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过年,老少皆然。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餐桌,比深比浅叮当轻响的酒杯,拜年拜年恭喜发财的甜甜稚语,亮丽飘曳映衬笑脸的围脖,哪一样都叫人陶醉。我呢,最钟情的还是那节日里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都有的红红的对联。
腊月三十早饭后,人们就开始陆续地贴春联、贴门庆、贴福字了,于是,大门红了,厨房红了,稻仓红了,连猪圈、鸡栏也红了。接着,庭院红了,整过村庄都红了。灯光映红联,满是喜庆,倍感温馨,人与对联相对,那又是“人面红联相映红”了。这红啊,从人们的心里,从除夕夜出发,一直飘在春夏秋冬。大年初一起来,无论是雪映红联的静好,还是初阳照联的熠熠生辉,感觉到的都是喜庆与祥和;悠悠飘动的“门庆”,红色与金光齐飞,把节日的欢乐抖动。
枞阳曼公先生在为群众义务写春联
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是对联,只知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的。大约是四年级那年,父亲居然让我写对联了,我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父亲说:“字不好,可以慢慢练,关键是你要有写的勇气,总不能事事求人吧。”接着,他给我讲了个明朝解缙的故事,家贫无力上学的解缙居然在两幅红纸条上,分别画上了一根竹竿儿和一根钩儿算是对联。父亲告诉我,那叫“一根竹竿赶走穷气,一把金钩勾进财来”。当时,只知道父亲是要鼓励我去写,却并不知道他还有更深的用意。但也怪,我居然接受了这个“挑战”。对联写得很丑,父亲却笑了……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后,我开始年年为自己家写对联,什么“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什么“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什么“六合同春,百顺为福”,“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此外,就是一些从每年都有卖的《历书》的小册子上找来的。
应该没记错,1980年吧,父亲突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家贫只读半年私塾的他,自己要编对联了:“民风纯困难时来动邻里,政策好寒潮总会让春风。”再费点时间读下去就不觉得怪了。1980年,应该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年,政策归心,但好事也多磨。刚开始,犁呀、耙呀、水车呀,严重不足,耕牛更是奇缺,不过纯朴的村民是能够互助互借的。可天公不作美,这年秋天就遭到超强寒潮来袭,晚稻还未完成灌浆寒潮就到了,造成严重减产。我从高中读书的学校放假回家,家里正在脱粒,父亲指着体积看上去有一千多斤但瘪谷很多的稻子,痛心地说:“孩子,要不是寒潮,今年是有得吃了。”他沉思了一会又说:“不怕,庄稼不好一年。”这年写的对联是父亲有感而发。我把它写好贴在门上,居然引来了许多人的好奇与赞赏。
受到父亲的感染,我也给自己写了一次对联,不过,那一次是痛苦的。1981年,我高中毕业了,但高考落榜了,家中又遭遇了特殊困难,我选择了去打工。这在我看来是自强自立,可在有些人眼里却成了笑柄:“读了高中不也就如此吗?”他们有他们的理由,改革开放后,有人走出了家门,钱袋子确实鼓了起来。我一个高考制度改革后,村子里的第一个高中生,却如此落魄,心中满是不甘,于是写道:“浩空莫拒浮云过,山溪遇时潜龙吟。”现在想来,那时的小愤青,可笑也很有趣。
真的要感谢父亲,自从爱上了写对联,写字很差的我,毛笔字当然说不上好,但也不太丑了吧。于是,村子里让我代写春联的人也就多起来了。那些年,经济困难的、缺文化的也还不少。因而,每年除夕前两天,我的“中心工作”便是写对联。他们递过一支烟,不抽;他们红纸不够,我添加;墨汁也不劳他们费心;有想法让我代编一联,准能做到;他们谢了,我说,你们看得起我。看着他们笑呵呵地拿着对联,红艳艳地摆动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有一种“手有余香”的感觉,轻轻地说一声:“爽!”
枞阳曼公先生在为群众义务写春联
近些年呀,一直没写过对联了,别人也不来找了,因为满大街都是对联,手头有钱,何苦自寻麻烦。我也跟风了,买,多好看呀!买个几年又觉得不自在了,内容也太单一了,太没个性了,还有些是拼凑的,对得不工整的也不少,读起来就有一种别扭。心里的话别人在说,有一种被别人摆弄的感觉,对联好像只是春节时一个装饰的附庸了,甚至会有一种负疚感。
于是,今年又打算写对联了,我觉得那才是自己的心声。不仅如此,我还要借此来找一找墨汁在红纸上酣畅淋漓的感觉,找一找汉字在羊毫下生机盎然的感觉,找一找书写随心的感觉。
这不,对联有了。“政谋上善,神州尽是家园美 运思共同,天下喜飘中国红”;“鸡唱红日,天下喜看康庄道 犬欢华堂,一家好梦同心圆”;“扫描三万字,字字幸福密码 奋斗一八年,步步和谐声音”。我想,这是我自己说的,动起笔来,心头会漾起一阵暖意……如何对待春联,当然是见仁见智了。写对联,是保守,抑或坚守?印对联,是进步,抑或颓废?只能是谁的评说谁做主了。我还是选择动动笔吧。
除夕即将来临,红灿灿的对联,飘扬的“门庆”又让我心头美起来了,对联里的故事,在我心头漾起一阵阵温暖,我要让它不断地温暖下去……
作者简介陈明华,枞阳县白梅初中老师
长按二维码,关注文乡枞阳公众号
推荐阅读:
配乐朗诵|如果择一城终老,我愿在枞阳
文乡情怀|老布——那些年,农村纺纱、织布的事,你见过吗?
文乡情怀|在北京过年,枞阳美女亲手制作家乡年味!
文乡随谈|读《从前慢》有感
文乡诗苑|再拾芳华(组诗)
文乡情怀|雪在飞
文乡摄影|美哉,冰雪白云岩,青鸟、雪狐齐现身!
文乡情怀|乡村腊月年味浓
文乡美食|满城尽带黄金甲——项铺生腐是如何炼成的
文乡故事|写春联
文乡情怀|腊月至,欲还乡——枞阳的游子,回家过年啦!
文乡情怀|回忆过年
周末情怀|四季周末,绚美枞川(三十五)
乡愁何寄,情载文乡|首届年度美文评选,请您投票啦!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