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联社亚美利加》影评摘抄
日期:2021-10-15 08:24: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联社亚美利加》影评摘抄

  《联社亚美利加》是一部由吉安尼·阿梅利奥执导,恩里克·洛维索 / 米凯莱·普拉奇多 / Piro Milkani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联社亚美利加》影评(一):阿尔巴利亚的小孩

  没错,充斥其中的最显赫主题,就是社会转型危机……从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到民主资本主义社会,同时这也是关于移民危机,所有阿尔巴利亚人都向往富裕的邻国意大利,关于意大利的一切都被顶礼膜拜,受够穷困折磨的人毫无节制地表达他们压抑已久的愿望。

  主题很沉重,唯一不满的是,阿尔巴利亚的小孩怎么可以被描绘成“蝗虫”,无处不在,没有一点温情或者怜悯,狠狠地向一切外来者索讨,欺骗?

  《联社亚美利加》影评(二):《亚美利加》电影剧本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你的评论中有被禁止的内容”

  《联社亚美利加》影评(三):导演说

  1991年8月阿尔巴尼亚人向意大利大批移民,成千上万的人在失望中潮水般涌向亚得里亚海对岸的意大利。意大利当局只能用灭火水泵抽水以满足那些拥挤在防波堤上忍受着饥渴的难民。意大利导演阿梅里奥决定追踪阿尔巴尼亚移民,去他们的家乡,进行一次没有偏见的旅行,为自己的创作收集、挖掘、积累素材。因为在他心目中,那些素材与过去意大利那些在贫穷困苦中挣扎的人群,尤其是南方的穷困人群,向欧洲或美国移民的境况极为相像,从而更具有自传性。从一开始,导演阿梅里奥和编剧们就为这个处于饥饿和几近毁灭的巴尔干国家与二战后贫困的意大利如此相似而深感震惊。

  谈到拍摄此片的初衷,阿梅里奥是这样说的:“触动我拍这部影片的真正原动力应该是无法回避的历史。影片应该以历史,以意大利人已经忘却了的过去为主题。我们之中有谁还会记得自己的‘阿尔巴尼亚式’的过去?这种对于历史的回顾可以从别人那里——从其他民族那里——找到自己的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如果可能的话还有我们的未来。”他的影片《亚美利加》就以阿尔巴尼亚的巨大灾难为背景,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贫困、失望和怪诞的冲突与环境。片中简陋的住房、残垣废墟和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绝望人们,令人极为震惊,并且难以忘怀。

  影片中的季诺和西西里老人斯皮罗作为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在影片的叙述过程和组织结构中都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职责。季诺是70后的代表,他玩世不恭、愚昧无知,偶尔还流露出些许冷酷无情,完全是一个典型的时代之子。他的感情世界总是被周围的现实纷扰,无论是人文条件还是地理环境都形成了一种对照。他缺乏与所处环境同步的、成熟的——无论是历史的,还是个人的——良知与觉悟。斯皮罗的心灵受到过重创,与其说他是个精神失常的人,不如将他设想成精神上受到的摧残甚于肉体上受到的伤害。他忘记了遭受苦难的岁月,他拒绝现实,不愿承认。当前苦难深重、破败凌乱的阿尔巴尼亚,在他眼里就是二战后的意大利。相对于季诺,他是属于父辈一代的老人,需要的是宣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是对那个不复存在的故国家乡的记忆,是对于二次大战后的意大利以及西西里的记忆。这个西西里老人的形象颇具光彩,无论是在过去的还是现在的这场悲剧中他都是当然的主角。影片就是以他颇具寓意的疯狂和荒唐,象征性地把意大利战后的贫困和不幸与阿尔巴尼亚现时的贫困和不幸重叠在一处,以多角度呈现出对未来的失望冲击并震撼着观众。而影片中的菲奥雷与季诺组成了另一对性格特点鲜明相对的两代人,虽然他们同是唯利是图的不法商人。影片从另一个视角再度揭示了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观及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影片中,除了扮演季诺、斯皮罗和菲奥雷的演员是意大利人外,其他演员都是阿尔巴尼亚人,而且多为非职业演员。西西里老人斯皮罗的扮演者卡尔梅洛·迪·马扎雷利也是阿梅里奥从西西里的大街上找来的,从未拍过电影。他不仅有一张令人望而生畏的沧桑面孔,更凭借自身独特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与斯皮罗这个人物高度地融为一体。迪·马扎雷利本身就参加过在阿尔巴尼亚的战争,一直清楚地记得那里的世俗人情和地理环境,在拍摄现场很容易就能够调动起他的情绪。即便是他在拍摄时有不自在或不习惯,导演也不急于纠正,更不愿意轻易删剪。因为他所特有的慌乱和迷惘的气质与人物的糊涂和愚蠢完全相符,极为贴切。还有影片中卡车上紧挨着斯皮罗的那个饿死了的小伙子的扮演者,就是摄制组在一个小村子暂住时,偶然遇到的阿尔巴尼亚人。再有医院里的那个女医生的扮演者也是很偶然地被导演相中的阿尔巴尼亚姑娘。她原是个记者,来到拍摄现场附近是来找领导的。导演这样使用非职业演员,曾多次被认为是继承了新现实主义大师们使用非职业演员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他们的本色塑造人物。无论是职业演员还是非职业演员在该片中的表演都是相当称职且出色的。

  在导演阿梅里奥以前的作品中,比如《盗窃童心》,我们已经看到,他喜欢并且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喜欢使用简单的暗示和隐喻,人物所处的环境是放在第二位的。但是在《亚美利加》,我们可以看到,该导演更着重于强调景观、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的描述。影片开始,季诺和菲奥雷是开着车进入阿尔巴尼亚,而后淹没在公路上涌动着的阿尔巴尼亚人流之中。那辆轻捷舒适的西方越野车就是在阿境内享受特权与优惠的标志,和持续不断的人流和涌动的人群,形成了影片里许多重要画面中的重要成分。片中随处可见饱受饥寒的男女、游荡的儿童、衣衫不整的年轻人、拖儿带女涌动的人群。原本考究而今破败不堪的高大建筑、海滩上残缺不全的水泥掩体、尘土飞扬的村镇、公路旁的断壁残垣、崎岖坎坷的山路,衬托出贫穷、混乱与动荡不安的社会民生,同时又使观众通过视觉形象感受到了当年压抑的政治氛围。

  影片还揭示了电视宣传所具有的欺骗性:一个经历了50年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人民,向往着与之隔海相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饥饿与贫困中观赏着对方庸俗不堪的电视节目,被其蒙骗和诱惑,认为只要到了那里,就会生活得像电视里一样。显然,电视宣传的影响是很突出的,而这种影响是极其有害的:以其充斥着表象奢华和美艳、内里浅薄和私欲的电视节目诱惑着处境恶劣的人们。当然影片所表现的因饥饿形成的迁徙和当代电视对人们的欺骗,也反映了一种时代特征。

  影片《亚美利加》所表现的集体不幸中的个人命运已经超越了文献资料、时事新闻的能量,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也展示了导演阿梅里奥直面历史、游刃有余地驾驭大片的才华和能力。正如导演阿梅里奥本人所说,影片《亚美利加》是其导演事业的新篇章,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到阿梅里奥在道德和美学上的不断追求与进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联社亚美利加》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