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又到圣诞
日期:2017-12-25 作者:妈妈咪呀 阅读:

又到圣诞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335 篇文章

  题图:电影真爱至上》剧照。

  作者妈妈咪呀,充满了工科女性之机械美。简单、坦承、无所畏惧,还标配马甲线加三个娃。

  一诺写在前面:

  今天圣诞节。我不是信徒,但是特别喜欢这个节日,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们“做梦”的节日。和孩子们一起给圣诞老人写信,一起做给圣诞老人吃的姜饼人,早上发现圣诞老人留下礼物时的尖叫,生活在梦里多好。祝大家圣诞快乐

  正文:

  从2004年初次踏入英国,到今年的平安夜,我在英国已经呆了十三年了。这次的圣诞,印象中却只是我第三个在英国度过的圣诞节。

  奇怪的是,平实粗线条的我,今年圣诞居然开始有了思乡的感觉了。就像在国内临近过农历年的前夕,总会想对全年有个好好的总结,对来年抱着更大的期望。 对于西方人来说,每到圣诞佳节,没成家的人都会回到父母的家里,见父母、见兄弟姐妹、见发小;成家的人,不是在新家里二人世界,你侬我侬,就是要费尽心思孩子准备丰富的,值得怀念的圣诞大餐,圣诞礼物。

  我也不能免俗,既然今年是在苏格兰的爱丁堡过圣诞,那该为孩子办的就绝对不能少。但看着家里的圣诞树,思绪却回到了我在英国度过的第一个圣诞节。

  我来的第一年,因为听说英国圣诞特别的冷清,估计这也是对外国人而言的冷清,商场都关门,街上也没有人,类似国内大年初一的景象。一家人都会聚在家里从早吃到晚。 所以学校一放假,我就回国了。直到生完老大,考虑到老大在圣诞节只有三个月,而我博士生活也刚过第一年的评估,没有回国的打算。

  听其它一些留守的留学生说12月25日超市都会关门,所以24日会有大减价。我们当时的一家三口推着婴儿车就去了剑桥市中心我唯一能走路到的大超市。虽然说是大超市,规模也就类似深圳大部分住宅标配的华万家超市那么大吧,绝对赶不上沃尔玛、乐购的规模。

  在超市里面挤满了像我们家这种欢天喜地的,因为没有车,去不了市郊的大超市的穷苦学生,当然,这里面应该也可能混杂了一部分长相偏小的博士后。总之,能满足住在剑桥市内的,与大学无关的,并且没有车的这三个条件的人并不多。

  剑桥市区的租金不便宜,没什么必要一定住在市区的人,一般会选择住在郊区,不会来这个超市。而来这个超市的,除了类似我家情况的属于海外留学生、初级研究员、访问学者,可能就是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了。

  而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在这时候,大概都在争分夺秒的准备再卖一份The Big Issue(这是英国的一份帮助生活困难的人所推出的杂志,八卦杂志跟小报在英国非常的流行,每份杂志会以£1.25英镑,约等于11元人民币,卖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然后他们再用£2.5英镑,约等于22元人民币卖给希望帮助他们的人)。

  超市内外都荡漾着一片欢腾,热烈的景象,因为吃的生鲜类特别的便宜,而我们三个特别庆幸带了三个月大的孩子来抢购,因为她睡的婴儿车底下有一个大筐,可以把采购回来的圣诞减价物品都装进去。从那个超市走回宿舍,可是要走上半个多小时的。徒手提那么多东西还是挺重的。

  这就是当年我带着老大去采购的婴儿车,照片是在牛顿被苹果砸出大发现的苹果树结出的果子前拍的。(当时的我可真是素颜,怎么看都不像孩子的妈啊!)

  第二次在英国度过的圣诞节是因为四年之后生老三,那时老三刚刚一个多月,准前夫(已经分居,正等着呆够英国法律归定的日期,就可以一拍两散了)也刚刚开始他的一份大学教书的工作,我也把博士答辩后的终稿交给了学校,应该算是全家最没有压力一段时间

  准前夫的父母来英国看看孩子,也顺便看孙子。我们从伦敦把二老接上之后,一家7口,挤在一辆5座车里面。准备在距离我们当时的家,法尔茅斯的路程一半的地方,也就是布里斯托过圣诞。布里斯托是英国西南面最大的城市了,而法尔茅斯类似于英国的天涯海角,那里除了民风淳朴,有很多花园,其它什么都没有,所以当年二战临近结束,诺曼底登陆的大部队,就是从那个地方悄悄出发的。因为在这之前的许多年间,此地长期因为隐秘的海湾以及彪悍的民风,盛产海盗。

  而这时候,我们一家人除了考到了英国驾照,还从超市抢购升级成了12月26日的节礼日(Boxing Day)抢购了。而战场也从剑桥小城的超市变成了布里斯托的大商场。具体买了什么,我已经没有印象了,但我们在商场,拍了一张促销的全家福。

  照片中,老二因为买玩具而眼泪未干,而老三伴随着老二的哭声,进入了半催眠状态眼睛半睁半闭的 ,只有老大,在这张全家福里面摆出了国人拍照必有的剪刀手。我与前夫,不知道是因为坐在第一排的原因,还是因为三个小孩,忙不过来,当然,更有可能是自身没长匀称的问题,头被拍得不合时宜的大,就像两个巨大的人型黄豆芽,这种状况,直到后来前夫发福,身材比例才得以恢复;而我,可能因为终于读完了漫长的博士,头逐渐变小了。前夫父母,更是因为舟车劳顿,一脸的生无可恋。

  可惜,这张相片留在了准前夫家里,现在也已经找不到了。现在想来,这张照片就像我们后来的家庭走向一样

  我奉劝各位生完二胎还准备奔三胎的家庭,一定要三思,因为孩子一多,父母就头大,而对于爷爷奶奶辈来说,更是一脸的无奈,这么大年纪了,还有帮着带孙子辈。参与到吼孩子做作业的妈妈团,爸爸团中间去。还好,我生的老二很乖,不用长辈用身体健康跟她去搏斗,但也一定没少费心思。

  任何景点,包括圣诞老人家里,也不免俗的喜欢放出来到访名人的相片。

  回想起来,我还是很重视圣诞节的,只是比较少选择在英国过,14年底,我们还专门带孩子来了圣诞老人在芬兰的故乡,去圣诞老人的家里参观了一下。谁知参观完,孩子们就说,这些都是假的,这个景点要不是我因为花巨资订了酒店,在车里面不得不一个劲暗示孩子,这里太美了,估计我心里想法也一样。他们去了之后就再也不相信圣诞老人了。看来,很多事情,不知道真相的时候,反而更美。

  这张相片是在芬兰,准备见圣诞老人之前拍的。

  转眼就到了2017年的年末,这是我第三次在英国过圣诞,也是老大在英国度过的第三个圣诞,也是老三的第二个圣诞。但是老二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了,她只在布里斯托跟我们一起过过一个圣诞,现在她回中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我两个月回中国一次,才能见她一面,而她和姐姐弟弟,已经8个多月没有再见过面了。

  有时候,我会走到家里的照片墙上,看看她的相片,就像她只是去学校上课,一会儿就该回来了一样。老大也不再主动提起老二了,因为一提老二,老三就会哭。昨天带老三去医院看病,护士礼节性问了老三家里有没有兄弟姐妹,是不是跟他读同一所学校,老三的眼睛就红了,告诉护士,他们不在同一所学校了。

  虽然他们两个口头上已经不再相信圣诞老人,但却依旧对圣诞有着很大的期盼,问我会送他们什么礼物,其实我今年什么都没有买,对于购物,我也已经没有兴趣了,更不需要在这种24日超市大减价或者26日商场大减价的时候来平衡一下我的荷尔蒙了。

  我只想好好的睡上几天。但我知道,连续好好睡一大觉都是奢望。最近网上连续流传冯唐老师提到的中年油腻男的生活囧态,还有很多公众号告诫广大妇女不能嫌弃那个赚钱给你花,你还要他帅成吴亦凡的孩子他爹。因为作为爸爸,他们是坚韧、隐忍的。感觉好像只要他们赚钱养家了,对家里就可以不闻不问了,其实有多少类似于我的中年妇女也要养家啊,而更多的全职妈妈,不也就是变相的无薪保姆么。

  但中年油腻男也好,发福妇女也好,不同之处可能就在于,许多男人牙齿被打掉了,吞到肚子里继续迎难而上了,而对于女人来说,我们在牙齿被打掉之前,已经跟闺蜜们吐过槽了。那接下来就接着笑看人生吧,即便生活可能已经一团糟了,但我要让上面的父母知道,我还没被打趴下,要让下面的孩子知道,妈妈永远会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带给他们一片光明。

  所以我昨天就带走孩子们,开着7座车,虽然现在只有四个人坐在里面了,去圣诞市场走走,把冬至、平安夜、圣诞节加上新年当成一个连续的庆典,可以不买买买,但不能忘了吃吃吃。

  因为除了孩子,这也是我爸爸来英国跟我度过的第一个圣诞,去年爸爸圣诞来了,我给他报了个欧洲旅游团,他去欧洲大陆感受那里的过节气氛了,所以他并不知道英国家里的圣诞该怎么过。可能,作为一个男的,他也没有我这种过节综合症,我更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跟别人提起他在英国跟我和孩子过的圣诞节,估计有的话,也是,这里真冷清啊。

  但如果,我能在老的和小的心里,留下什么记忆的话,我希望,这会是一个有温度的节日,至少哦,是充满美食,热气腾腾回忆

  姥爷跟孩子们在爱丁堡的圣诞市场上玩机动游戏

  写完这一段,我随手点开了朋友圈,发现国内的朋友还在发工作贴呢,我心想“去你的节日综合症,我要是不好好工作,光把自己给感到哭了,过几年就到我上街去卖杂志了。回忆不错,但是要适度,在现在这个环境下,连伤冬悲秋都是要资本的。” 无论圣诞老人是真是假,都不应该妨碍我们抱着希望,认真过好每一天愿望。

  祝各位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2017年末,圣诞节怎么能少了跟圣诞树的合影!我带着孩子们在波兰华沙的皇宫。

  关于圣诞,你有什么故事/想说的话,想分享在这里吗?来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推荐阅读

  在糟糕的世界里,做一个自由的人

  找一个宠你的不如找一个挺你的

  那些对生活的冷漠和热情

  第一次婚,没白离

  选择坚强因为爱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点击菜单或发送 m 至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诺言」,一诺把看到的世界讲给你听。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又到圣诞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