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世界是黎明前的黑暗,那么,“她”是指引我的那道光。
——题记
生活虽曲曲折折,好在柳暗花明。工作亦如是。在这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生活和工作中,有这样一个人打破了平静生活的涟漪。
初次见面,是在一场讲座中,她和其他的主讲老师不同:她善于听取大家的想法,她会自然而然地走近你,你的眼神会不自觉地随着她的移动而移动。因为她总能用温柔的话语提出犀利的问题,让人无法忽视。
散步散出来的“吸引”
每天中午吃过饭会去操场散散步,消消食。这时候她做为了我的步友出现在操场上。她会分享自己之前的人生经历,听她讲完之后,我是很佩服的态度,因为一位老师做到如此境遇,真的很用心,很用心在思考,很用心在实践。这位前辈身上有着无穷的智慧,生活处处皆学问,所以教学中与孩子的相处也是一门离不开生活的学问。
教研教出来的“魔法”
去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磨课《鸟的天堂》。起初我有一丝侥幸,心想,或许最后上公开课的人不是我呢!故此,一直是得过且过的心理,其他老师主动试过俩三节课后,我的课程才刚刚起步。当我悄无声息的试完第一节课后,她给了我一记警醒的“耳光”。
新教师在新教师的班级试课是大忌,不喊上其他前辈去听课是无知,是乱干、蛮干!当时的我,半是惶恐、半是诧异。亦有茅塞顿开之感。惶恐自己做错了事情,诧异试课的注意事项,更是恍然大悟,我的身边有这么优秀的人,我总是告诫学生“不懂就要问”,殊不知,到了自己身上,这句话同样需要!
话至此处,回忆曾经的自己是如此的无知。
而后,是她督促着我手把手的教我该如何结构课堂、如何提问问题、怎样创新思路。《鸟的天堂》课中看视频仿写的思路就是她给的灵感,我很感谢她的包容与严厉。等到那节公开课结束之后,我是书还是课堂内容,她都一直在鼓励我、夸奖我。
关心关出来的“决心”
亦师亦友,她从不缺乏对我们的关心,从教学管理到家长里短。只要我们求助,她总会给出中肯的意见或建议;她也从不吝啬对我们的鞭策,写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会在自己想起来以后就催着我们写博,教着我们、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中可取之材有许多,需要思维的联系。小鞭子时常抽着,以至于我们没有掉队。
何其有幸,能在工作中遇到这位可爱的人,感恩生命中的遇见,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爱生活,爱工作,爱这人世间。眼之所见,心之所向。正如歌词:“黎明的那道光,会冲破黑暗”所说。因为指引,我会冲破环绕在身边的黑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