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迟到,是一件特别常见的事情。偶尔迟到一次,都能理解。但是如果孩子经常迟到,就会形成习惯。最近早上晨接的时候,我就会发现很多孩子每天都来得特别早,从来不迟到。但是也发现个别孩子隔三差五迟到,偶尔按时来上学,也是因为前期迟到次数太多感到不好意思才偶尔按时来,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迟到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迟到到底对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时间观。孩子经常迟到,时间久了,将会没有正确的时间概念,而且在生活上会比较随意,变得拖拉、懒惰、以自己为中心,高兴就去,不高兴就不去,不顾他人感受。孩子可能就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应该用多长时间做完这件事情,做事情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从小没有养成时间观念,长大工作以后也不会有时间观念。所以从小都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在规定的时间应该做哪些事情。
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多孩子因为迟到,可能会错过晨练。有的孩子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按时参加晨练,身体素质也就相对较好。早上晨练后,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会比较好。迟到的孩子,没有时间参加晨练,而是一起床就慌慌张张往幼儿园赶,孩子状态还不是特别清醒,情绪就会不太好。迟到后来园的孩子,早餐时间也会压缩。因为幼儿园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要赶上班级所开展的活动,就要匆忙的吃完早餐,参与到活动中来,长此以往孩子的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
不利于孩子养成坚毅的品质。每当孩子起床哭闹或撒娇,家长就会妥协,觉得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其实孩子的品格需要从小培养,不要让孩子觉得任何事都可以放弃,有困难就可以逃避。如果孩子能够养成每天按时起床的习惯,也一定能养成做什么事情都能准时的习惯。
培养孩子按时起床,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明确要求,不给迟到找理由。家长要告诉孩子,去幼儿园是你的责任,要做到准时入园,不迟到不早退,让孩子明白按时入园是必须遵守的规则,不能随便请假。其次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多和孩子进行一些和时间有关的小游戏或者故事,让孩子感受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是多久,加深孩子对于时间的认识与理解。对于起床困难的孩子,家长可以提前叫醒,给孩子适当赖床的时间,也可消除孩子起床的抵触情绪。最后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在家庭的睡眠时间调整到合理状态,孩子睡眠充足了,起床也会变得顺利起来。如果哪一天因为特殊情况孩子迟到了,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迟到的原因,并且下次不再迟到。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觉得一次两次没什么,一两次的放任可能就会让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