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他把一份漫画书单做成了一间博物馆|真人选书 x anusman
日期:2018-01-23 作者:anusman 阅读:

他把一份漫画书单做成了一间博物馆|真人选书 x anusman

  我们实在太爱《门先生》了,看起来非常简单画面平淡故事背后似乎蕴藏着无限的可能。看这本漫画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门先生很像自己,也许这就是它感动你的地方

  因为喜欢《门先生》,就自然而然地想了解它的作者,想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爱看什么书。本期真人选书我们竟然真的请来了 anusman,为我们带来他的漫画书单!

  我看完这份书单后觉得非常神奇,就像去到了一间私人博物馆,展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一种特定的顺序陈列后,你会看到一个故事:什么是漫画?如何用漫画的方式看世界

  真人选书 x anusman

  anusman, 旅法漫画硕士(研究漫画分格)、漫画博士(还是研究漫画分格),同时也算是个艺术家、漫画作者和教书匠(美院和北影)。出版有《门先生》《le Caillou》《Kingdom of Rice》《anusman的无字漫画1&2》等漫画书。

  应未读邀稿,本是有两个选择,其一是把几月前出版的《门先生》一书再写写。其二便是推荐一份漫画书单。比起写《门先生》来,推荐些好书给大家还是更有用处的。这便是这份漫画书单的缘由

  书单中所选图书,大部分都是近三年出版的,它们均可以在网店或亚马逊等图书销售渠道购得,只是可能会慢些。推荐这些书的原因在于它们对漫画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拓展,或者说,它们的存在让很多不是漫画的内容,变成了漫画。

  前几日,胡晓江已有一次对漫画书的推荐《2017十大漫画》,其中有几本漫画我也认为甚好,只是为了避免重复,未加在其中。选书排名不分先后,此中有些书在常规意义上并不是漫画,但在根源上对漫画有影响和推动,故一并收入囊中。

  《Weakmessages create bad situation》

  今年好友旅行时给我了本书,结果意外地发现竟有同一本书,看来好书确是相通的,谁看都觉得好。

  这本书可以在任何时候阅读解闷,其中的深意或浅意,会根据你在不同时候的状态引申出很多东西。但最主要还是,它会让你很开心

  我总是把我认为可以扯进来的艺术都算作漫画,这本书也不例外,或者说 Shrigley 的书根本就是漫画。你能在他的书里读到他埋在里面的宝贝,书中图和文字配合的相当好(任何一本他的书都有此质量),我想这些看似日记的画,已经成为他生活中某种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些生活中与朋友玩笑,奇思怪想,都经由这些画被记录下来。有些时候,我被好的漫画感动,深深地体会到何为爱不释手

  《Paul Cox Design & Art》

  aul(我们当时对他的称呼)是我在安古兰学习为数不多的好老师。他身体力行教授我们,对我影响甚深。我尊重他,而尊重的方式便是按照他的做事方式去对待可以帮助到的人。我想他在教授我们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今年,日本出了他的新书,推荐 Paul 的书并非出自私心,如果这样我想是贬低了老师。与 Paul 相识是在他来之前,那时候我翻看过他的大厚本书《Cox Codex》(这本书可以在国图外文书阅览区看到),我被这本书惊到,一本全程皆结晶的书,可谓是厚重的宝石。

  书中收入了 Paul 基本上重要的作品,少了些详细步骤,但是在书中增加了艺术家的操作步骤图,看起来很亲切,也像是 Paul 的行为,这本书读起来像是一个老爷爷讲故事的感觉,我学着书中的方式,也再次在书中看到了过去曾经一起学习交流的老师,让人感动

  我想在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也能感受到 Paul 的温度。他确实是一位好先生。

  《それぞれの話(每个故事)》

  过去上大学的时候,我做过些藏书票,这种与书结缘的方式很是舒服比起给手机换个手机壳,贴个贴纸,给书做个藏书票要来得安静很多。现在人离书越来越远,但我想若是闲下来读读书,还是件美好事情。如果你觉得很难亲近,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小方法,便是给喜爱的书做一张藏书票。

  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一位爱书人为书做的藏书票漫画(暂且可以这么说),我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尽管它们看起来都是不一样题材的,但总有某些东西是暗通的。而那些东西便是你的内心

  这本书的结构便是属于此,作者的藏书中的每一本,都有一个属于它的小藏书票,它们就如同藏在书衣里面的情节而一个书架的书被按照某种关联串在一起之后,便成了这本书的内容。

  书架正如一个书的世界,这里面有的书介绍了做菜的厨房,有的介绍马戏团的表演,有的介绍海洋的贝壳动物园,能生活在一个这样的世界里真是件极美的事情。(另外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智海的《梦的书》系列,同样是介绍书,出发点不同,但都是以书衣开始,一个把对内容的想象含在里面,一个把想象折在书衣下。

  图三便是图二中马戏团书衣打开的样子

  《Nancy complete》(两册)

  这套2012年重新集结的 Nancy,分上下两册,红色本是1943-1945年,黄色本是1946-1948年。由美国著名画家 Bill Griffith 与 Daniel Clowes 作序。两册加起来大约有1300多个故事,可谓性价比超高的书。

  在美国的老漫画中,我最爱的就是 Ernie Bushmiler 的 Nancy 系列。其中原因很多,但最有趣的一点是你可以在其中发现很多像极了当代艺术的段落那些为了主题服务的道具,若是真的做出来,便全然于艺术史中的那些作品无异。但我想 Ernie 的初衷并非如此读老漫画的有趣之处便在于你可以找到很多沉淀下来的东西,也能从中得到与自己很近的东西。

  我想若是 Ernie 生活在这个时代转了行做艺术,也一定是位很有趣的艺术家罢。

  横屏观看

  are you ready?

  横屏结束 : )

  《Street View(5837)》

  推荐这本书实属偶然,这种偶然是说,我只买到了他的这本书。

  事实上,在之前我看到过他不少书,每次总是在最后放弃

  平山的书有个特点,便是翻完总觉得什么都没看似得。某些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个漫画家的画或故事而忍不住地想收一本他的书。有的时候被漫画家的叙事结构吸引,但平山的书,似乎都与这些无关,东西就在那里,他很直白的告诉你,并无多言。故事也几乎不成故事。另外,也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结构。

  那我为什么会觉得它好呢,原因也正是上面所说的所有被认为该有的东西,他都没有。而也可以成立。我时常怀疑现今对漫画的理解,尽管我时常在阅读时避免掉入作者设置的沟里,或舒适区中,但难免有些不易识别的东西还是会让自己慢慢落入圈套。这非常让人懊恼。

  但平山给了我一个安全距离,物体和故事并没有针对任何人,似乎只是个人记录,有些时候我在想,平山或者也记不起某些图在当时记录时的感受(但幸好他们是连在一起的,它提供了一种简化图像的权利,让图像变得自由)。

  而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读者来说,我在其中寻到我类似经历,但也仅仅是如此,类似记忆中那些浮在脑中的无意义内容。

  《TAÏHO》

  这本书是 3 F P J 出版社联合四位艺术家,在巴黎 Art Factory 画廊展览的纸质版画册(或者说成是图录更好些)。书中所收录的作品历时两年时间,有大约350幅。

  但这本书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画册,而更像是漫画书。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可能是这次推荐的所有书中最为纯粹的漫画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在这本小册子里找到了自己一直关注漫画的原因。有些时候我听到一些人提及 “艺术漫画” 这样一个词汇,当然每个人的所指不同,但这个词汇提示我们注意到,有一些似漫画的艺术书,或者似艺术作品的漫画书,它们总是跨在这两者之间,如同秤杆,我们所知所见,决定了艺术漫画这个词汇到底指的是那些书,很喜欢这样一种中间值,或者忽左忽右的感觉,它让我相信自己判断:漫画的概念一直在变化。一旦我们停止这种寻找,我们便确定了,这个忽左忽右的词汇就会分开,成为两个词汇:艺术和漫画,这样也就把路堵死了。

  此外,书中的所有图均可在网上看到(https://3fpj.tumblr.com)。但它与书中的图是不同的,书中通过颜色的变化,裁剪,缩小放大,变向等参与到了图像群中,锁定了图像的某些相似性。

  《310,310》

  这是一本瑞典的漫画书,讲述一位考古学的学生探寻事物意义的故事。在书的封底的一段话的最后一句,我们要从周身的一切开始学习,而不止停留在过去与未来观念中,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理解自己,并开始解决更多的问题我觉得这句话如果安置在漫画中也非常合适,并且有趣的是,作者用了一种非常好的表述方式:图解来做这本书,可以说画面与故事在某种程度上说的是一件事情。

  在我看来,以漫画的概念去看待事物的学习方法,要好于一切其他学习漫画的方法,这其中最大的难点便在于你是否可以将一切都理解为漫画。

  《Fearless Colors》

  第一次看 Samplerman 时便被其惊到,这位神秘的艺术家用老漫画的内容,通过剪贴的方式去制造自己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甄别图像的可读部分,作者利用了镜面,使得图像像是在万花筒中所见。

  在漫画的分镜呈现中,有这样一种概念,即作者欲表达某个对象,呈现给我们所视指区域(即分镜),只是作者在选取表述对象时觉得最为合适的角度按照这样的观点若我们把所视区域理解为立方体的一个表面,那么剩余五个表面,便是作者有意隐藏但是存在的部分。Samplerman 的做法与此相似,这种万花筒的呈现,或者从原始漫画中剥离出的人物或道具,旨在让我们在阅读中,通晓其余的五个面,以达到整体的建构。

  在某种程度上,漫画确实是一个多维物体,一方面如上文所示,漫画是表现为单面的多向阅读体,另一方面,由于其连续性,在时间上又建构了一重维度。所以,我总是猜想,之后的漫画是否会完全变为现实,或者说某种故事式的现实。

  双击图片放大后观看

  结语:

  以上共八本书,通观下来,您会发现它们均针对现今漫画自身的概念在做提问,如:故事、角色、分格、连续性,等等。我们应该时常提醒自己,漫画的概念不是在一个特定时间被某个人所定义的,它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相似点的归结。这样的话,既是说,其依旧会延续,这些相似点也将被考验,或许某一日,其中的某点便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为大同的相似点。

  所以,我们不该被现在漫画的概念所圈定,要尽自己之力(很多时候,一个新发现是出自于门外汉的)去发现漫画之可能性,探寻漫画究竟为何物,这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

  点击 “阅读原文”,购买《门先生》!

  往期回顾

  编辑=Aphasia

  投稿/合作  unreadsky@163.com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他把一份漫画书单做成了一间博物馆|真人选书 x anusman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