仆人,但我们却很难发现谁是真正的仆人
那幺仆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仆人是从古到今在人类社会中,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存在的一个最基本最底层的社会群体,他们或称为奴隶,或称为仆人,或称为雇员;因为所处的社会制度与环境的不同,主人与仆人的地位与身份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这种关系的改变在英文字词的变迁中表达得特別清楚:
在奴隶社会,主人是 lord,仆人是 slave因为土地和生活资源的所有权全部掌握在奴隶主手中,所以他们的关系体现为奴隶对奴隶主的归属关系,奴隶主对奴隶有绝对的使用与管理权,甚至生命的生死大权也掌握在主人的手中奴隶只有按主人的要求全然地摆上和投入才能获得主人喜悦,并由此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源
在封建社会,主人是 master,仆人是 servant 因为土地和生活资源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手中,所以他们与独立的农户的关系体现为仆人对主人的依附关系租借地主农田的佃戶因为对生活资料的依靠,自愿成为主人的仆人,听从主人的吩咐,为主人尽心尽力地工作,接受主人的管理,并以此获得所需要的生活来源
在现代社会,主人是 boss,仆人是 staff因为社会劳动资源的分配与劳动力的分工不同,主人与仆人之间是以法律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雇佣关系,劳动力被视为商品,雇佣双方以平等买卖为原则,自愿构成买与卖的关系雇佣双方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一旦其中任何一方认为彼此的关系不利于或损害了自身利益,可以在合约范围内随时解除和终止雇佣关系
圣经中基督徒以神和耶稣基督为主的主仆关系,是以人类社会的主仆关系为基础而建立的,到如今,当我们自称为神的仆人的时候,也会受到这三种不同的主仆关系的影响那么,这三种主仆关系之中,哪一种主仆关系更能体现我们与主的关系,成为我们的借鉴与参考?我们当以一个什么样的仆人形象来事奉我们的主,才更符合主的心意呢?
3
我们当在神的家中做什么样的仆人?
在旧约雅歌中预示我们和主基督关系的一段经文这么写道:我属我的良人,他也恋慕我(歌七10),毫无疑问,我们是归属于神的
1. 我们与主的关系是归属关系
· 我们被造而归属于神
创世纪一开始,通过神的创造就清楚地表明了宇宙万物,包括我们人类与神的关系,就是全然的归属关系申命记第十章十四节说:
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耶和华你的神
除了宇宙万物和其上的一切都属于神之外,以色列作为神特别的选民被分别出来,正如出埃及记十九章五节所记: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
基督徒更是在基督耶稣的生命中被拣选,用其宝血洗净,特别归属于神的一群人,正如彼得前书第二章九节所记: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2. 我们都是归属于主的仆人
在太25,主耶稣曾经用三个仆人来寓意天国,并从这三个仆人的比喻中,使我们全然明白主对属祂仆人的期待,以及因我们与祂的归属关系,祂最终要给予仆人的奖赏与惩罚忠心的仆人将得到主耶稣基督全权加倍的奖赏,而懒惰无用的仆人却被主夺去本属于他的一切最后在二十九和三十节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在黑暗处的哀哭切齿是主耶稣对仆人审判的结果,全权的主有权力对不忠于祂的仆人按祂自己的原则施行审判
3. 以保罗的生命为榜样的仆人模式
既然我们与主耶稣的关系是归属关系,那么我们也必然是归属于主人的仆人这种归属关系正与使徒们所处的奴隶制社会相吻合,所以,门徒们在主的恩召之中自动定位自己成为主的仆人的时候,必然以奴隶制的主仆关系为蓝本,并以更加忠实与虔诚的生命事奉天上的主我们可以从保罗以下有关自己生命的表述,来了解使徒们事奉主的心态和实际的生命作为
保罗所处的社会是奴隶制社会,当保罗把主耶稣基督为主的身份与地上的主人做比,并要求主內弟兄姊妹以惧怕战兢的心事奉地上的主人的時候,我们已全然了解,他在主基督面前的自我定位是奴隶一样的仆人,全然归属于救主他说:
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象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 (弗六5,6)
惧怕战兢一词非常能代表保罗对主耶稣的态度和心意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惧怕到战兢的程度,一定是因其超然的威严和审判的权柄;保罗因为知道自己归属于基督,生命的权柄全在基督的手中,因此,对主的态度充满了敬畏,不敢有些微的怠慢与轻视;对主的话语绝对顺从,不敢有丝毫偏差与疏忽;对主的一切绝对忠诚,不论主前主后都忠实不变;对主的交托单纯而诚实,知道只有诚实才能讨主喜悦
· 在做仆人的追求上,竭力讨主的喜悦
在现代社会环境之中,讨别人的欢心,甚至是在工作环境中讨老板的欢心,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失去自尊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捍卫人与人之间以尊严为体现的平等我可以以自己的工作和工作能力获得领导和老板的欣赏,没有必要再以其它的途径讨老板喜悦,老板和领导也不应该有类似企图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中,如果有人有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顾尊严地讨好领导和老板,就会被认为是拍马屁的苟且行为这种当前社会的风气和行为,也会反映到我们信仰的环境之中,我们要不要讨主的喜悦,为什么要讨主的喜悦呢?
基督徒如果用世上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自己与主的关系,便会随之失去自己在主耶稣生命中的地位和自己人生的方向我们与主的关系不是雇佣关系,不是依附关系,而是生命的归属关系,祂是我们生命的主,是我们生命永恒的归属,那么,祂的喜悦就是我的喜悦,祂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祂的十字架就是我的盼望而实际上,讨祂喜悦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更加喜悦,使祂满足是我们生命的所有盼望,背负祂的十字架是我们全部的荣耀!所以保罗说: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一10 )
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林后五9 )
· 在做仆人的地位中,勇于为主承担一切的责任与后果
在依附为条件的主仆关系中,主仆之间都是以利益为前题;树倒猴狲散,不存在至死忠心的问题;在一般的归属关系之中,也只以主仆都活着的时候为前提,主仆任何一方离世,这种归属关系也自然解除了而保罗与主建立的主仆关系,是耶稣基督升天之后,所以他与主之间的主仆关系是永恒的主仆关系,主在和主不在对他来说全然一样,或者说,主不在的时候更要忠实于主的托付,尽心尽力做完主交托的一切工,甘心情愿付代价,并为此承担一切的责任和后果也在所不辞保罗就是以这样的行动,记载了他在主的托付中的责任与因责任而付出的代价:
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林后十一23)
哥林多后书11:23:之后,记载了保罗为完成耶稣基督的福音事业所经受的部分苦难,作为一个好仆人,不仅要在主人成功和富足的时候,尽心尽力,分享主人的丰富与荣耀;更是在主人的逆境与艰难之中,依然不遗余力,分担苦难,至死忠心,因为他深深地知道,
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十四8)
· 最终,在仆人的生命中,得到主所预备给予我们的奖赏
有人曾经问,难道做仆人应该完全放下一切自己的意愿与追求,就不能完全没有一点私心?
说到私心,我们常常把它与自私混为一谈,自私这个词含有贬意成份,是完全不顾及别人的自私行为;而私心是 为私人利益打算的念头;它是针对公心而言的社会心理(百度百科),当私心影响到他人和公众的利益,违反社会与公众利益与愿望的时候就是自私
在基督徒的信仰中,因为有神存在,所以自私更包括违背神心意的自我追求,像亚当和夏娃,为了达到自己与神同等的目的,不顾神对他们因慈爱而给予的警言和戒命,偷吃禁果,他们也为他们在神面前的自私的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当私心不影响他人或公众的利益,或者私心合乎社会与公众利益与愿望的时候,应该是一种被鼓励与支持的个人意识,例如,年轻人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学,或找到更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等;而对于基督徒来说,如果人的私心正是为了成就神在他身上的心意,那么人的私心就是为了满足神心意的仆人之心
保罗作为主忠心的仆人,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私心既建立在神心意之中,又满足自己最高愿望与追在他的一生之中,他深深的相信主已有最美好的奖赏为祂忠心的仆人预备,这奖赏也正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与希望,所以他说: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2-14)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主的仆人,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仆人呢?还是您期待今后有一天再好好地做一回主的仆人?您如果相信自己已归属于主,您的仆人身份就此已经全然开始了,主对您的评价也已经在祂天国的记录之中了;除非您认为自己还沒有归属于主,那么,仔细留意敲门的声音,或者主正在您的门口敲门,祂已经等待您多时了!
更多阅读 芬乃伦:你所需要的不是被治愈,乃是被治死 你是神的儿女还是观光客? 我们都太忙了,以至于懒惰至死 私欲OR上帝,你顺服谁?阅读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