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疙瘩
文赵元波
小时候,我最怕穿系带的鞋子了,不小心把鞋带系成了死疙瘩,等需要脱鞋子要解鞋带,一时半会儿根本就解不开。
记得有一天早上,我穿了一双系鞋带的胶鞋准备去上学,没想到,心一慌,把鞋带就给系成了死结。这去学校就是一天才能回来,需要脱鞋午睡,得在家里就要把鞋带给解开了才行。
于是,我弯下身子,拉住鞋带的两头往两边拉,鞋带不但没有解开,反而越结越紧了,成了一个死疙瘩,更不容易解开了。我一下子慌了神,汗都冒出来了。一旁的父亲见了,赶紧蹲下身子来帮我解疙瘩。
只见他找来一根钢针,打算让钢针从打结的疙瘩中间穿过去,疙瘩结得很紧,钢针要从中间穿过去谈何容易。父亲倒是不慌不忙,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钢针从疙瘩中间穿了过去。父亲把钢针从疙瘩中间拔出来,这样,疙瘩中间就有了点空隙,父亲用一根削尖了头的筷子从疙瘩中间穿过去,再把筷子拔出来,缝隙大了,疙瘩也就解开了。
事后,父亲对我说:“鞋带打了死结的话,不能再把鞋带往两边拉,那只会越结越近,疙瘩宜解不宜结。要想解开的话,只能是把两头松开一点,让疙瘩的中间出现缝隙,慢慢地就容易解开了。”
其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矛盾的话,就像疙瘩一样,越结只会越紧,要想解开的话,双方都要松一点,做出让步,让矛盾间留有空隙,矛盾自然也就容易解开了。
执着的老母鸡
文/赵元波
一只老母鸡蹲在窝里,不吃不喝,一蹲就是几天,如痴如醉,就像一个人沉迷于一件事情一样。主人说,那是老母鸡抱窝了。这只老母鸡呀,下上一段时间的蛋,就要抱上几天的窝,偷上几天的懒,都成毛病了。
这回,主人不再惯着它了,干脆就把窝里的鸡蛋全都换成了乒乓球,目的是让母鸡抱上一回窝,孵不出小鸡来,彻底死了心,安心下蛋,不再想着抱窝。
见主人不加干预,母鸡就在窝里蹲着,非常执着,吃喝拉撒,都在窝里,除非万不得已,四五天才到窝外一回,也就那么几分钟的工夫,就赶紧返回窝里,生怕离开久了,窝里凉了,温度低了,影响孵小鸡,一连二十一天,都是这样。
按理说,孵上二十一天,正常的鸡蛋应该孵出小鸡来了,可直到二十三天,窝里一点动静也没有。老母家感觉有点不正常,用嘴把“鸡蛋”翻了翻,咦,真是奇怪了,这些“鸡蛋”怎么那么轻呢!睁大了眼睛一看,不由地大吃一惊,窝里呀,哪里是鸡蛋,分明就是像鸡蛋一样的乒乓球,难怪说孵不出小鸡来呢!
做事执着是一种美德。可是,如果不加区分,把执著的对象搞错了,那就成了顽固不化,可悲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