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2018
2018年第2期《收获》
3月12日出版,224页
双月刊
北纬40度
未能抵达终点的骑手
陈福民
一
关心中国地理和交通出行的人,大概会知道在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6”的这条路。当然,不知道也没关系。G6起点北京,终点拉萨,简称京藏高速。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沿途经过居庸关(八达岭)、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临河(现在叫巴彦淖尔市),等等,大致走一条直线。然后从临河这里几乎拐了一个直角弯沿黄河南下,经过磴口、乌海等地再向西,离开内蒙古进入宁夏境内。这个走向,正好是因黄河流向而形成的著名的河套地区。
看来非常巧合但并非巧合的是,从起点东经116°的北京到东经107°的临河,这条直线,刚好坐落在北纬40°41°这一条地理带上面。同样重要亦非巧合的是,这条直线,断断续续连缀着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战国赵北长城”。这里强调“北”的原因,是因为在“北长城”修筑之前,赵国在邯郸南面一线还曾修建过一条“南长城”——据《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不独这一处,其时,楚齐魏等国为了抵御其他诸侯国的侵扰,也都有筑“长城”的举动,这是另外的话题,此处姑置之不论。赵北长城的起点,专治长城研究的学者及考古学界普遍认为在张家口蔚县、怀安一带,而终点,则在临河西北的高阙塞,位于杭锦后旗和乌拉特后旗之间的偏西地带。
后来的事情我们会知道,北纬40°、长城,以及历史上与这一切有关的人和事,其实都关联到决定命运的伟大时刻。而对于我来说,有时很多事情得不到解释,就不得不去说冥冥之中。这些年来,我对G6非常着迷,从北京到临河的北纬40°上的这条直线,我自驾走了很多次,这条直线上的很多城市——定居点,以及这条线段左右两侧不甚知名的旗镇,我都停留甚至居住过。经常是去了便流连忘返,回来不久又想再去。每次沿着连绵的阴山山脉向西行驶或者停顿,心中充塞已久又无法释放的怀想如约而至。在那些感动或喟叹无处安放的时候摇下车窗,凉爽的风灌进来,挟带着初升朝晖或者苍茫落日掠过面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之类的句子就一遍遍地默念起来,必将会唤醒一个人内心深处不可救药的文学习惯。就这样经年累月,反反复复乐此不疲,竟使人忘却身在何处,也不去追究所欲何为。
现在想来,那些未明所以的西行,难道就是为了走近两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人吗?
二
是的,我将要说到赵武灵王了。
我们通过阅读历史知道很多故事,也认识了很多人,这是我们的观念养成并据以理解世界的主要知识来源。但无法想象也无法深究的是,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其实并不牢靠,甚至可能一直生活在由各种谬误构成的通说中。近年来坊间特别喜欢鹦鹉学舌胡适老师的一句话,“实在(即世界的客观性。而此语经常被讹传为“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笔者注)是一个很顺从的女孩子”,这其实是取了他此说玩世不恭的一面而略去了他的严肃性。历史在其被书写和传播中,确实是会欺骗人的,人的成长与认知也总要去经历并澄清一些东西。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赵武灵王。说到赵武灵王,用“雄才大略”去形容既不煽情也不过分,但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他从来没有排上重要位置。不用说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就连在群星璀璨的战国史上,他也算不得特别耀眼的角色。这与他的巨大成就相比很不匹配。至少,在普通读者那里,他远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就历史传播的角度说,他被人提起的机会相当有限。
凡有阅读战国史经历的读者,大略都能知道,数风流人物,顺手拈来即足堪震铄古今者,往往是另外一些人。譬如,显赫到但知其名不闻其主的“战国四公子”,千古绝唱“将相和”之廉颇蔺相如,“风萧萧兮易水寒”之西刺秦王的荆轲,以一言而轻生死重然诺的信义楷模侯赢朱亥,策划并演出“合纵连横”外交大戏、口吐莲花翻云覆雨的苏秦张仪,还有从未尝过败绩的战神武安君白起,以及“长平之战”的另一位主角——被锁定在只懂得“纸上谈兵”“空谈误国”耻辱柱上的青年将军赵括等等。与这些了不起的“明星”人物相比,赵武灵王显得有些寂寞。此情形与一场万众瞩目的体育比赛颇有类似之处:给观众留下最深最美印象的,往往是那些动作惊艳、帅气俊朗、人气飙高的巨星,他们引发惊叫、欢呼乃至痛苦的眼泪和激越情感,夺走众人的目光,而真正决定比赛走向甚至改变胜负结果的朴素人士,比赛结束后就默默退场了。这也不禁令人想到,历史的真实而沉重的分量,一般来说都敌不过经由修辞装饰后的文学故事的非凡魅惑力。譬如,在《三国演义》的历史观及人物形象面前,《三国志》不值一提,《隋唐演义》与《说岳全传》之类的故事,在民间传播层面基本取代了唐宋史。而赵武灵王同样不出意外,风头完全被“赵氏孤儿”夺去了。没有观众知道他是谁。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千年,在1903年突然发生了转变,而且转变得极具震撼性,有如一场颠覆性的逆袭。
这一年的年底,梁启超在他主编的《新民》上刊出了自己撰写的一篇文章,赫然醒目叫做《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看上去就像今天那些不折不扣的“标题党”文章,相当耸人听闻。这篇文章首次正面将赵武灵王从历史当中打捞出来推向公众,并且给予了前无古人的高度评价。文章题目带有梁任公为文论理一如既往的夸张感和绝对感,不仅越过尧舜禹直接“册封”赵武灵王为黄帝之后秦始皇之前“第一伟人”,而且在文章里面,梁任公动情地说,在秦皇汉武这类有为君主之上,能让我们真正感到自豪的,“惟赵武灵”。应该说这个评价简直是高得不得了,但如果以为事情已经到此结束那你就错了,梁任公是那种真正属于“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在秒杀了无数古人之后,他话锋一转,直抵欧洲列强,干脆将赵武灵王比之为俄国彼得大帝、德皇威廉二世一流的强力人物了。
历史跌跌撞撞,里出外进了两千多年,赵武灵王时来运转,总算等到了他的第一位知音,而这份迟到的哀荣是如此的意味深长。
【以下略。陈福民专栏“北纬40度”从第2期开始开设,全文刊载于2018年第2期《收获》】
评论家陈福民
生于河北承德。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文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供职至今。近年来关注网络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及二十世纪思想史与文学写作的内在关联。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主任。
收获微店
扫描二维码进入《收获》微店,在《收获》微店订阅和购买,微店负责发送
2018-2《收获》
2018年第2期《收获》目录
长篇连载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黄永玉)
候鸟的勇敢(迟子建)
柑橘(宋小词)
短篇小说
明暗关系(刘庆邦)
自传体小说
且在人间(余秀华)
北纬40度
未能抵达终点的骑手(陈福民)
沧海文心
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王尧)
兴隆公社
凋谢的兰(袁敏)
明亮的星
泰姬陵之泪(新续全诗)(欧阳江河)
2018《收获》长篇四卷
¥140
2018《收获》双月刊6本
¥150
2017《收获》双月刊6本
快递包邮¥90
2017《收获》长篇4卷
¥116
2017《收获》长篇冬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