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比钱更值钱的,是一个人的教养
日期:2018-03-04 作者:杨思远 阅读:

比钱更值钱的,是一个人的教养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山茗

  冯导家宴的视频,前些天在网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各路网友对此议论纷纷。其中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整个视频中,陈道明表现让人称赞,因为他从言行上表现出了对一个年轻女孩照顾周全,还算是表现得比较教养

  对于家宴一事,我们不做过多评论。关于网友口中的“教养”,倒是可是认真地谈一谈。

  生活中,我们都想跟有教养的人相处,因为跟有教养的人在一起不累,而且可以收获一段美好关系

  教养,是我们常常会提到的一个词,尤其在我们称赞一个人行为举止时候,我们会用“这个人很有教养”这样的话来表达称赞。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养呢?

  教养

  就是拥有体恤他人的能力

  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好些年前在媒体工作的时候,曾经采访过一个企业家,那是一位年过四十的女性,我们约在了她自己投资的一间混合型销售咖啡厅里见面。

  多年的创业经历,在这位女企业家的气质中留下了干练和雷厉风行特征,但是这气质中,没有肃杀之气,倒是有一种威而不怒的庄重亲和感。

  我很好奇她这种出色的气质是如何练就的,所以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就格外留心她的一系列言行举止,经过观察我发现,她威而不怒的气质,其实蕴含了很深的教养。

  比方说,她虽身为老板,但还是会为我们提供餐饮服务的每个服务员,都很礼貌地说“谢谢”;

  在带着我走动介绍公司的时候,她会对每一个相遇的员工点头微笑

  不过,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在我们的采访下午茶结束时,她让服务生把盘子收走,她端起碟子和刀叉递给服务员的时候,刀叉锋刃的一端,她特意调向了自己。

  由于她的这个动作和大多数我见过的企业家都不太一样,所以我好奇地问了她一句,为何这么做。她说:“他们是我的员工,但不是我的佣人,他们和我一样,希望能够被关怀、被尊重。”

  话语不长,但是我想,这句话道出了教养的核心我们常说的教养,本质上就是指一个人拥有体恤他人的能力。

  TA能够以共情的方式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并且出自内心的尊重,在行为举止上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关爱被尊重。

  共情,心理学上的名词,它大致的意思说:我能够以你的感受去感受,能够以你的理解去理解,我能够站在你的身后,以你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

  那些你平时与之相处特别舒服的人,一定都有一个柔软灵魂,他们会把刀叉朝向自己,在确保自己不受伤的提前下,更让他人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善意

  缺少教养的人,本质是缺乏存在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的大致内容,讲述的是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天里,一个外卖小哥因为天气原因,外卖送晚了,客户对此不依不饶,先是大声呵斥,然后是破口大骂,最后是把盒饭摔到地上。

  站在空旷走廊里的外卖小哥,尽力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还连声说对不起,但是这并没有平息客户的怒火。最后,在客户狠狠地关上自己的门之后,外卖小哥不得不弯身捡起被扔在地上的快餐,默默地离开

  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我当时内心其实很疼惜外卖小哥,与此同时,也觉得那个客户其实很没有教养。

  事实上,我们身边可能经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人:

  比方说喜欢无缘无故怒骂员工的领导

  喜欢在餐厅大声呵斥服务员的客人

  喜欢指责保洁阿姨的业主等等;

  对于这些人,我们可能常常会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这个人很没有教养。

  但是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没有教养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在本能上都需要存在感,所谓存在感,即是自我确认,确认我自己的存在,确认我自己很重要

  电影《幸福面包

  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即核心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通过与母亲的互动,获取了“我很重要”的反馈信息,那么这个人的自我存在感就会建立得比较完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在,在小时候就会被喂养得很丰满,那么TA长大之后,就不太需要通过外界的反馈,来确认自我的存在感。

  反之亦然。如果在小时候,比方说他很遗憾遇见了产后抑郁症的母亲,母亲由于自身情绪问题而对TA照顾不周,也没有其他人给予TA更好的照顾,那么这个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认为“我不重要”。

  这种不重要感是违反人的本能的,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本能需求,这个孩子在日后的几十年,都会拼命去弥补自己缺乏的存在感,而弥补的方式,就是不断去向外界索求。

  那些看上去很没教养的人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本质上就是通过贬低他人,来确认自己“我很重要”,确认自我的存在感。

  他们在大人外表下,实际上安装的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灵魂,需要被安抚、需要被喂养,需要被确信。

  教养和贫贱无关,和眼界有关

  电影《刺猬优雅

  提到教养,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认为,富裕家庭的孩子比穷困家里的孩子,更有教养一些。

  事实上,这很可能是一个刻板印象,教养和一个人的财富程度并非是正相关的关系,而是与一个人的认知、眼界紧密相连。

  电影《刺猬的优雅》就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勒妮,是一个54岁的中年寡妇,在一座豪华公寓做门卫。在这栋公寓的所有业主眼里,这个平时寡言少语的门卫,有点肥胖,有点沉默,无论怎么描述,可能都用不上“有教养”这个词。

  直到有一天,这栋公寓搬来一个新业主,日本人小津格郎,是一个非常富有男性,在他们的初次相逢中,小津就看透过勒妮微胖的外表,看到了她内在的教养和优雅,于是邀请她去家中赴宴。

  勒妮穿着朋友借的礼服忐忑地来到小津家,在整场晚宴中,他们友好地谈论着日本的文化经典的电影等各种信息,勒妮从最开始的局促,到最终表现出了得体自信而优雅。

  原来,这个门卫勒妮,在门房里面有一间隐藏的书房,里面有佛洛依德、有康德、有萨特,还有世界上最好看的经典电影。勒妮在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余,她平时的时间都是畅游在这广泛的精神世界

  所以,尽管她做着一份在外人看来并不高级的工作,但是她却没有因此而养成谄媚的气息;面对向她求助的小女孩,她也能够给予自己的关爱和耐心

  这透过表象体现出来的不卑不亢之感,就是勒妮所体现出来的教养,而这教养,正是她日渐阅读,广增学识结果

  曾经有网友提问:读书,对一个人到底有什么好处

  我想,尼采有句名言,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人的认知边界,就是他的世界尽头。

  读书,从本质上而言,能够帮人扩充自我的认知边界,提升思维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真正帮助自我实现改变。

  如果用更形象一点的方式来阐述这个道理,我想,可以用“井底之蛙”的故事:

  从前,有只蛙是在井底,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它以为世界就这么大,所以它觉得既然世界如此之小,那就躺在井底养尊处优好了,于是这只蛙就只能在井底无聊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这只蛙的后代不太满足井底的生活决定跳出井,于是它发现,原来天空很大很大,世界也很大很大,它去海边,去铁塔,去露营,还时不时给家人寄张明信片,它的世界从它看到天空的那一刻就彻底改变了。

  所以,真正的富有,不是你住多大的房子,或者每个月赚多钱,而是你精神的世界可以触达多远的边界。

  而你的世界究竟有多大,其实都可以通过你的一言一行所体现的教养中,窥见一二。

  ···

  作者:杨思远

  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悲观主义者。个人微信公众号:拉姐(ID:byjzlajie)。

  主播 | 山茗,主持人用心的朗读者。愿我的声音,可以伴你同行。微信公众号:山茗为你而读。

  今日话题

  亲爱的朋友,生活中哪些行为会让你觉得对方很有修养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点亮你的最高生命潜能7脉轮激活平衡

  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内在的能量系统,称为灵体。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三条经脉,七个能量中心(七脉),灵量。

  脉轮在人体上并不是一个实质的存在,而是一种全身气场的能量交会点,也是我们的体内的能量中心,又称气轮。

  2018年3月18日,张德芬空间特别邀请国际知名心灵导师德嘉老师,为大家解读“如何激活平衡7个脉轮:活出生命最高潜能”,通过课程在灵魂、意念、能量和身体多维度对学员进行疗愈和加持,从而激活每个人的生命潜能。

  【导师简介

  德嘉老师,国际知名心灵导师、疗愈大师作家音乐家,她对身心灵疗愈、心理学、占星学、哲学东西古老智慧、音乐等多个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实践经验;她的著作和培训系列跨及健康、关系、意念、财富、心灵等多方面;还发行了上百个冥想录音及音乐CD。

  【报名方式】

  1、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立即报名

  

  2、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比钱更值钱的,是一个人的教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