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理的,晚上住酒店的时候,发现没带牙膏,于是就去旁边的小超市买。这是个标价签都没有的超市,选了半天,选了一支云南白药牙膏。
但是付钱的时候我愣住了,45块!我问老板有没有搞错,有这么贵吗?老板说没错,已经好几年了,一直都是这个价。
这和我印象中的价格出入确实是有点大,以前我有客户就是云南白药牙膏的经销商,经常和他一起去超市,他们的零售价记得最贵最大的好像也就38左右,我买这个也不是最大的,也才120克的而已!
等下次去超市,我要看看是不是这款真的有这么贵,是不是被小超市的老板坑了!
……
出行在外,总免不了会有打车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车我都会优先找网约车,估计是出租车一是经常打不到,等不了,不像网约车那样你能知道大概离你还有多远,整个行程需要多久,二是对车站的出租车的漫天要价心生反感,所以越来越不愿打出租车吧!至少,网约车平台也算“明码标价了!”
前几天又“约”了一次,司机是个年轻小伙,车上就聊了起来,我问平台抽成是多少,他说:“应该是35%。”
我说:“记得以前是25%吧?”
他说:“你看啊,你这个单子,到我手上的是13块多一点,你那边是多少?”
我说:“我这边是18块多,似乎真有这么高呢?”(后来我算了一下,大概在28%
左右)。
其实我一直觉得,网约车平台、外卖平台抽成都高得有点离谱,你搭建平台,前期投入是比较大,像某滴当初砸几十亿补贴,确实大手笔。但是做生意都有一个盈利周期,砸完钱就想立马收回成本,然后就去压榨用户,按照28%的毛利率,估计现在很多实体经济都做不到吧?特别像外卖,商家有28%的毛利吗?
出工出力的拼死拼活的干,赚不到钱,一群玩资本运作赚得盆满钵满,再这么玩下去,实体经济真要被这帮龟儿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