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强者积极接纳生活的一种乐观品格。但若用精细的算盘来计算它的价值,却会使它顿失意义。
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大,你的情绪就逾有转折的余地,就愈加不会大动肝火。纠缠于鸡毛蒜皮之争。“人生苦短,去日无多。”活着就扬眉吐气,洒洒脱脱。不必为只言片语而耿耿于怀;也不必为琐事而愁眉紧锁。
宽容不仅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
有时候,对自己苛刻还要残酷些,这些是必要的。但当无法得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宽容自己也就是拯救自己,不想扭曲自己也就是解放自己;当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失败时,宽容自己也就是安慰自己,勉励自己。
宽容别人也就是大度、豁达。宽容看似退缩,却扩大着我们心灵的空间。宽容要求容纳别人的不同见解,宽容他人的过失和缺点。勿为一些蜗角之名、蝇头之利、豆芥之事而斤斤计较。宽容绝非那种无原则的调和,客观存在是在处理非原则问题上的大度。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遇事让人三分,方可化干戈为玉帛。实际上,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就赢得了别人的尊敬。由此可见,宽容乃是利人利己的处事之道。
宽容他人,少一点做作,多一点真诚;宽容自己,少一点包装,多一点真实。人真实了,才没有心累的感觉,会活得轻松愉快。
穿梭在生活的时空里,为人出事不必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其实,只要以一种坦诚去宽容他人,自己就会学的踏实。
为人宽容的人,必然襟怀坦荡,乐观豁达,心胸开阔,善良大度;必然关系和睦,心情舒畅,活得滋润。对人宽容,必然时时事事为人着想。为他人着想的人,人们必然也会时时事事想着他(她)。
宽容是美徳、是修养、是气质、是境界、是心态,它是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为人的胸怀,才能欣赏人格的魅力。
宽容他人、宽容自己,我们才能客服贪心,学会耐心、拥有平常心、快快乐乐度过人生。
王永科: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到处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在这美好的,又充满一年寄托的季节当中,我们又迎来了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6周年。今年3月5日,是学习雷锋46周年纪念日,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雷锋的故事可能显得有些遥远、陌生。有人担心,46年了,在许多新的“感到中国人物”涌现出来之后,雷锋精神,他如今还能感动中国吗?
众所周知,雷锋当年所做的事,46年来已被不断重复。如“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雨夜护送带小孩的大嫂回家,多次为灾区捐款捐物,背着战友资助其贫困的家庭,长期勤奋工作,十分节俭,最后因公殉职等等。相比之下,近年“感到中国人物”的事迹则离我们更近,更容易让现在的人所感动。然而,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层出不穷。46年来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几乎都与雷锋精神有关。比如朱伯儒人称“八十年代新雷锋”;赵春娥被叫做“活雷锋”;徐虎被称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还有独臂英雄丁晓兵;抗震救灾英雄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琳、张鹏、蒋敏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年轻生命和宝贵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曲跨时代的壮丽凯歌。
学习雷锋好榜样,千万个雷锋在成长!46年来的无数个英雄事迹,无时不在闪闪发光,在英雄人物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千秋万代,不可磨灭,不可替代,必将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