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什么是开悟?
日期:2021-10-09 08:31:29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真如妙心推荐 阅读:

 什么是开悟?

  什么是开悟?

  开悟就是明白了这个世界除了妄念之外并没有其他,明白了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梦境。一切都是幻觉,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梦。

  修行的目的就是觉醒。所以佛就讲了八万四千种方法。所有的方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唤醒你,让你从轮回大梦中醒过来。

  我执让人彻底沉睡了无量劫。“我”和“我的”从一出生就萦绕着你,构成了你全部的生命。它坚实得如同一座高山,横跨在假我和真我之间,横跨在虚幻与实相之间。凡夫之人哪有力量识破它、跨越它,得见实相的光明?

  想要醒来,就必须消除对“我”和“我的”根深蒂固的执念。慈悲关怀他人,你的我执就会越发苍白。一个人,如果学会体恤他人、关怀他人、舍己爱他、增长慈悲心,就不会那么关注自我——我执。“我”和“我的”念头就会自然减少。久而久之,你习惯关爱别人,你也就习惯于忘掉自己。那个阻挡你开悟——觉醒的我执就会越来越薄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无力。通往实相的道路就越来越明朗、清晰,真我就会凸显。无明的乌云不再遮蔽晴朗的天空,真我、实相的日轮将熠熠生辉。

  开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诸法无我,从而离幻归真,找到真实的清净自性(真如、佛性、真我)。六祖开悟后说的自性五句——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但这五句与华严经的义理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

  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经文中描述真如100句的格式是:“譬如真如:遍一切处,无有边际;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遍一切处,无有边际。譬如真如:真实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真实为性。……”

  《楞严经》这样说:“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颠倒迷惑)。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宇宙、太空的起源),空晦暗中,结暗为色(物质的起源)。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身体的起源)。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灵魂的起源)。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岂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水泡),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迷中添迷),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世界则由一切众生,於性海中,起无明风,造此共业之所结成,故以泡喻之。色身则由性光之所变现,故以影喻之。此世此身与泡影同一缘生,可见身世亦与泡影同一虚妄,岂可迷为真实。这一段说明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世界,从哪里来的?到底是一回什么事?世界是由一切众生共业变现出来的。

  楞严经曰:“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经文只有六句,这六句把宇宙人生的来源、形成、变化,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不是究竟透彻的明了,绝不可能用这么简单的语句,就把它讲得清清楚楚。

  起因是什么?认悟中迷;这一句就是讲的无明,就是一般经上常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迷了。为什么会迷?那个原因就是第一个字「认」,这个东西麻烦。也是《楞严经》上说的,富楼那尊者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会起无明?无明起了以后,我们变成凡夫,我们要费许许多多时间去修行,把无明破掉再恢复清净自性。

  《楞严经》把宇宙人生的来源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什么是开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