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一)
日期:2022-01-04 20:23:47 作者:谢改成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一)

  前文我通过早晨喝一碗配方饮料,引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具备的条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模式设想。下面我将依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具备的条件,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设想的可行性。

  (一)有一个具备融合特质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主体——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一无二的超大民族,占地球村人数最多,文化文明源远流长,能融合、有包容的特质。她无与伦比的体量、海纳百川的胸怀、博大精深的文化,稀释融合的能力等,完全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求的条件。

  中华民族占世界总人口最多且分布广,意味着主体的融合容量大和区域广。

  中华民族的文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民族融合工具。汉字连绵不绝地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典籍之多,内容丰富,在世界文字史上绝无仅有。汉字有顽强的生命力,世界很多民族文字随着历史的发展或消亡或变异,唯有汉语文字经久不衰,影响巨大,尤其对对东亚国家文字影响,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文字文化都由汉语文字演化而成。

  中华民族强大的融合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从秦朝灭六国天下归一,到北魏鲜卑族穿汉服,说汉话;从大唐盛世万国朝圣,到蒙、满族入主中原,横跨亚欧;从列强入侵,民族危亡,到新中国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无论兴衰有缘怎么变,唯我中华优秀文化根脉亘古至今时刻在跳动,持续不断地释放无穷无尽的融合能量。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发展,疆域的扩大,都是“民族融合的圣水”在发挥作用,她时而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时而如高峡瀑布,激荡长河奔流。

  中华民族“多元通和”文化炫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光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多元通和”不是多元排斥,相互对抗、内耗,而是允许多种文化信仰理念共存,相互吸收借鉴,相通互补,最后融合成新的思想和行为。“多元通和” 文化根植于中华上古文明的“综合创新、变通、中和”传统,表现出和而不同、斗而不破,共生共荣、互渗互鉴、聚同化异的融合过程。

  (二)有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华大地,秉承着中华民族“多元通和”的优秀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为人民谋利益和为人民服的初心使命,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带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挺起腰杆站起来,扬眉吐气富起来,昂首阔步强起来。这样增强和凝聚了中国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激发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制度、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有力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理论、人力资源、机制道路保障。

  (三)中国政府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吸收外来文明精华,忠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四个自信”,探索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统总结出思想治理体系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表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如2020年湖北、武汉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党中央统一部署、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到半月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不到三个月全面控制了疫情,为世界争得宝贵防疫时间,贡献出了中国防疫阻击战经验,得到了世卫组织的高度赞誉。在全球疫情肆虐,经济下滑的2020年和2021年,唯我中华日月昭昭,国泰民安!

  (四)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中国具备了领导世界的硬实力。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排行第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工业上,具有世界最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基础建设,被世界称为“基建狂魔”,创造无数建设奇迹,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珠港澳大桥等;高新技术,5G电子通信技术、量子技术领先世界,还有“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号称中国新“四大发明;军事上,有领先世界的激光武器、电磁炮、高超音速导弹以及覆盖全球的东风系列导弹家族,有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和运20横空出世,有055大型驱逐舰下饺子般入海,有三艘航母先后服役已具备战力;航天领域,有“玉兔”落月探险、“嫦娥”奔月取土回来,“天宫”空间站顺利建成、“问天”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为了让世界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基础建设经验和改革开放成果,中国倡导并组织领导实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规划,并设立“亚投行”金融机构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谋求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形成共同发展势头,增强对美好未来的信心。“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已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化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和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四大货币并驾齐驱。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显著提升,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有话语权和主导权。

  为了扩大合作,对外开放,让世界了解中国,分享中国成功经验,共生共荣,中国定期成功举办“博鳌论坛”,“上海经合会”,“世界进出口博览会”。中国孔子学院遍布亚非拉,儒教“仁爱、大同”文化圣火在世界盛传。

  (五)中国的已经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中国是世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以大国风范和责任担当,积极参与联合国相关国际事务,尤其是在维护和平、人道主义援助、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积极参与世卫组织、支持亚太经合组织、20国峰会、金砖五国组织、上合组织、东盟10+3会议等,为世界关切的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发展,中国指路点招,发出最强音。中国向世界庄严宣示:中国沿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发展方向,提出“平衡世界多元化力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目标,贡献中国治理全球方案——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人民为中心,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不断为世界人民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以包容共生的博大胸怀,以“多元通合”的文化信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近180个。中国承认世界多极化,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援助弱小国家,不设政治前提,不论制度信仰,只求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合作共赢理念和综合实力,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和赞誉。中国沉着应对“东西方文明冲突论”挑战,用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化解冲突,领着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扎实有效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融合铸造东西方文明的辉煌。

  (未完待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