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浪游记》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2-06-09 09: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浪游记》读后感100字

  《浪游记》是一本由王恺 / 韩松落 / 尼佬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游记》读后感(一):清澈的心

  喜欢并关注韩松落老师差不多快二十年了,从他在《燕赵都市报》的专栏开始。后来发现他出了书,于是欣喜的买了《我们的她们》。应该是个深秋的晚上,趴在床上,打开台灯,一口气将书读完。自此,韩老师每出一本书我必然是要买,要读的。这次韩老师的《浪游记》形式很新颖,是和王恺还有尼佬老师共同书写的。“自在,乡愁,尘间,味道,温度,遇见,阅世”,七个篇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景故事。细细读完,仍是最爱韩老师的文字,应该是最爱韩老师那颗清澈的心吧。“我已见证过一片草原、一个节日、一场表演、一个人最美的时刻,见证过、铭记过、追念过,美,就花满归途,不再是虚妄,亦不再是空幻。”

  《浪游记》读后感(二):一路看风景,看到自己

  高中的教室墙壁上贴有中国地图,高二的有一天,我站在地图前指着福建省板块跟同桌说:“等我高考毕业了,我就要去这里流浪。”说得信誓旦旦的,果然越是信誓旦旦的东西,越不会实现。上了大学,父母一次性给足了一个学期的学费,我抠出五百块,坐火车从广州去佛山,去肇庆,没有目的,就走啊走,但是那种心情是不一样,那是一种旅游的心情——每走一步,都是遇见。遇见自己,遇见别人。看《浪游记》,看韩松落老师写的霞光,在教室里看到绚丽的霞光,我看到的是高中时那个站在地图前的下午。跟随着韩老师和王恺老师和尼佬老师的脚步去看他们看过的风景,也回头望到了自己看过的风景。真好。

  好喜欢这本书,我们一路看风景,看到自己。

  《浪游记》读后感(三):这是我心中——生命的,旅行者的道路

  读完了一本在这个五月刚刚上市的新书《浪游记》。收到的时候不由欣赏起制作的精良来,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过装帧这么舒服的书——180°大开页,字号间距的排版、印刷、纸张都恰到好处,风格鲜明的插画,当然还有由三个作者共同书写的层次丰富的内容。这是一本由内而外都透露着流畅或者说传达着某种“静观”的小书,如果足够静下心来,在一个充沛的午后到不知不觉的夜深之间就可以行云流水的读完。 这是一本“旅游类”书籍,但又不完全是。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之一王恺说,“这本书很有伪装性,像是市场上的某种旅行读本,但其实,就算是旅行读本也是其中异类...即使在疫情尚未结束的今日,但真的,没有一本,像我们一样,哀伤而真诚,几乎算是一本献给山川河流的情诗了。” 这里面有中国西部的「自在」,宜昌兰州的「乡愁」,关于地震和滇缅边境的「尘间」扬土,摩洛哥和嵊州关于「味道」的漂流,在老挝和波斯火山与异世界的人之间弥留的「温度」,也有韩松落在甘南和一个繁花一样的女人、尼佬和他的拉达克及向导“伊雪”之间的「遇见」,经年累月之间,旅人仍旧在尼泊尔和印度的朝圣之路上热忱而宽容的继续「阅世」。最后的最后,这时候有人轻轻的喟叹那么一句《没有一次旅行不是回到故乡》。 这几个部分便是这本书的内容。大大小小的世界,触目的,温情的,贫瘠的,神圣的,新近敞开的,古老远去的,彼此交织。 关于故事中的作者,如果拿到书就读了前面李修文老师作的序,接下来对作者们的印象就会得到一一映照。敬天惜人的韩松落,也许身上也住着一个屈原的王恺,穿林过河赴宴报信的尼佬。 尼佬是我先前就熟悉的作者,去年我们在盛夏雨水绵绵的迪庆州哈巴雪山一起在山中徒步采菌。 尼佬的文字就像他给人的感觉一样,常常有一种清醒自持,是辽阔的世界主义,是棱角分明的佤族面容下“全无分别”的慈悲心。 看过有人说,尼佬的文字比较直男,情的部分相对较少。但在我看来,他恰恰是这个世界忠诚的记录者和谦逊的感受者。在他与世界相对的过程中你几乎看不到那些偏执的自我投射和矫情的人类自恋。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聒噪浮夸的时代,我看到那么那么多的人看遍世界最终在全世界只看到自己,每个人都恨不得把自己批量生产不断翻新包装。尼佬的这种显得直男式的直接与诚实或许难免格格不入但它弥足珍贵。 也许正因为懂得“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也”,所以慷慨坦荡的面向这造物者的无尽宝藏,我和你们共同享受就好了。 所以,凝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像王恺那样的屏目凝神也有韩松落的含情脉脉,更有尼佬那种宽阔与缄默。这些作者会给你不同的观照。 犹记得我十七八岁的时候说,“走在这世界上千千万万的道路上是为了找到自己的路”,后来我明白了,有的人本身就是一条道路,或者走着走着自己真的成了路。 这样的路,不是一条花团锦簇供人观赏的景观道路,而是一条只为世界之真善美蔓延只让自己的灵魂在此在跋涉与休憩之路。 我很喜欢一个日本画家东山魁夷,他有一副画作《一条路》:p9。 “人生的旅途会有许多歧路,与其说是我自己的意志在驱使,莫如说是一种更加巨大的外在力量驱动着我…这条路,既不是明朗的骄阳普照的路,也不是笼罩着凄惨的暗淡阴影的路,而是一条在清晨微明中,平静安详地呼吸着的、坦荡的、自由自在的路。”——东山魁夷。 这是我心中——生命的,旅行者的道路。

  东山魁夷《一条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浪游记》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