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精华中的精华
日期:2021-10-21 12:44:17 作者: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 阅读:

精华中的精华

  昨天分享了一张近年来我的个人书单:《我的书单分享》。有好几位读者留言说,我时间有限,能不能给我选出最精华的两三本?或是:书单太长了,能不能给我最精华的十本二十本?

  一家伙给我直接问懵了,感觉人和人的基本想法差异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在我想来,时间不足才需要散漫地多读几本书,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广见闻,同时提升阅读速度和鉴赏能力。等到见多识广,一目十行的时候,自然能找到精华书目,否则读下去都困难,时间本身又不够,岂不是更容易连这点读书时间都彻底放弃掉了?

  而且精华这个字眼本身就很怪。我读了那么多年书,读完愤恨不已的情况很少。大多数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从阅读中有所收获。即便没有想法上的,技巧上的收获,也有放松头脑、愉悦心灵的益处。精不精华,那是在读了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来说的话。因此,每一个人认为的精华书目可能彼此并不相同,我说《西方正典》是精华,如果里面提及的西方经典文学你一本没读过,看这本书又有什么意义?

  如今我儒雅随和,身为文叔不好破口大骂,只能试着讲讲道理。求精华这种事情,我认为是在想法的根上有问题。世界上的事情究竟是个什么结构?我认为是网状的,或者像是树根那样的。求精华的人不那么看,他们应该认为是球状的。我认为是网状,那就是认为事情背后都是成体系的,你得顺着网上下求索,把大概形貌给捋出来,才知道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要向什么方向去努力。我四十岁之后才开始看文学理论书,原因就是我之前需要花时间见识一下各种风格和流派,然后看别人的总结归纳分析才有意义。

  认为世事就是个孤立的球体,来一滴醍醐或者甘露,瞬间就可以把球体包裹滋润,方便自己一口吞下,然后就可以暴增100年功力,那是玄幻小说,不是日常生活。我知道很多人喜欢这样,动不动就是“您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您的成功经验”,或者“您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这本书”?这又不是紫菜蛋花速食汤包,你拿一小块冲点开水,就能涨成一大碗。幻想可以单点突破,我认为这种想法更像是一种自我恭维。

  禅宗六祖还是个岭南樵夫的时候,偶然听到有人读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突然升起了极大的信心,决意要离家求取佛法。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感觉是人在某一个点上稍微一点拨,就立即弄通了道理。道家也有“一语半言便通玄,何用丹书百万篇”的说法,感觉中国人都很聪明,只是欠点。但是稍微仔细想一下就明白,为什么你我听那么多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却没有什么感悟呢?都点成筛子了为什么只看见一个色字?你我把《金丹大道歌》倒背如流,怎么不见体内真气流注,周天循环不已?眼前便是大罗天,大罗天在哪里呢?

  万事俱备,只欠一点,这就是自我恭维。我想,当六祖惠能还是个樵夫的时候,他一定对世间的各种苦有非常清楚的觉受,对于心究竟是什么有过长久的思考。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前行的准备工作,有那么多思虑上的困苦纠结,才会在听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突然有所触动。什么都没有,但是认为自己就缺一句话,一个指点,一些精华,就可以完成生命的蜕变,那不是自我恭维又是什么?套用那句网络上的名言:你连基础都没有,你要精华干什么?

  就算是个小生意人,也不可能透过一句生意经就能学会做生意,那不是什么“薄利多销”四个字就能涵盖的事情。他还是得成体系地学习,从上游学到下游,从原材料一直学到销售,才大概能猜到哪些因素是关键的,哪些关键因素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以及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利润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又去薄什么呢?销售都弄不清楚怎么做,怎么多得起来,又如何知道什么多是好的,什么多是致命的?

  是否存在“看过这一本书,这一类书都不需要看了”这种书中之书?我认为是有的。说这话的人应该看过几十上百本同类书籍,所以能选出一本精华来。他为什么选取这一本,依据是什么?是他先前看过的那一批书。如果你一本没看过,精华与否对于你来说有意义么?那就是一本新书而已。自己没有比较,也就不存在精华与芜杂的区别。

  人们喜欢以点破面,觉得这样效率高。人们不喜欢建立网状结构,更希望直接拿精华。对此我都能理解,但我不认为这可能成立,起码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中国人做豆腐,喜欢用卤水或者石膏点豆腐,轻轻一下,豆类蛋白就开始凝固,从豆浆变成了雪白的豆腐。这一幕很美,也很震撼人心。我从中得到的感悟是:豆子得晒过,筛过,泡过,磨过,煮过,变成豆浆之后才有点那么一下的可能。如果是生黄豆粒,大概怎么点换谁点都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今天提到的悟道诗的全文是:

  一言半句便通玄,

  何用经书千万篇。

  人若不为形所累,

  眼前即是大罗天。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唐代李翱赠给僧人惟俨的两首诗:

  其一

  炼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其二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啸一声。

  尤其是第二首最后一句,有一种峰顶突然大放光明的感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精华中的精华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